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考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和 AI 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
材料二: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 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 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 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 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 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 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
材料三:
2019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 年 10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
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 6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
2021 年 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
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75 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 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摘编自应飞虎《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字化时代青少年游戏、短视频上瘾等网络沉迷现象普遍,可能与青少年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有关。
B.防止短视频沉迷,平台、企业、家庭和学校等都应有所作为,尤其是家长,需要担负起帮助青少年走出短视频沉迷的主要责任。
C.数字伦理涉及多个层面,内容复杂。滥用技术,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只是我们要规范的多种不当行为中的一部分。
D.从 2019 年到 2021 年,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B.材料二“数字伦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数字素养”存在着某些问题,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
C.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
D.三则材料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防沉迷的不同策略,并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4.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
5.学校“科技活动周”,如果要求你做主题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生活”的发言,请结合材料写出发言要点。(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6~9 小题。
在五面包围中(节选)
魏巍
坚守坑道第十五天,又发生了新的困难:坑道里的存水用完了。人们把那几个存水的大汽油桶, 翻来覆去磕打,再也倒不出一滴水来。
团指挥所几次派运输队送水,伤亡很大,水却很有限。
由于缺水,大家眼瞅着饼干硬是咽不下去,有时候饼干的碎末被呛得从鼻孔里喷出来。
坚守坑道第十八天,有人偷偷喝尿。战士们脱光了膀子,抱着手榴弹,紧紧贴着潮湿的石壁,人们仿佛第一次认识到:水,是何等的珍品!
这时候,在精神上负担最重的,除了郭祥,恐怕就是卫生员小徐了。这个十六七岁说话还有些童声童气的孩子,虽然同别人一样渴得嗓子冒烟,但他更难受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伤员们极力抑制着的低声呻唤。他仿佛觉得伤员们喝不上水,全是他的过错似的。
卫生员小徐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察看石壁,终于发现一条细细的石缝,不时渗出一两滴水珠。他就撕了一缕棉花,把水珠蘸起来,拧到小碗里。尽管石缝是那样的吝啬,总算有了一丝希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居然拧了大半碗水。然后,他就把小搪瓷碗架在小油灯上烧起来。
小小一点灯头火,总算把水熏热了。他立刻把小碗端到几个重伤员跟前: “同志们!醒醒,喝水啦!” “你端给参谋长喝吧!他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这样下去怎么指挥呢?反正我们……” “对!对!快给参谋长端去吧!”大家异口同声。
小徐把小碗放在桌上:“参谋长!喝点水吧!”
“ 小 徐 ! 你 怎 么 不 端 给 伤 员 喝 呀 ?”
“他们都不肯喝,说你还要指挥打仗呢!”
“傻孩子,光凭一个人能打仗吗?快端给伤员喝吧!”小徐站在那里不动。
郭祥只好端起碗,递给步话机员小马,小马嗄哑得很厉害。“不行!我不能喝。”
望望桌上大半碗水,分毫不少,郭祥叹了口气,把小碗高高擎起,说: “同志们,我带头喝!你们也非喝不可!谁要是不喝,就是对我们的胜利不关心!”郭祥装作一
饮而尽的样子,却只抿了小小的一口,递给小马。小马也只抿了一小口,又递给小徐。小徐只沾了沾唇,就端给重伤员们。其他人也都抿了一点。
转到郭祥手里,居然还剩下小半碗,几粒明亮的泪珠,扑哒扑哒掉到小瓷碗里…… 坑道口传来刺耳的叫声:
“中国士兵们!我们断绝了你们的一切联系,你们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你们用十九世纪的武器和高度现代化的联合国军作战,不过是无效的抵抗和绝望的挣扎。还是快快投降吧!”
