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9 18:2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七下,榆树期末)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绚丽多彩)。下列著作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是( )
A.“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
2.(2020年七下,东丽期末)下图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
A.毕昇 B.徐光启 C.张衡 D.祖冲之
3.(2021七下·勃利期末)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魏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 King》(猴王)。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阿Q正传》
5.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著作有(  )
①《伤寒杂病论》 ②《天工开物》
③《农政全书》 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2020七下·常熟期末)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______________处可填(  )
第一类:《论语》《老于》《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7.(2020七下·商城期末)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成就的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8.(2020七下·郓城期末)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促进北疆开发和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明长城东起______西至______。(  )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居庸关、嘉峪关 D.鸭绿江、嘉峪关
9.(2020年七下,蓬莱期末)下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
A.史学 B.农学 C.建筑学 D.医药学
10.(2020七下·齐齐哈尔期末)汉语成语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成语出自(  )
①草船借箭 ②三顾茅庐 ③望梅止渴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阿Q正传》
二、判断题
11.(2020七下·长春期末)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1)图一至图三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插图。
(2)图一作者是施耐庵,该作品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3)图二作品的特点是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4)三部名著,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揭露和抨击了当时的封建社会。
三、材料分析题
12.(2022七下·柳江月考)判断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存在着对外科技的接纳和吸收,但我国的科技体系却是独立形成的。同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古代许多科技领域中都有所体现。除讲究实用外,古人还特别注重事物的整体关联和辩证关系,整体性、辩证性特点在许多学科中都有所反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用“正确”表示,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用“错误”表示,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用“没有”表示。
(1)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的科技水平都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2)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外的交流和吸收。
(3)中国古代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4)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呈现出高水平、辩证性、实用性、独立性的特点。
13.(2020七下·海淀期末)聚焦社会热点
放眼全球,瘟疫是最大的人类杀手,没有之一。美洲大陆上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的消亡背后,都隐现着瘟疫的魔影,而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三大文明古国,还有曾经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亦是战争与瘟疫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瘟疫从未压垮过中华民族,这与中国自古至今的抗疫智慧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一:唐朝中期以前,疫情通常被消灭于萌芽阶段,唐朝中期以后疫情频发,代宗辛丑岁(762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
——《吊道殣文》
材料二:“其令郡国被(遭受)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
——《汉书》
材料三:“可敕太常于闲敞之处,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处。”
——《魏书帝记》
材料四:“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
——《全唐文》
材料五:中医和中药在组织疫情蔓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和广泛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用,传承中医药事业”。
(1)要求:按照自身情况从①②中任选一小题进行作答,多答不得分。
①(基础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以前疫病能迅速消灭在萌芽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②(拔高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以后,疫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2)要求:按照自身情况从①②③中任选一小题进行作答,多答不得分。
①(基础题)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应对疫病流行所采取的措施。
②(中档题)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应对疫病流行所采取的措施。
③(拔高题)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应对疫病流行所采取的措施。
(3)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显著,请列举一部明朝的医药学巨著并写出这部著作的作者。
(4)请你谈谈,在今天我们如何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四、综合题
14.小筑计划在活动课上展出一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邮票。请你一起来准备。
(1)小筑设计了如下的邮票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将卡片中的知识补充完整。
(2)从小筑设计的卡片中,你发现赵州桥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从历史角度为赵州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出一个理由。
(3)邮票中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列举题
15.(2017七下·庐江期末)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小说有了突出的发展,请写出下列相关的史实: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2)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是   。
(3)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科学著作,中国古代史学
【知识点】[分析]B.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通史,它们都属于史书,故选项B符合题意;
A.“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不符合题意;
C.“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不符合题意;
D.“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知道备选项所属的类型回答.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
[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
AC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示巨著的作者,不符合题意;
B项徐光启是题干图片所示巨著的作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农政全书”的作者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政全书”的作者的相关史实,知道“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著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等,华佗是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李时珍是明朝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而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名臣,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4.【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 根据(The Monkey King)(猴王)可知,本题考查的为《西游记》,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西游记》的内容。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伤寒杂病论》是汉朝时期的张仲景的医学著作,符合题意;
②《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不符合题意;
③《农政全书》是一部农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 “医学成就”,结合四个选项的成就,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A.《韩非子》,不符合题意;
B.《兰亭集序》,不符合题意;
C.《窦娥冤》,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分类整理了我国的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是科技著作类,按照这一标准,明朝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属于同一类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先看出这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的分类,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被后世称为“医圣”,①张仲景著作书影体现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成就,②《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③《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传体通史,④《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和题干信息的识记来分析题脂,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还是要求牢记基础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分析】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鸭绿江、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起止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长城的起止点的相关史实。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明长城和秦长城。
9.[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知识点解读]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对联中“时珍”和“本草”字样可知对联反映的是李时珍写成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ABCE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医药学是题干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当属的领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图片切入考查了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朝李时珍的主要贡献.
