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力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力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0 14: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深圳·二模)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kg B.体积为 1L的水重约为10N
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D.你正常走路时的步幅达不到1cm
2.(2021·广东广州·一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39℃ B.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体重约为50N D.身高约为1.70dm
3.(2022·广东东莞·模拟预测)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小明同学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体重为 B.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C.他的手掌宽度为 D.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
4.(2022·广东佛山·一模)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通常情况下人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2s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5.(2022·广东中山·一模)生活中常说铜比铁重,这里的“重”是指铜的哪一个物理量比铁大(  )
A.密度 B.质量 C.体积 D.重力
6.(2021·广东肇庆·一模)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7.(2022·广东广州·一模)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8.(2022·广东深圳·二模)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④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9.(2021·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请读出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木块的长度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10.(2022·广东茂名·二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11.(2022·广东佛山·一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12.(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1)如图所示,请读出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2)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s;
(3)用已调整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五角硬币的质量,将5枚五角硬币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右盘内放20g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横梁平衡,则由此可以测量出一枚五角硬币的质量是______g。
13.(2022·广东佛山·一模)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逆风翻盘,时隔16年第九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所示是中国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时的场景,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头球时头会有些疼痛,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头撞击足球不同的位置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三、作图题
14.(2022·广东江门·一模)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15.(2021·广东梅州·一模)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6.(2022·广东惠州·一模)如图所示物块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滑动,并拉伸弹簧,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7.(2022·广东揭阳·一模)冬奥运动会上,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在最后一跳中首次跳出了偏轴转体1620度的超高难度,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她在空中转体时的动作,请分析作出她的受力情况(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8.(2022·广东惠州·一模)如图所示,请作出斜面上物块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O点为物块的重心。
19.(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及拉力F。
20.(2021·广东佛山·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相连,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请画出:
①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②物体A对弹簧作用力的示意图。
21.(2022·广东东莞·一模)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民俗。图为小亮放风筝时的情景,请画出风筝所受重力及风筝线对手中线轴拉力的示意图。(O点为风筝的重心)
22.(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画出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示意图。
23.(2022·广东肇庆·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无人机水平飞行的情景,请画出悬挂在无人机下方的小球所受重力和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4.(2021·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某班同学在学习“重力”时,根据“用手掂物体”的活动体验和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物体的质量;
猜想2:物质的种类.
表一被测物体:大米
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1 0.10 1.0
2 0.25 2.5
3 0.30 3.0
表二被测物体:黄豆
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4 0.08 0.8
5 0.20 2.0
6 0.36 3.6
表三被测物体:陶泥
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7 0.05 0.5
8 0.15 1.5
9 0.40 4.0
①请你举出一个实例,作为提出猜想1的依据_____.
根据上述猜想与假设,他们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得质量已知的多份大米、黄豆和陶泥所受的重力,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③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根据实验所测数据无法直接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理由是:_____.
④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发现:大米、黄豆和陶泥受到的重力和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且都相同,这表明猜想2是否成立?_____
⑤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多次测量目的不同的是_____
A.测定物质的密度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C.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5.(2021·广东广州·一模)小明在玩轻质弹簧的过程中,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会伸长(如图甲、乙所示)。他查资料得知:同一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小明想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弹簧与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
(1)实验的测量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一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体积为1L的水,其质量
它的重力
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走路的步幅,一般为三步约等于身高,所以步幅应是0.55米左右,已远超过1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一秒钟大约走1m的距离,即速度约1m/s,故B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约60kg,体重约
G=mg=60kg×10N/kg=600N
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身高约1.7m,合17d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九年级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他的体重约,故选项A不正确;
B.由于人可以悬浮在水中,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几乎相同,约为1.0×103kg/m3,故选项B正确;
C.九年级学生的手掌宽度约为10cm,故选项C不正确;
D.九年级学生百米赛跑所需时间在10s以上,他百米赛跑的速度最快为:,故选项D不正确.