“中国士兵们!你们实在太可怜了。你们被上级骗出来,来到千里迢迢的异国,住的是深山土洞, 过的是野蛮人的生活,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眼看就要困死,饿死,干部却不闻不问,你们何苦还要为他们卖命?还是到自由的世界来吧!……”
“参谋长!有人乘机说破坏话了!他说,如果上级还要我们,干嘛叫我们在这儿受罪?……” “走!我们找他谈谈。”
坑道中部,战士们多半脱光膀子,靠着壁坐,有的擦枪,有的在拧手榴弹盖;独有白鹤寿半躺半卧,眯细着眼在想什么,整个身躯就像一尾鱼切掉头尾后的“中段”。
郭祥在他面前一站,严厉地问: “你刚才说了些什么?”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自己清楚。我告诉你,不管什么人,他想借机挑拨离间,瓦解我们士气, 他就是瞎了眼了。上级为了给我们送东西,牺牲了多少好同志!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同志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要凭空造谣?”
白鹤寿手指轻微战栗着,低下头去。
坚守坑道多日,总攻尚未开始,郭祥觉得有必要解释几句:
“我们坚守坑道,就是为了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有把敌人消耗到一定程度,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我们的反击就会一举成功!”
“同志们!我们在最前沿坚守坑道是非常光荣的。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受敌人五面包围,还是第一次,恐怕你们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吧!这是非常难得的为祖国为人民立功的好机会。虽然我们没吃的,没喝的,但我们不是敌人手心上的可怜虫,我们是钻到牛魔王肚子里的孙悟空。我们应该拽住牛魔王的心肝狠狠地打几个嘀溜!谁嘀溜打得好,我就给他记功!”
……
晚九时,疙瘩李带领两名战士去炸坑道前面的地堡,手里用麻绳提溜着十几个空罐头盒,前后共总不过五分钟。
“好干脆呀!”
“全靠副连长的那几个破罐头盒子,他钻到东边那个炸弹坑里把罐头盒子一摇,敌人机枪就冲着他打,我们从西边就上去了。”
郭祥正准备派第二个小组出发抢水,忽然听见一片声嚷: “上级给我们送水来啦!”
“同志们!送水来啦!”
坑道里战士们,轻伤员们全站起来,把进来的两个人团团围住,有的抢上去握手,有的抱着他们的膀子,眼里流着涔涔的热泪。
乔大夯身下横七竖八挂满了军用水壶,背上一个沉重的麻袋;后面的战士身上也背着二三十个水壶。
“俺们送来的东西不多,知道你们断水好几天了。大伙都觉着萝卜这东西解渴又解饿,俺就背了点。”
话音未落,老模范背着一个大口袋进来。后边跟着四五个人,一个个都背着口袋,满身灰黑色泥土,显然都是从焦黑的土地上爬过来的。
郭祥指指那些大口袋: “这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
“你猜猜看!”老模范笑着说,“这是祖国人民的慰问品哪!”
坑道里的气氛由欢欣,热烈,活跃,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开头写战士们紧贴潮湿的石壁,减轻焦渴的感觉,来渲染缺水的状况;依然抱着手榴弹, 来凸显他们困境中依然保持警觉。
B. 卫生员小徐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察看石壁来找水,体现了他内心的急躁、焦灼,他认为伤员们喝不上水,是他的过错、失职。
C. 郭祥看到水喝一圈居然还剩下小半碗,泪珠掉到瓷碗里,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深为同志间的相互关心和战友间的无私而感动的心理。
D. 文中对于乔大夯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但突出了他的勇敢无私、任劳任怨,同时也表现了他为送不上水而深深自责的心理。
7. 关于文中“坑道让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卫生员小徐让同志们醒醒,喝水,体现了他对受伤的同志们的关心。 B.伤员们让小徐把水端给参谋长喝,是认为参谋长指挥打仗,职责更重要。
C.小徐把水端给参谋长喝,是出于无奈,也为后文的继续让水做了铺垫。D.参谋长对卫生员小徐的批评,是对伤员的关心,侧面反映出本文的主题。
8.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何艺术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 分)
9.有人为小说加了一个结尾:“这些远离家乡为一个神圣的目标战斗在邻国山岭上的人们,这些在弥天的烟火中无比坚强刚毅的战士,竟突然变得像搂在母亲怀中的孩子一样。”你认为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 辅国持权。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取东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于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其许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吴,行相事。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B.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C.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D.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宾客,贵族的门客、策士,也可作客人的总称。文中所指与《伤仲永》中“稍稍宾客其父” 的“宾客”一个意思。
B.相,辅佐君王的大臣,也称为“相国”“相邦”,是秦及汉朝廷臣的最高职务。
C. 假道的“假”指借,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的“假”相同。
D.爱许的“爱”即吝惜、舍不得,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时,他礼贤下士,招徕宾客,辅助君王掌握国政,为楚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B.在接待赵国平原君的使臣时,春申君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这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C.有人认为楚国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春申君治理楚国,将楚国变弱了,朱英不认同这种观点。
D.春申君的门客认为现在魏国割了城池给秦,秦进攻楚就近了,于是春申决定据守在封地吴。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4 分)
