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课后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课后练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19: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课后练
1. 下列各项配合物或配离子的配位数是6的是  (  )
A. K2[Co(SCN)4]
B. [Fe(CN)5(CO)]3-
C. [Zn(CN)4]2-
D. Na[Al(OH)4]
2. 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体为水分子,配原子为O,外界为Br-
B.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 中心离子Cr3+采取sp3杂化
D. 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2
3. (2022·盐城中学、南通中学高三联考)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可用反应:2CoCl2+10NH3+2NH4Cl+H2O2===2[Co(NH3)6]Cl3+2H2O制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态Co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B. NH3的电子式为HNH
C.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l
D. 1 mol [Co(NH3)6]3+中含24 mol共价键
4. (2020·滕州一中高二月考)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  )
A. [Co(NH3)4Cl2]Cl
B. [Co(NH3)6]Cl3
C. [Cu(NH3)4]Cl2
D. [Co(NH3)3Cl3]
5. 下列能用于区别[Co(NH3)4Cl2]Cl溶液和[Co(NH3)4Cl2]NO3溶液的试剂是(  )
A.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C. CCl4 D. 浓氨水
6. (2022·阜宁中学阶段检测)下列关于氮、磷、砷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Co(NH3)6]3+中含有18 mol σ键
B. 白磷分子(P4)是极性分子,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C. 肼(N2H4)的沸点为113.5 ℃,说明肼分子间可能存在氢键
D. 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镓原子配位数为8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合物[Zn(NH3)4]Cl2配位数为6
B. 配合物[Zn(NH3)4]Cl2中,配体为NH3和Cl-,[Zn(NH3)4]2+为内界
C. 配合物[Zn(NH3)4]Cl2中Zn2+和NH3以离子键结合
D. 在NH和Fe(CO)5中都存在配位键
8. (2022·海门中学高三入学考试 )氯化亚铜的化学式为CuCl或Cu2Cl2,为白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生成[CuCl2]-、[CuCl3]2-和[CuCl4]3-等离子。例如:CuCl(s)+2Cl-(aq) [CuCl3]2-(aq) ΔH。氯化亚铜溶于氨水生成氯化二氨合亚铜{[Cu(NH3)2]Cl},不溶于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B. HCuCl2中有3个配位键
C. NH3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
D. [Cu(NH3)2]Cl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N和Cl
9. 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
A. K[Ag(CN)2]、[Cu(NH3)4]SO4
B. [Ni(NH3)4]Cl2、[Ag(NH3)2]Cl
C. [Ag(NH3)2]Cl、[Cu(NH3)2]Cl2
D. [Ni(NH3)4]Cl2、[Cu(NH3)4]SO4
10. 配合物Na3[Fe(CN)6]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B. 1 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6NA
C. 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Fe3+,配位数为6
D. 该配合物易电离,1 mol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的数目共4NA
11. (2020·徐州一中期末)丁二酮肟镍是丁二酮肟在氨性溶液(pH=8~9)中与Ni2+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该反应常用作实验室中检验镍离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物质的分析与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Ni原子具有空轨道,是配合物的配体
B. 该物质中C、N、O原子存在孤电子对
C. 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D. 该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sp2杂化
12. (1) 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粒子是________,画出配合物离子[Cu(NH3)4]2+中的配位键____________。
(2) 根据价电子对互斥模型,H3O+的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BF3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
(3) 按要求写出由第2周期元素为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中性分子的化学式:(各写一种)正四面体形分子__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V形分子________。
13. (1) 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和1 mol。
①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oCl3·6NH3____________,Co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_____。
②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_。
(2) 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__,SCN-提供__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
②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14. 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光谱证实单质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生成[Al(OH)4]-,则[Al(OH)4]-中存在________(填序号)。
a. 共价键 b. 非极性键 c. 配位键 d. σ键 e. π键
(2) 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TiCl(H2O)5Cl2这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TiCl(H2O)5]Cl2。
15. 铜是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 CuCl的盐酸溶液能够与CO发生反应:CuCl+CO+H2O===Cu(CO)Cl·H2O
①电负性:C________(填“>”“=”或“<”)O。
②CO常温下为气体,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
(2) Cu+与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成[Cu(NH3)n]+,该配合物中,Cu+的4s轨道及4p轨道通过sp杂化接受NH3提供的孤电子对。
