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桃子》教学设计
课题 分桃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分桃子》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综观全部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路预伏,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基础,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教材分四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把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第二层次是动手操作进行探究,首先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接着把分小棒与口算联系起来,体会每一步口算的意义,最后把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记录下来,结合分物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第三层次是情境延伸,提出:把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第四层次是巩固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材的编排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除数的整数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学会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被除数整除),它是在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通过学习, 初步掌握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分小棒活动,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算法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除数的整数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1.苹果熟了。2.算一算。 二、导入新课师:有一种水果,胖娃娃,滑手脚, 红尖嘴儿一身毛,背上浅浅一道沟,肚里血红好味道。你知道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师:哇,这一棵棵硕果累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一树的桃子说起。先来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分桃子”。板书课题:分桃子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尝试猜一猜:是桃子。 通过复习与这节课有关的旧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本节课做准备。利用猜谜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获取信息,列出算式师:你瞧,下面是小猴摘的桃子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师:你们是怎么知道有68个桃子的?谁来说说?反馈:每筐有10个,6筐就是6个十;筐外有8个,6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68。师:如果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谁能把获取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反馈: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师:要求每只分多少个,应该怎么列式?二、分一分,算一算师:68÷2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用小棒代替桃子分分看。反馈:先分6捆,再分剩下的8根。每只小猴分得34个桃子。师:大家能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吗?想想,可以怎样列式?与同伴交流。反馈:先分6捆,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0÷2=30。分掉6捆,还剩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2=4。把两次分的桃子相加:30+4=34。师:大家利用分小棒,我们知道了每只小猴分34个桃子。三、看一看,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师:计算68÷2,还可以怎样计算?师:如果用竖式,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师:在练习本上尝试算一算。师巡视,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及时提问:大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师:这个除法算式的确和我们以前的不一样,大家不妨想想刚才分小棒,我们先计算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先分6捆,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师:这一步怎样在竖式中表现出来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可以用十位上的6除以2等于3,商的十位写3。师:接下来怎么做?反馈:分掉6捆,还剩8根,可以用个位上的8除以2等于4,商的个位写4。师:说得真好!在竖式中,我们可以先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计算。师演示计算过程:师:这一步表示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得出:剩下8根每只猴子可以分到4根。师:刚才我们用了口算、分小棒、列竖式的方法计算“68÷2”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反馈:口算容易出错,分小棒不方便,也不切合实际,所以列竖式方便,不容易出错。有余数的除法师:又来了1只猴子,那么现在一共有几只猴子了?师:那么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几个,还剩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师:68÷3又等于多少呢?请补充下面的竖式,并同伴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课件出示: 展示反馈:先分6筐,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分掉6筐,还剩8个,平均分成3份,每只猴子分到2个桃子。师:余数2的表示什么意思呢?师: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请在书中写出答语。师: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用竖式计算,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除个位上的数, 商写在个位上,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一共有68个桃子。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尝试说一说。 学生齐读。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算式是68÷2。学生尝试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展示反馈。同桌两人相互交流,然后集体反馈。学生:还可以用竖式。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尝试算算。学生:乘法口诀中没有二几六十八,怎么计算?学生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学生:一共有3只猴子。学生尝试列出算式:68÷3。学生尝试完善竖式,并与同伴交流每一步的意思,然后展示反馈。学生:表示还剩下2个桃子,不够再分。学生写答语。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后面列式提供帮助。利用小棒分一分、算一算的方法为后面的竖式计算做准备,让学生初步感受计算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结合平均分物过程来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也体会到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通过交流优化算法,同时为后面的就解决问题提供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环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填一填。2.选一选。(1)84÷2=( )42 22 24 44(2)93÷3=( )13 10 3 31(3)77÷7=( )10 11 1 123.水果店买来46千克苹果,每4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几箱?还剩下几千克?4.拓展应用:遮住的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