(2)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4 分)
14. 春申君在楚国为相,经历了哪些大事?(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5. 下 列 对 这 首 诗 的 理 解 和 赏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
A.首联写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分别前两人一起游览了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
B.颔联“何时”表明李白不忍离别,而“重”又表明李白希望离别后能尽快重逢的迫切心情。
C.颈联以动写静,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
D.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写出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说明两人难舍难分。
16. 诗中是如何借“酒”抒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 〉 四 章 》 中 说 “ , ” 。
(3)《〈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无论是诗史之诗,还是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贯注其中:反帝爱国、变法图强。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既①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会花团锦簇,你也当仁不让②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
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
1905 年 3 月 28 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书写③ 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
18. 文中①②③处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请修改。(3 分)
① ② ③
19. 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结合画波浪线的语句,分析其原因。(4 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目前,中国超过 3 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不想睡……晚上熬夜似乎
已成为公众生活的常态。调查显示,接近半数以上人群经常熬夜,每周有 4 天及以上晚于 23 点入睡, 而在熬夜的原因中, ① :一方面,时间大多被手机屏幕霸占,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娱乐来消磨时间; 另一方面,迫于高强度的职场压力,熬夜工作。
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让很多人惴惴不安。大家的担忧既有“内在”方面,如免疫力下降、三高、猝死等; ② ,如脱发、皮肤变差、衰老和肥胖等。熬夜导致的健康损伤中,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问题均与心脏问题相关,熬夜人群中 45.3%的人担心会伤害心脏。
健康的“健”,本义是强壮有力,也暗喻着律动。律,既是自然规律、生物节律,也包括 ③; 我们应倡导全民规律作息、不熬夜的轻松哲学,不断唤醒和提升全社会对于睡眠健康的重视。
21.以下四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晚上熬夜似乎已成为公众生活的常态。
B.调查显示,接近半数以上人群经常熬夜。
C.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问题均与心脏问题相关。
D.不断唤醒和提升全社会对于睡眠健康的重视。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
古代优秀的士人,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 以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朝堂,时时牵挂国事,以各种方式表白心迹。
而北大教授戴锦华也认为,知识分子与知识多少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担当。
作为时代青年,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考
语文参考答案
C。【解析】C 项,“使人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使人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是“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的结果,而不是“数字伦理”的作用意义。
D。【解析】D 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错误,由材料三第一段“2019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 年 10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2021 年 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可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这不能说明就必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解析】B 项,“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这两个概念是统一的,文章没有体现出对立面。C 项,“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错误,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论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对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的必要性,“普遍认同”于文无据。D 项,“三则材料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错误,材料一论述“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材料二论述“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材料三论述“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在数字化时代如何过好数字生活,而非“青少年网络沉迷”。
