4.2.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30页+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2.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30页+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0 09:15:5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课时 酶的催化作用
食物
口腔
唾液腺
唾液

食道

胃腺
胃液
小肠
肝脏
胆汁
肠腺
肠液
胰腺
胰液
大肠
肛门
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复习:
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的
消化液 唾液
淀粉酶
流入的
部位 口腔
胰腺
(胆囊)
小肠
(十二指肠)

肠腺
肝脏
胃腺
小肠
十二指肠
胃蛋白酶
胰液
胆汁
肠液
肝脏
肠腺
胰腺
2.消化液中起作用的物质是呢?
1.那么消化液在消化营养物质中起什么作用呢?
答:促进分解的作用。
思考:
答:各种酶。
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酶。
三、酶的催化作用
1.酶是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
来源:
生物体的活细胞
本质:
大多数是蛋白质
作用:
具有催化作用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
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一、实验准备
(1)制备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 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 淀粉溶液。
(2) 收集唾液。
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 ∶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活动:
二、实验步骤
(1)将3 支试管分别编为A、B、C。在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淀粉溶液2 毫升
(2)向A 试管内加入2 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
向B 试管内加入2 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
向C 试管内先加入1 毫升5%盐酸溶液;
再加入2 毫升唾液,轻轻振荡。
(3)同时将3 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左右。
A B C
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
答: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相近)催化效果最好。
思考:
A B C
(4)约经5~10分钟左右,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 滴体积分数为0.4% 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试管_______ ;
B 试管_____ ;
C 试管_____。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A :加唾液溶液;
B :加蒸馏水;
C :加5%盐酸溶液;再加唾液。
三、实验分析
(1)滴加1滴0.4% 的碘酒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根据颜色变化,可以检验淀粉的存在。
(2) 设置B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设置对照组。
A B C
(3) A 试管内滴加0.4%的碘酒溶液后,不变蓝色,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原先的淀粉溶液不存在了。
(4) C 试管与A 试管实验条件有何不同?
答: C 试管唾液在酸性条件下。
四、实验结论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有催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不具有催化作用。
酶的催化作用还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思考: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提出问题:
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
建立假设:
假设1.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温度有关。
探究:
假设2.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PH值有关。
假设3.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酶的浓度有关。
… …
设计实验:
利用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原理。
应至少设计____个组的温度变化值;
各组先达到设计温度值后再进行_______ ,再通过观察_________变化来得出结论。
3
混合
溶液颜色
验证假设1:
(1)取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 号,分别加入2 毫升1% 淀粉溶液。另取3 支洁净的试
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2)将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入10℃、37℃和60℃左右的水中,水浴5 分钟。
(3)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1% 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 分钟。
(4)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组颜色变化是:
37℃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不变蓝。其他两组颜色均变蓝色。
针对本实验的结果,
绘制一个坐标图。
大致表示出酶的催
化作用与温度之间
的关系。
t / ℃
0
37℃
温度
v/mmol.s-1
10℃
60℃
v/mmol.s-1表示毫摩尔每秒
实验结论:
结论:酶的催化需要有合适的温度。
当温度为37 ℃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4.验证假设2:
(1)取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 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1号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 2号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3号试管加入1毫升盐酸溶液。
(2)将各组试管放在37 ℃水中, 水浴5 分钟。
序号 项 目 试 管
1 2 3
1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毫升 1毫升 1毫升
2 注入蒸馏水 1毫升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毫升 ——
4 注入盐酸 —— —— 1毫升
5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观察3只试管的变化:
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_________。
2号试管:滴入碘液后_________。
3号试管:滴入碘液后_________。
不变色
变蓝色
变蓝色
实验结论:
结论:酶的催化需要有合适的PH值。
不同的酶合适的PH值不同。
那么,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
思考:
2.酶的特点
(一)酶具有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
(二)酶具有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三)酶具有多样性
人体中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如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催化作用。
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受到何影响?
答: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思考:
例如,白化病就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
1.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
答:温度高,消化酶活性下降,分解速率降低,食物消化不了,自然没食欲。
科普:
2.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
答: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病人消化不良时,是因为他的体内缺少了帮助消化分解食物的酶,所以医生要给他服用多酶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微课九上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
1.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剪刀2”分别代表
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剪刀2”分别出现在消化道的--()
淀粉
葡萄糖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小肠、大肠
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里含有可消化脂肪的酶
B.②和⑤是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分解蛋白质的功能
D.④是胰脏,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和胰岛素
3葱包烩儿是杭州特色传统小吃,做法是将油条和小葱裹在面皮里,
压烤或油炸至金黄,配上甜面酱和辣装,香脆可口,广受欢迎,
关于葱包烩儿各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说法正确的是一()
A.甜面酱中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都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B.胆汁中的消化酶促进油条中脂肪分解
C.小葱中含有的粗纤维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面皮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葡萄糖
4.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唾液
5.烹制牛排时,为了使牛排吃起来更加软嫩可口,通常会在烹饪前加少量嫩肉粉。嫩肉粉
中含有一种酶,它可以分解(
A.脂肪
B.维生素
C.纤维素
D.蛋白质
6.请回答: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亳升同浓度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滴入1毫升同浓度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同浓度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③②④⑤
7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
表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编号唾液(滴)环境温度(℃)时间(mi)2%淀粉(滴)碘液(滴)实验现象
1
5
37
15
5
1
无色
2
5
160
15
5
1
浅蓝色
3
5
15
5
蓝色
如图能恰当表示实验现象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是·(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蓝色
蓝色
蓝色
浅色
浅蓝色
无色
浅蓝色
03760
无色
无色
03760
温度(℃)
B
度(℃)
温度(℃)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参与催化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B酶是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人体内所有酶的最适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
C.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催化分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D.白化病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9.小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
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后取出,
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10.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mL,再向A试管中加2mL清水,向B试管中加2mL唾液,
再向2支试管中滴入1滴碘液:本实验的目的是。在本实验中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两组加的清水或唾液都是2L,这是因为要遵循
原则。A组
的现象是
,B组的现象是
。本实验还应注意的问题:将两试管混合物充分
振荡后放入
℃的温水中,这是因为
清水
睡液
淀粉糊
淀粉糊
A
B
11.猪笼草是如何将“捕食”到的小昆虫消化的呢?小黄摘取猪笼草的一个笼子,并将其切开后,
发现笼的内壁会分泌一种透明的液体,如图所示。小黄想:这种液体是否像人体内的消化液
样呢?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①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猪笼草内
壁分泌物,乙试管中注入2L清水,充分振荡两支试管。
②将甲、乙两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进行水浴加热1小时。
③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中瘦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猪笼草分泌的这种液体中可能含有
酶。
(2)若要验证溶液酸碱性对该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请阐述实验设计方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