[Cu(NH3)n]+中Cu+与n个氮原子的空间结构呈________形,n=________。
(3) 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Cu(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离子[Cu(En)2]2+的中心离子基态L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配合物[Cu(En)2]Cl2中不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 配位键 B. 极性键
C. 离子键 D. 非极性键
E. 氢键 F. 金属键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1. B 解析:K2[Co(SCN)4]的配位数是4,[Fe(CN)5(CO)]3-的配位数是6,[Zn(CN)4]2-的配位数是4,Na[Al(OH)4]的配位数是4,故选B。
2. B 解析:[Cr(H2O)4Br2]Br·2H2O中配体是H2O、Br-,配原子为Br,外界为Br-,A错误;[Cr(H2O)4Br2]-中的中心离子的配体是H2O、Br-,该配离子中含有4个H2O、2个Br-,所以配位数是6,B正确;中心离子铬离子配位数是6,含有6个σ键,所以铬离子采用d2sp3杂化,C错误;[Cr(H2O)4Br2]Br·2H2O中阴离子是溴离子,溴离子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铬离子的化合价是+3价,D错误。
3. D 解析:钴为27号元素,核外有27个电子,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74s2,基态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Co2+表示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所以基态Co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7,A错误;NH3分子中一个N原子与三个H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原子还有1对孤电子对,则NH3的电子式为HN··,H,B错误;Cl的原子序数为17,即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该原子可表示为Cl,C错误;由[Co(NH3)6]3+结构可知,在配位体NH3中的3个N—H键是共价键,6个配位体NH3与中心Co3+离子之间以配位键结合,配位键属于共价键,故1 个[Co(NH3)6]3+含共价键数目为6+3×6=24个,即1 mol [Co(NH3)6]3+中含24 mol共价键,D正确。
4. D 解析:[Co(NH3)4Cl2]Cl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A错误;[Co(NH3)6]Cl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B错误;[Cu(NH3)4]Cl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C错误;[Co(NH3)3Cl3]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D正确。
5. A 解析:加入AgNO3溶液,一种试剂产生白色沉淀,另一种试剂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别,A正确。
6. C 解析:1 mol[Co(NH3)6]3+中共含有24 mol σ 键,A错误;白磷分子(P4)是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B错误;肼(N2H4)的沸点为113.5 ℃,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大,可推测肼分子间可能存在氢键,C正确;根据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镓原子配位数为4,D错误。
7. D 解析:配合物[Zn(NH3)4]Cl2内界有4个氨分子做配体,所以配位数为4,A错误;配合物[Zn(NH3)4]Cl2中,配体为NH3,[Zn(NH3)4]2+为内界,B错误;配合物[Zn(NH3)4]Cl2中Zn2+和NH3以配位键结合,C错误;在NH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有空轨道,它们之间形成配位键,Fe(CO)5中铁提供空轨道,氧原子有孤电子对,它们也能形成配位键,D正确。
8. C 解析:氨气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表示为N—H…N,A错误;HCuCl2中有2个配位键,B错误;NH3、H2O二分子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轨道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相等,NH3中存在1对孤电子对,H2O中存在2对孤电子对,孤对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所以键角:NH3>H2O,C正确;[Cu(NH3)2]Cl中Cu+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D错误。
9. D 解析:K[Ag(CN)2]中中心离子是Ag+,中心离子电荷数是1,CN-是配体,配位数是2;[Cu(NH3)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中心离子电荷数是2,NH3是配体,配位数是4,二者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不相同,A错误;[Ni(NH3)4]Cl2中中心离子是Ni2+,中心离子电荷数是2,NH3是配体,配位数是4,[Ag(NH3)2]Cl中中心离子是Ag+,中心离子电荷数是1,NH3是配体,配位数是2,二者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不相同,B错误;[Ag(NH3)2]Cl中中心离子是Ag+,中心离子电荷数是1,NH3是配体,配位数是2,[Cu(NH3)2]Cl2中中心离子是Cu2+,中心离子电荷数是2,NH3是配体,配位数是2,二者中心离子电荷数不同,C错误;[Ni(NH3)4]Cl2中中心离子是Ni2+,中心离子电荷数是2,NH3是配体,配位数是4,[Cu(NH3)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中心离子电荷数是2,NH3是配体,配位数是4,二者中心离子电荷数及配位数相同,D正确。
10. B 解析:钠离子与配离子形成离子键,配离子中含C与N之间的共价键、铁离子提供空轨道与N提供孤对电子形成的配位键,则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A正确;共价键中单键及配位键均为σ键,三键中含1个σ键,则1 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2NA,B错误;铁离子为中心离子,CN-为配体,则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Fe3+,配位数为6,C正确;Na3[Fe(CN)6]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3∶1,则1 mol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的数目共4NA,D正确。
11. C 解析:该物质中Ni原子具有空轨道,是配合物的中心原子,A错误;该物质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用来形成化学键,不存在孤电子对,B错误;该物质中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位键,C正确;甲基上中心碳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环上碳原子杂化类型为sp2杂化,D错误。
12. (1) Fe3+ 
(2) 三角锥形 平面正三角形
(3) CH4或CF4 NH3或NF3 H2O
13. (1) ①[Co(NH3)6]Cl3 [Co(NH3)4Cl2]Cl ②6
(2) ①空轨道 孤电子对 ②[Fe(SCN)]Cl2
14. (1) acd (2) [CoBr(NH3)5]SO4
[Co(SO4)(NH3)5]Br 生成淡黄色沉淀
15. (1) ①< ②分子 (2) 直线 2
(3) ①2s22p6 ②sp3杂化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③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