4.A
【详解】A.十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左右,大一点鸡蛋的质量约为60g,符合实际。故A符合题意;
B.通常情况下,人平静时在1min内心跳的次数在60~100次左右,跳一次的时间在0.6s~1s左右,题中说人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2s,则1min内心跳的次数约为30次,不符合实际。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的体温为36.8℃,不同部位温度略有差异,但不可能达到42℃。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左右,体重约为5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铜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铜比铁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铜比铁质量大,也就是说铜的密度比铁的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试题分析: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解:扳手是各杠杆,是省力杠杆,手握在扳手的末端和握在中部的作用点不同,握在末端的动力臂比握在中部的动力臂更长,更省力.
故选C.
【点评】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三种分类.
7.B
【详解】ACD.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也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也说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故ACD不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不能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符合题意。
8.D
【详解】①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铁块是受力物体,木板是施力物体,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故①错误,③正确;
②④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木板是受力物体,铁块是施力物体,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故②错误,④正确。
故③④正确,即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2.80 -4 2.4
【详解】[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8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4.80cm﹣2.00cm=2.80cm
[2]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3]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4”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10.1.6
【详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一大格表示1N,一大格被分为5小格,则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为0.2N,指针正好指在1下面第三个刻线,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11.2.4
【详解】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一大格是1N,每一大格中有5个小格,则每一小格是0.2N,故读数是2.4N。
12. 2.80 -4 2.4 99.7 4.44
【详解】(1)[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80cm对齐,估读为4.8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2]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3]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2)[4]先读小盘,小盘是分针盘,分针读数为1min,且超过了1min和2min的一半,故秒针盘读数是30s以上,故读数为1min39.7s,合99.7s。
(3)[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侧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示数,砝码质量为20g,游码示数由图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1g,游码示数为2.2g,可知硬币的总质量为
则一枚五角硬币的质量是
13. 运动状态 相互 作用点
【详解】[1]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时,头对球施加了作用力,使得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头对球施加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球的反作用力,因此会感到头有些疼痛,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头撞击足球不同的位置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轨迹,是因为头对球的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14.
【详解】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这两个力平衡,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字母符号,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
15.
【详解】由于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弹簧被压缩,故弹簧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弹力F;A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还受到斜面的支持力N,受力下如图
16.
【详解】物块正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滑动并拉伸弹簧,在水平方向上物块不受摩擦力,受到弹簧对它向左的弹力F弹;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支持力F支,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从物块的重心O,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出弹力F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支持力F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重力G,如图所示:
17.
【详解】运动员在空中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18.
【详解】物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垂直斜面向上,故如图所示:
19.
【详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向上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20.
【详解】①从物体A的重心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可得重力的示意图;②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物体A对弹簧作用力水平向右,作用点在重心上,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F表示,可得物体A对弹簧作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1.
【详解】风筝所受重力过O点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并在线段末标上箭头和G,即为风筝所受的重力,风筝线对线轴的拉力是沿绳的方向,故过线轴与线的交点沿绳方向画一条线段,标上向上的箭头,故如下图所示:
22.
【详解】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竖直向下,受到斜面的弹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23.
【详解】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则小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拉力方向沿细线向上,作用点画在重心处。如图所示
24. 见解析 同种物质,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没有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否 A
【分析】①根据数据可知分析小明测量的两个物理量,主要是质量和重力.从而得出所探究的问题.
②根据测量的几组数据,分析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便可得出假设的内容.
③分析比较各表格中数据的关系,根据质量和重力的变化及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
④前三个表格中数据与第四个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
【详解】①根据“用手掂物体”的活动体验和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依据:我们用手提一大壶水和提一小壶水手的感觉不同,一大壶水比一小壶水的质量大,所以一大壶水受到的重力大.说明受到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②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就增大几倍,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定值,所以可得物质种类相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比较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这三种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重力不同,无法直接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是由于没有控制不同种类物质的质量相同;
④比较三个表发现,虽然大米、黄豆和陶泥受到的重力和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且都相同,也不能表明猜想二成立;
⑤A多次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B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C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物质的体积于质量之间的关系;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故A 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故选A.
25. 测力计、刻度尺 见详解 见详解
【详解】(1)[1]因为要测弹力和伸长量,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2]①如图甲所示,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原长,记为;②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用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弹簧,当拉力为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总长,记为;③多次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以上②步骤。
(3)[3]需要记录拉力、弹簧原长、力作用后弹簧总长、弹簧伸长量。
实验次数 拉力 原长 总长 伸长量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