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单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3世纪,“神学之王”阿奎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其目的在于( )
A.证明古希腊哲学的合理性
B.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C.论证专制王权的合理性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阿奎那曾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引入基督教教义中,他认为,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那么,君主是神圣的(结论)。这一论断(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错误的
D.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正确的
3.(2012·潮州高二检测)下列对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理论提出背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教会的神权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B.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
C.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统治矛盾加深
D.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4.下列有关图片中人物的核心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C.后者继承前者
D.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5.斯宾诺莎说:“思想和言论自由比任何事物都更为珍贵。”为此他提出了( )
A.任何言论和自由都不受限制
B.自由只能属于封建君主
C.自由的解释权属于教会
D.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6.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宣言》所体现的精神相同之处在于( )
A.主权在民、君民共主
B.政治自由、平等博爱
C.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D.社会契约、分权制衡
7.(2012·北京模拟)洛克的思想( )
A.推动英国革命走向高潮
B.彻底否定君主制度
C.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D.是英国革命的产物
8.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为防止权力腐蚀人,洛克提出的主张是( )
A.天赋人权 B.法律至上
C.权力分立 D.主权在民
9.(2012·青岛模拟)“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以上材料表明卢梭( )
A.捍卫人民主权
B.主张开明君主制
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10.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 )
①天赋人权思想 ②社会契约论思想
③分权与制衡思想 ④主权在民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天”不仅制造人类,而且安排了人类社会秩序和等级官制,特别是设立“天子”以行天意。“天子”受命于天,必须按天的意志行事,那样就会受到天的奖赏……
材料二 “上帝通过他的先知答应他的人民:作为一个巨大的恩惠,他要把他们放在一人之下,只有一个君主来统治他们大众。”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材料三 詹姆士一世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什么思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指出这种观点提出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材料三詹姆士一世提出的主张及目的是什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分)
(4)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12.(2012·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英]约翰·洛克《论政府》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或理论?(4分)
(2)结合史实,分析上述两种思想各自在当时的影响。(11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思想和言论自由比任何事物都更为珍贵,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言论与思想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天赋人权。每个人都不能割让他(她)的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所以想法子控制人的心的政府,可以说是暴虐的政府。
——斯宾诺莎
材料二 “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
材料三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认为政治是用来干什么的?(2分)
(2)根据材料二,洛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分)
(3)以上材料在“自由”问题上,有何共同认识?(9分)
14.(2012·济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点?(4分)
(2)你对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看法?(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并解释结果的内涵。为防止此结果出现提出了何种思想?并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阿奎那运用古希腊哲学来论证神学的合理性,提出了“宇宙秩序论”,而这一观点提出的目的就是为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故选B。
2.【解析】选C。“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是阿奎那的主观臆想,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上帝是宇宙的主宰”本身就是错误的;君权是神圣的,是建立在其大前提和小前提成立的条件下的,由此可知,阿奎那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都是错误的。
3.【解析】选A。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增强,这些都严重威胁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巩固自己的专制王权提供理论依据,而不是为了挽救教会的危机。
4.【解析】选C。阿奎那的思想主张是“君权神圣”,詹姆士一世的思想主张是“君权神授”。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二者的内容不一致,“君权神授”强调王权至上,是对“君权神圣”的继承和发展,A、B、D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斯宾诺莎认为,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所有人才能够平等,才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此他提出了“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论断。A、B、C三项均与民主思想不符,故选D。
6.【解析】选C。斯宾诺莎思想主要体现在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方面,A、B、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他的主张。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洛克思想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巩固革命成果而提出的,因此是英国革命的产物,D项正确。A、B、C三项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出绝对权力会造成绝对的腐蚀,因此要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就要对权力进行约束,洛克为此提出权力分立思想。
【规律方法】孟德斯鸠与洛克分权思想的一致性
孟德斯鸠权力分立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与洛克是完全一致的,即防止权力被滥用或者说专制权力的出现,保证个人的自由即“从事法律所允许的任何行动的权利”。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权在民,当人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人民就有权推翻它,由此反映出卢梭捍卫人民主权。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斯宾诺莎与卢梭政治思想不包括分权与制衡思想;主权在民是卢梭的政治思想。
11.【解析】本题以古代中西方三种政治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题材料一中的思想是董仲舒在汉武帝实现了政治大一统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第(2)题材料是阿奎那的政治观点,是为“君权神圣”做宣传。第(3)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作用:“天人感应”学说适应了巩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也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2)观点:“君权神圣”学说。
目的:论证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高无上)。
影响:“君权神圣”学说维护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巩固了封建统治。
(3)主张:“君权神授”。
目的:强化王权,推行君主专制,巩固统治。
结果:“君权神授”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4)启示:一种思想的产生源于社会存在;思想要顺应时代的需要才能促进社会发展;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材料一强调君主权力至上,材料二则强调人生来就有权利,即天赋人权。第(2)题材料一中的观点置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思考,材料二考虑为资产阶级提供理论基础。
答案:(1)材料一,君权至上,君权神授。材料二,社会契约论(或天赋人权)。
(2)影响: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使社会制度适应生产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自由”不难回答。第(2)题主要依据材料总结归纳,力求要点全面,简明扼要。第(3)题的回答需结合三则材料,高度概括提炼,提升认识。
答案:(1)实现自由。
(2)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实行法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个人的自由不是不受限制的,要受到社会契约或法律的约束,个人自由不能危害公共意志;政府和国家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权利不受侵犯。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和理解、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第(2)题应先通过分析材料,明确其中的观点,然后再进行评论,评论务必要全面。第(3)题由几个具体的小问构成,首先要分析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观点,然后解释其结果的内涵,后面的问题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思想自由,行动守法;自由、平等和生命安全是人不可侵犯的权利。
(2)主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果实,享用果实,是对劳动的尊重,值得肯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能保障私人的财产权,但对一无所有靠劳动生存的人们没有实际意义。
(3)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是导致专制;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实行压迫;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思想,体现了政府机构既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专制,确保民主,保障人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