①使用数码产品时,要增强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②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③要学会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自我调适、适度节制,掌握主动权。④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二段“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概括出“使用数码产品时,要增强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②由材料二第二段“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可概括出“要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③由材料二第三段“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可概括出“要学会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自我调适、适度节制,掌握主动权”。 ④由材料二第三段“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可概括出“要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4 分。
①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②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或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③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解决网络沉迷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一段“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可概括出“要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②由材料二第二段“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材料二第一段“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可概括出“要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或“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③由材料三第一段“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可概括出“要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解决网络沉迷问题”。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勇敢无私”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乔大夯身下横七竖八挂满了军用水壶,背上一个沉重的麻袋”,来给战士们送水送萝卜,体现不出勇敢无私;他只说“俺们送来的东西不多,知道你们断水好几天了。大伙都觉着萝卜这东西解渴又解饿,俺就背了点”,没有“深深自责的心理”。故选 D。
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批评……侧面反映出本文的主题”错误,“小
徐!你怎么不端给伤员喝呀?”“傻孩子,光凭一个人能打仗吗?快端给伤员喝吧!”不是表现参谋长对卫生员小徐的批评;是直接的语言描写,“侧面”也不准确。故选 D。
8.(1)对话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场景组合压缩情节,节省笔墨,便于浓墨重彩塑造英雄;
运用对比。敌我对比,处境的对比,英雄与反面人物的对比,凸显英雄形象。
(第一点谈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也可酌情给分;第三点谈衬托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的能力。“‘同志们!醒醒,喝水啦!’‘你端给参谋长喝吧!他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这样下去怎么指挥呢?反正我们……’‘对!对!快给参谋长端去吧!’大家异口同声。小徐把小碗放在桌上:‘参谋长!喝点水吧!’‘小徐!你怎么不端给伤员喝呀?’‘他们都不肯喝,说你还要指挥打仗呢!’‘傻孩子,光凭一个人能打仗吗?快端给伤员喝吧!’”对话富有个性,小徐的,战士的,参谋长的,都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郭祥装作一饮而尽的样子,却只抿了小小的一口……小马也只抿了一小口,又递给小徐。小徐只沾了沾唇,就端给重伤员们。其他人也都抿了一点”,大家谁也舍不得多喝水,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都那么无私无畏,为别人着想;
“坚守坑道第十八天,有人偷偷喝尿。战士们脱光了膀子,抱着手榴弹,紧紧贴着潮湿的石壁”“坑道中部,战士们多半脱光膀子,靠着壁坐,有的擦枪,有的在拧手榴弹盖……”“坑道里战士们,轻伤员们全站起来,把进来的两个人团团围住”,“坑道里的气氛由欢欣,热烈,活跃,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以坑道为整体场景,综合描述,场景组合压缩情节,节省笔墨,便于浓墨重彩塑造英雄;
“中国士兵们!我们断绝了你们的一切联系,你们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你们用十九世纪的武器和高度现代化的联合国军作战,不过是无效的抵抗和绝望的挣扎”,这是敌我的对比;
“他说,如果上级还要我们,干嘛叫我们在这儿受罪?”“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受敌人五面包围,还是第一次……虽然我们没吃的,没喝的,但我们不是敌人手心上的可怜虫,我们是钻到牛魔王肚子里的孙悟空”,这是处境的对比,英雄与反面人物的对比。多重对比手法的运用,凸显了英雄形象。每点 2分,意思答对即可。
