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
)
A.铜
B.铁
C.铝
D.钛
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4.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
A.Na
B.NaCl
C.NaOH
D.Na2O
5.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
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请解第8题。
9.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
10.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1.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质在整个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请解答12题。[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12.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
B.K在空气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是K2O
C.K
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13.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
A.
Fe3+、NO3、Cl、Na+
B.Ba2+、Mg2+、HCO3、AlO295上海
C.NO3、Na+、K+、CO32
D.NO3、K+、AlO2、OH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15.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被氧化的钠是
(
)
A.9.2g
B.10.6g
C.6.2g
D.4.6g
16.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
)
A.1:1
B.1:2
C.
1:3
D.
3:2
三、填空题(34分)
17.(6分)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钠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溶液中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7分)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
19.(6分)运用比较方法是化学科学中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题
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2CO=Na2CO3。
1
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有O2生成。
20.(15分)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为什么?
。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作用是
。
(6)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方法是
。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8分)
21.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假设氧化产物只有Na2O2)投入盛满水且倒置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STP)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最终剩余112mL(STP)氢气。求被氧化的金属钠中钠及Na2O2的物质的量。
[]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A
2.
B
3.
D
4.B
5.C
6.D
二、选择题7.AD
8.AC
9.C
10.D
11.A
12.AC
13.B
14.CD
15.D(提示:由于钠块放入水中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由产生H2的体积可求出Na的质量,进而可求出钠块中Na2O的质量,最后根据关系式:Na2O—2Na+才能求出“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
16.A
三、填空题
17.(每空2分)①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2Na+2H2O=2NaOH+H2↑
②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2NaOH+CuSO4=Na2
SO4+Cu(OH)2↓(蓝色)
18.(每空分,化学方程式2分)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
=CO32+H2O;
2Al+2OH+2H2O=2+3H2
19.(每空2分)1
SO2+Na2O2=Na2SO4;SO3+Na2O2=Na2SO4+O2;2
最高
20.(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1);Fe;H2O
(2)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防止爆沸事故的发生。
(4)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所导致的Fe与O2的反应。
(5)碱石灰干燥剂;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
(6)H2;验纯;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靠近火焰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的声音是“啪”的爆鸣声,则证明产生的氢气不纯(含有氧气),如果是“噗”的声音,则证明是纯净的氢气;防止点燃时,氢气因含有氧气而爆炸。
四、21.(10分)解: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①
2Na
+
2H2O
===
2NaOH
+
H2
②
2Na2O2+2H2O
===4NaOH+
O2
③
由题意可知,448mL-112mL=336
mL正好是③式反应反应的氢气和氧气,所以H2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H2)=(224+112)×10-3
L/22.4L=0.015mol
n(O2)=112×10-3
L/22.4L=0.005mol
由方程式①和②可以求出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a)
=0.015mol
×2=0.03mol
n(Na2O2)
0.005mol×2=0.01mol
所以,被氧化的金属钠中Na及Na2O2物质的量0.03mol和0.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