10.【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成语“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望梅止渴”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故A项正确;
《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B项错误;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C项错误;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有关知识。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望梅止渴”这些成语都出自《三国演义》。
11.【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中国古代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一到图三所描述的情景分别属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所以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插图是正确的。
(2)图一所反映的作品是《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所以图一作品作者是施耐庵是错误的。
(3)图二所反映的作品是《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作者为施耐庵,所以图二作品的特点说明是正确的。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西游记》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势,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名著的作者、成书的时间、作品的梗概、主要人物、作品反映的主题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2.【答案】(1)错误
(2)正确
(3)没有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1)据“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可知,“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的科技水平都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错误。
(2)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存在着对外科技的接纳和吸收”可知,“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外的交流和吸收”是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的,故正确。
(3)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材料未涉及。
(4)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古代许多科技领域中都有所体现”可知,“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的,故正确。
(5)据材料可知,高水平、辩证性和实用性都可以从文中找出,材料中只是提及我国古代科学体系是独立形成而非科学发展,不能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独立性,因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呈现出高水平、辨证性、实用性、独立性的特点”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
(2)正确。
(3)没有。
(4)正确。
(5)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准确解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1)①唐朝中期以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能够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应对疫病流行 ②唐朝中期以后日益走向衰落,中央政府政治衰败,地方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经济日益衰退,难以组织有效地防止疫病流行的措施。
(2)①减免地方租赋;②国家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收治病人;③派官员到地方巡视,救治百姓,具体实施情况必须向中央汇报。
(3)明朝李时珍著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把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注意保护中医药遗产,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举办义诊和中医药文化展等。
【知识点】“开元盛世”;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1)①结合所学知识,唐朝中期以前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能够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应对疫病流行。②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日益走向衰落,中央政府政治衰败,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削弱,地方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经济日益衰退,难以组织有效地防止疫病流行的措施。
(2)①依据材料二“毋出今年租赋”可知相关措施是减免地方租赋。②依据材料三“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处。”可知相关措施是国家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收治病人。③依据材料四“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可知相关措施是国家派专门的官员到地方巡视,为疫区的患者施药,救治百姓,具体实施情况必须向中央汇报。
(3)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李时珍著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4)开放性问题,依据“坚持中西医并用,传承中医药事业”可知我们今天应该传承中医药事业,如注意培养中医药人才;把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注意保护中医药遗产,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举办义诊和中医药文化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开元盛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西医的作用,掌握中国古代医学的主要成就。
14.【答案】(1)①防洪灌溉(或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②鸭绿江;③北京故宫(或紫禁城)。
(2)理由: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做法:①思想层面:增强文物保护意识;②行动层面:保护文物从我做起;积极支持国家申遗;③国家层面:投入人力、物力合理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分析】(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2)本题考查的是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隋朝杰出工匠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造型美观,机构合理,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因此为赵州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赵州桥、长城、都江堰等候古代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首先我们应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保护文物从我做起;积极支持国家申遗;国家层面:投入人力、物力合理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5.【答案】(1)《三国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知识点】中国古代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也是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2)《水浒传》;(3)《西游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小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