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三下1.2《分橘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三下1.2《分橘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09:3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橘子》教学设计
课题 分橘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分橘子》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节。在前一节课同学已经掌握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本节课让同学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布置了分橘子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同学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分橘子情景,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算法,以及对除法的进计算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掌握算法,并能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用竖式表示除法的过程。体会有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同学分析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难点 通过分橘子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1.我来点蜡烛。2.用竖式计算。 46÷2= 49÷2= 二、导入新课师: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有一天,他们化缘回来一些橘子,八戒要求一定要平均分才好,可是怎么分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会分。大家能帮他们分分橘子吗? 板书课题:分橘子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能。 通过复习与这节课有关的旧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本节课做准备。借助学生最感兴趣的《西游记》引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氛围。
讲授新课 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反馈:一共有48个橘子,他们3个人要平均分。师: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反馈:每人能分到几个?师:你能列出算式吗?二、摆小棒师: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算一算。每人能分到多少个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请先自己利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先每人分1捆,还剩1捆和8根。师:接下来呢?展示:18根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得到6根。和第一次得到的1捆合起来一共是16根。师:刚才分的过程能用算式记录吗?展示:30÷3=1018÷3=610+6=16三、探究竖式计算师:48÷3与昨天学习的48÷2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观察得出:48÷3中十位上的4除以3还有余数;而48÷2中十位上的4除以2正好可以除完。师:也就是说48÷3,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那么你能用竖式表示分的过程和结果吗?想想分小棒时,我们先分哪一部分?分到多少橘子?师:分了1捆也就是分了10根,所以把1写在……?师:剩下的1捆怎么办?反馈:1捆10根,与8根合起来共18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根。师:现在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引导学生得出: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与十位上余下的1个十组成18个一,再用18÷3=6。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竖式,并提问:把6写在哪?师:所以说用竖式计算,数位对齐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哟!四、总结计算方法师:现在你会用竖式方法计算了吗?请你算算下面三道题。课件出示:师:我们以前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和乘法都是从个位算起,为什么除法要先从高位算起呢? 反馈:我们在分物的过程中总是先分整十数,再分个位数,除法竖式就是用来表示这样的分物过程的。师:还有吗?师:能具体说说吗?反馈:计算48÷3,如果先算个位,8除以3,每人分2个,还剩2个。再用40除以3,每人分10个,还剩10个。剩下的10个和2个合起来就是12个,用12÷3=4。再把三次分的加起来,10+2+4=16(个),太麻烦了。师:看来从高位算起,有余数能够与个位数字合在一起算,方便多了。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引导学生得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算起,即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起来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算式是48÷3。 学生独自摆小棒算一算。 学生:我用4捆小棒代表4框橘子,用8根小棒代表8个橘子。 学生:1捆10根,共18根。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然后集体展示。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先分4捆,每人分到1捆。 学生:写在十位上。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写在个位上。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我试过了,从低位算起,有时很麻烦!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问题意识。 通过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的过程,感悟算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为后面的竖式计算找到理论依据。通过观察,明确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结合分小棒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方法。 通过这一环节, 进一步巩固了除法竖式计算的顺序和写法,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理解, 为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练习 1.算一算,说说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57÷6= 75÷6=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3.用48根小棒摆图形。(1)可以摆多少个三角形?(2)可以摆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4.拓展应用:有57名同学去郊游,如果每4人住一项帐篷,需要搭建多少顶帐篷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