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一单元目标检测: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含答案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一单元目标检测: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含答案点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1-05 08: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人教1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纯净物
B.油脂是含热能很高的营养物质
C.人体摄入的微量元素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D.棉花、人造丝、蚕丝的主要成分都属于蛋白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会造成人体肥胖,所以不能食用
B.脂肪酸在体内可以被氧化从而供给人体热量
C.摄入人体的脂肪大部分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人体内
D.必需脂肪酸在体内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代谢的生理功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形成的混合物
B.蔗糖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会析出红色沉淀
C.纤维素、淀粉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它们并不为同分异构体
D.氨基酸有两性,其脱水缩合得到的蛋白质就不再有两性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来源:学科网]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
5.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的变性的是(  )
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③蒸煮鸡蛋食用 ④松花蛋的腌制 ⑤用蛋白质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来源:学+科+网]
6.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来源:学&科&网Z&X&X&K]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不同,但产物完全相同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
7.下列有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摄入维生素C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且它还有解毒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
B.维生素D属于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
C.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
D.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钙的摄入
8.有一分子式为C8H14N2O5的二肽,经水解后得到α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X,X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3H7NO3 B.C5H9NO4
C.C5H11NO5 D.C5H7NO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9.(14分)(1)从鸡蛋清的溶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鸡蛋腐败时,常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主要是______,说明蛋白质中含有______元素。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现________色,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10.(14分)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我们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凝胶 B.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点豆腐所采用的凝聚剂是________。
A.石膏 B.硫酸钾
C.氯化钡 D.六水氯化镁
(3)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 B.蛋白质
C.多肽 D.糖类
(4)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请以甘氨酸为例,写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豆是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请问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6)大豆中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酯类,它是由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的,该物质常温下呈液态,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1.(16分)Ⅰ.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⑦表示______(填官能团的名称)。
(2)该化合物由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
(3)该化合物可简单称其为______肽,肽键的编号分别是______。
Ⅱ.(1)液态的植物油经过______可以生成硬化油,油脂在______条件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
(2)用于脚气病防治的维生素是______,夜盲症是缺乏______所引起的,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______。
(3)铁是血液中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人体所有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12.(8分)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病人食用后不会升高血糖。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不用写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错选倒扣分)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4)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为(C6H10O5)n,由于n的值不确定,故它们是混合物,A错;人体摄入过多的微量元素也能使人患病,C错;人造丝属于黏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不属于蛋白质,棉花属于纤维素,D错,因此选B。
2. 答案:A 解析: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应该适量食用。
3. 答案:C 解析:虽然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为(C6H10O5)n,但两者结构不同,通式中n值也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4.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CH3COOH中的—COOH能电离出H+而—CH3不能电离出H+,C项错误。
5. 答案:A 解析: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醛、酒精、苯甲酸、高锰酸钾、紫外线、X射线等。
6. 答案:B 解析:A对,因为若淀粉水解不完全,遇到碘水仍变蓝。B错,因为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的盐。C对,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元。D对,因为二者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7. 答案:B 解析:维生素A、D、E、K属于典型的脂溶性维生素。
8.答案:B 解析:二肽(C8H14N2O5)是由丙氨酸(C3H7NO2)和X脱1个H2O而生成的,因此选B。
9. 答案:(1)盐析 渗析 (2)H2S S (3)蛋白质变性 (4)黄 颜色
10.解析: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食用大豆,最终补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豆浆是胶体,加入石膏或六水氯化镁可得豆腐(属于凝胶)。甘氨酸与盐酸反应得其盐酸盐。大豆中富含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答案:(1)B
(2)AD
(3)A
(4)α-氨基酸
NH2—CH2COOH+HCl―→NH3Cl—CH2COOH
(5)不正确,因为根瘤菌有固氮能力。
(6)甘油 
11. 答案:Ⅰ.(1)氨基 羧基
(2)4 3
(3)四 ③⑤⑥
Ⅱ.(1)氢化 强碱
(2)维生素B1 维生素A 佝偻病(或软骨病)
(3)红细胞
12. 解析:(1)A项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其中的水不是游离的,只是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而已。B项其原理为
CH2OH(CHOH)4CHO+2Cu(OH)2Cu2O↓+2H2O+CH2OH(CHOH)4COOH。C项其原理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H2O+2Ag↓+3NH3+CH2OH(CHOH)4COONH4。D项其原理为(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属于多元醇,能发生的反应如燃烧、催化氧化、脱水成醚、取代得到卤代烃等。
(3)A项蛋白质并非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譬如结晶牛胰岛素;鸡蛋白能溶于水得到胶体。B项灼烧羊毛能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属于蛋白质特性;合成纤维则没有。C项蔬菜中的纤维素能够清肠利泻,被誉为人体中的“清道夫”。D项紫外线、医用酒精都可使蛋白质变性。
(4)乙烯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答案:(1)BCD
(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3)AC
(4)CH2===CH2+Br2―→CH2Br—CH2Br[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