9.(1)不合适。①内容上,最后一段写气氛严肃、庄重和静穆,表达对祖国的敬意,语意完整;②写法上,最后一段运用气氛对比变化,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收束简捷,余韵无穷;③结构上,最后一段照应上文欢乐场面,使结构更加严谨;④加的结尾点明主旨过于直白,不符合小说含而不露的特点。
(2)合适。①内容上,通过战士们神情的变化,表达对祖国无限的敬意,最高的礼赞,深化了文章主旨;②写法上,运用类比,直接抒情,更能彰显对志愿军的崇敬,对祖国的依恋;③结构上,照应上文“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使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作用的能力。
认为不合适,就应分析原结尾的好处;认为合适,就分析加的这个结尾的好处。
不合适。内容上,最后一段“坑道里的气氛由欢欣,热烈,活跃,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写气氛严肃、庄重和静穆,语言简洁凝练,表达对祖国的敬意,语意完整;写法上,“欢欣,热烈,活跃”和“严肃、庄重和静穆”形成鲜明对比,运用气氛对比变化,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收束简捷,余韵无穷,引人深思;结构上,照应上文“一片声嚷……轻伤员们全站起来,把进来的两个人团团围住” 的欢乐场面,使结构更加严谨。
加的结尾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点明主旨过于直白,不符合小说含而不露的特点。
合适。内容上,“无比坚强刚毅的战士,竟突然变得像搂在母亲怀中的孩子一样”,通过战士们神情的变化,表达对祖国无限的敬意,最高的礼赞,深化了文章主旨;写法上,“无比坚强刚毅”与“像搂在母亲怀中的孩子一样”运用类比,直接抒情,展现战士们的侠骨柔情,更能彰显对志愿军的崇敬, 对祖国的依恋;结构上,照应上文“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是对其的进一步阐释,使结构更加严谨。
明确表态 1 分,理由一点 1 分,共 4 分。
B。【解析】句意: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二年,各国诸侯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没有停止的时候,就互相联合起来,向西讨伐秦国,而楚国国君担任合纵的首领,让春申君管理合纵之事。
“秦攻伐无已时”作“患”的宾语,故不应在“无已时”前断开,排除 CD。“合从”是六国联合拒秦的一种战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故选 B。
A。【解析】A.《伤仲永》中的“宾客”是“把……当客人”“宴请”的意思,文中指的是门客、策士,两者不同。故选 A。
D。【解析】D.“于是春申君决定据守在封地吴”错误,春申君据守在封地吴是楚王的安排,而不是
他自己的决定。故选 D。
13.(1)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八年,为楚国向北征伐,灭掉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
( “相”,名词作动词,担任宰相;“为”,替,给;“以”,动词,任命,各 1 分,大意 1 分。)
(2)这样秦国军队离(楚都)陈只有一百六十里路,我所看到的是秦、楚两国将要每天交兵了。
( “去”,距离;“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斗”,交兵,各 1 分,大意 1 分。)
①去邯郸帮赵国攻打秦军,胜利返回楚国。
②指挥六国联合攻秦,战败而被君王疏远。
③楚国迁都到寿春,春申君驻守封地吴,行使宰相职务。
【解析】结合“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可概括出,去邯郸帮赵国攻打秦军,胜利返回楚国。
结合“春申君相二十二年……楚王为丛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可概括出,指挥六国联合攻秦,战败而被君王疏远。
结合“楚于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吴,行相事”可概括出, 楚国迁都到寿春,春申君驻守封地吴,行使宰相职务。
【参考译文】
春申君已经担任了楚国宰相,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大家都正在竞相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四年,秦国击败赵国长平驻军四十多万人。第五年,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向楚国告急求援,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援邯郸,秦军也撤退了,春申君就返回了楚国。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八年,为楚国向北征伐,灭掉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这个时候,楚国又兴盛强大起来。
赵国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这里来访问,春申君把他们安排在上等客馆住下。赵国使臣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就戴上了玳瑁簪子,在刀剑的套子上用珠玉作装饰,请求会见春申君的宾客。春申君的门客三千多人,其中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来见赵国使臣,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十四年,秦国的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秦相,封为文信侯。夺取了东周。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二年,各国诸侯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没有停止的时候,就互相联合起来,向
西讨伐秦国,而楚国国君担任合纵的首领,让春申君管理合纵之事。六国联军到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归罪于春申君,春申君因此渐渐被疏远了。
门客中有个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是个强大国家,而您把它治理弱了,这种看法我认为不对。先王时与秦国交好二十年而秦国不攻打楚国,这是为什么?秦国要越过黾隘这个要塞进攻楚国,是很不方便的;要是从西周、东周借路的话,它背对着韩、魏两国进攻楚国,也是不行的。现在的形势就不是这样了,魏国危在旦夕,不能吝惜许和鄢陵了,这也许就使魏国把它们割让给秦国。这样秦国军队离(楚都)陈只有一百六十里路,我所看到的是秦、楚两国将要每天交兵了。”楚国于是就把都城从陈迁到了寿春;而秦国则把卫国迁到了野王,设置了东郡。春申君从此到了封地吴,同时执行宰相职务。
