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期末复习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判断题
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
2.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 )
3.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但是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 )
4.发生日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
5.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
二、连线题
6.请把下面几种地形及其特点连起来。
丘陵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山地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高原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盆地 地势低平而宽广
平原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7.连一连。
弯曲的岩层 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长白山天池 风的作用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火山喷发形成
敦煌的雅丹地貌 水(降雨)的作用
8.用直线将地形与其特征连起来。
9.连线题。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0.将下列结构与对应的人体系统连接起来。
血管
脊髓 神经系统
肩关节 运动系统
肺 循环系统
脑 呼吸系统
肌肉
三、排序题
11.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我会按制作顺序填序号。
( )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准备好铁架、细线、木条、金属圆片、秒表等材料。
( )当摆动次数为一分钟30次时,进行重复测量。
( )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
12.模拟洪水实验,请填写正确的操作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泥沙在盒内堆积,
B.上游做成两条河道并汇集到下游一条河道
C.取两大烧杯水,分别从上游河道慢慢倒入,观察现象。
D.在大的泡沫盒底部一角钻一个口
E.倾斜放置泡沫盒
13.“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正确的步骤是_____。
①用砂纸打磨岩石 ②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前的岩石
③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 ④记录现象
14.① 原始鸟类②最早的鱼类③ 最早的哺乳类④ 最早的两栖类⑤ 最早的爬行类
按在地层中出现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15.将下列用长方体纸盒制作潜望镜的步骤进行排序,用1、2、3、4、5、6表示。
( )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 )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 )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 )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 )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 )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四、简答题
16.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至少3条以上)
17.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8.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19.彩色电视机为什么会呈现彩色影像?
20.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其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五、实验题
21.探索: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方法 用________模拟地壳,用________模拟熔岩,用________加热,用________保护我们的眼睛。(填材料名称) 实验现象 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发出“熔岩”,还可能发生“山体”裂开,流出“熔岩”的现象。 实验结论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________,压力越________。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________。
科学小组为了探索土地侵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表。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降雨量 土地坡度 植被覆盖 径流中粘土和细沙情况(程度:很少<较少<很多)
1 小雨 30度 无 较少
2 小雨 30度 有 很少
3 小雨 45度 有 较少
4 大雨 20度 无 很多
5 大雨 20度 有 较少
6 大雨 30度 无 很多
22.选择了1号和2号进行对比,可以研究哪个影响因素?( )。A.降雨量 B.坡度 C.植被覆盖
23.要研究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可以选择以下哪组进行对比?( )。
A.1号和2号 B.1号和3号 C.2号和6号
D.2号和6号 E。4号和5号
24.如果研究降雨量对土地的侵蚀可以选择__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号进行对比,并可以得出降雨量越大对土地的侵蚀_________。
25.某同学对比分析4号和6号实验后,得出坡度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没有影响。根据上表实验数据,你认为这个同学的结论合理吗?你的理由是?
26.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 探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实验准备 摆绳(棉绳)等、几个大小相同的螺母(或钩码)、铁架台、秒表、记录单
实验过程 1、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 观察摆锤30秒摆动的次数。 保持绳长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我们发现的是:不同质量的摆锤30秒摆动的次数不变。 我们分析摆的快慢与____________无关。
2、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关系。 调整摆绳的长度,测量长短不同的摆30秒摆的次数。 分析数据我的发现是:不同绳长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变化了,我分析摆的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实验结论 从数据中分析发现: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________越长,摆摆动的_________,摆绳_________,摆摆动的________。
27.某科学小组用图中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土豆泥模拟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________________。
小明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两组对比实验。
实验一:摆绳长度和摆幅不变,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实验一: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
原来质量 两倍质量 三倍质量
第一次 13 13 13
第二次 13 21 13
第三次 13 13 13
实验二:摆锤质量和摆幅不变,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实验二: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三倍绳长
第一次 13 10 7
第二次 13 10 7
第三次 13 10 _______
28.实验一有一个异常数据,它是_____。如果是你,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
A.不管它
B.思考可能的原因,重做一次
C.看其他小组的数据,修改数据
29.研究实验一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锤_______无关。
30.在实验二中,小明准备做三倍绳长的第三次实验,请你预测一下第三次实验数据最可能是_______次。研究实验二的数据,你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_______(填“有关”或者“无关”),摆的摆绳越长,摆动的越_______(填“快”或者“慢”)。
31.如果小明想把原来绳长15秒摆动13次的摆改为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你可以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填“增加”或者“减小”)摆绳的长度。
六、综合题
小强爱好健身,举哑铃是他经常训练的一个项目。举哑铃的过程中,小强的运动系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2.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过程中:手指伸直后弯曲抓住哑铃,指关节转动,手指、小臂的肌肉收缩变硬,上臂内侧的肌肉( )(填“舒张”或“收缩”,下同),外侧的肌肉( )。
33.将哑铃慢慢地移动到胸前的过程中:胳膊弯曲,手腕转动,上臂内侧的肌肉此时会( )(填“舒张”或“收缩”,下同),外侧的肌肉( )。
34.在举哑铃的训练中,我发现( )。
35.夏天,我们总会遇到雷电天气。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这说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既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小军说:“闪电形状千姿百态,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认为小军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③ ① ④ ②
12. D A B E C
13.②①③④
14.②④⑤③①
15. 1 4 3 2 5 6
16.人类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1.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2.停止毁林开荒。3.恢复天然草场。4.植树造林。
17.地球内部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18.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遮挡物时,光就被挡下来,因此在背光侧没有光,就产生了影子。
19.因为由三原色经过混合后得到各种颜色。
20.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只有大石头能沉在河底,较小的石块会随流水运动。河流中的石块会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形成了鹅卵石、细沙等。
中游:水流变慢,鹅卵石沉积在河床上,细沙继续随水流动。
下游:水流变得缓慢,细沙也不能随水流动,沉积在河床上。
21. 土豆泥 番茄酱 酒精灯 护目镜 高 大 火山
22.C 23.AD 24. 1 6 越大 25.这个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因为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4号和6号实验中土地的坡度不同,在实验中对比坡度的大小不鲜明,观察到的现象相同,应重新进行实验。
26. 摆锤质量 摆绳长短 摆绳 越慢 越短 越快
27. 地壳 熔岩 火山喷发
28. 21 B 29.质量 30. 7 有关 慢 31.减小
32. 舒张 收缩
33. 收缩 舒张 3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5.(1)光速比音速快,当雷电产生时,光先到达人的眼中,而声音到达到人的耳朵要延迟一小段时间,所以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不对。闪电是由电荷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不同位置的电荷产生的光源位置不同,所以看起来闪电形状千姿百态。而且闪电发生时,我们看不见被云层遮挡住的部分,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