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 项,“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错误。应该是“展现了一幅开阔、明丽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离别时的开朗乐观之情”。
①首联起笔就写离别前喝醉酒,借酒抒写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②颔联通过写饮酒来表达渴望重逢的热情,友情的深厚。
③尾联以饮酒干杯结束,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醉别复几日”,意思是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可见首联诗人起笔就写离别前喝醉酒,借酒抒写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②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可见颔联诗人通过写饮酒来表达渴望重逢的热情,友情的深厚。
③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尾联以饮酒干杯结束,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每点 2 分,共 6 分。
17.(1)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3)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示例】①不仅②当之无愧③镌刻
【解析】第一处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应为“不仅……更……”;第二处,“当仁不让”原义是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当之无愧”指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此处从客观评价的角度肯定其成就与名誉相称,“当之无愧”更合适。第三处,“镌刻”,雕刻的意思,比“书写”更能突出黄遵宪的历史贡献,与文字片段展现的感情氛围更加吻合。每答对一处给 1 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①以“我们”后辈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你”作为先驱者引领者为时代进步、国家图强的辛劳付出;②第一人称“我们”,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带入读者共情;③如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
【解析】从“你”和“我们”表达的情感,并紧扣两种人称之间的情感联系作答;也可从人称使用的艺术形式效果方面作答。每答对一处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比如呼告,增强与读者感情共鸣),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①“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夏日流萤”,或真实可感威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作用。
②“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堆积、点亮”等形容词与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
【解析】扣紧题目“说明并分析表达效果”组织答案。每答出一处给 2 分,其中说明准确 1 分,效果分
析准确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生如点出移用、比拟的手法,可以给分。
C。【解析】A 项,“晚上熬夜”,重复赘余;B 项,“接近”的后面应该跟确数,而不是约数“半数以上”;D 项,“提升”的是水平,而不宜是“重视”,动宾搭配不当。
【示例】①玩手机和工作是两大顽疾;②也有“外在”方面;③规律作息的生活自律。
【解析】第一处是下文两方面的总起,可以从后文捕捉到“玩手机”和“工作”的关键信息;第二处呼应前文,较容易对照得出“外在”这一信息;第三处“瞻前”可以推知所填内容与自然节律相对应,“顾后”可以发现“规律作息”这一要点。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审读】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材料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名人的积极献力国家的事迹。魏征居安思危,为国家长治永昌犯颜直谏;王安石在其位谋其政,力排众议,兴利除弊,变法强国;杜牧、苏洵目光如炬,总结历史,针砭时弊,讽谏当朝,他们以文为剑,舞动乾坤。本段以四则事例来表明心怀天下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段材料先总述古代优秀的士人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处世哲学,然后从正面阐述在其位就积极用世,为国家的献智献力;从反面阐述纵使不在其位也要心系家国,牵挂国事。突出表现的是一个优秀的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要把“治国、平天下”当成终极目的,要积极用世,心怀天下。
第三段材料是北大戴锦华教授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应自觉担当,责无旁贷,这与知识多寡无关。这三段材料分别从历史和当今角度共同阐述了一个优秀的人该如何处世的问题。“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是古人的处世哲学,同样也适用于当下。修得满腹才学,献身于家国;无论处庙堂,还是居江湖,都要一片丹心向祖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
行文可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接入题,列举霍去病灭匈奴、圣女贞德追求自由民主、乔紫薇获奖的事迹等事例对中心进行论证。然后以五四青年激荡的青春与当下“躺平”、“佛系”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凸显中心。
参考立意:
修得满腹经纶,献于家国社会。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心系家国,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