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 第3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 第3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20:2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5.如图为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的数值是
A.2 B.4 C.6 D.8
6.“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9.已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A.74 B.53 C.54 D.72
10.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11.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12.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空隙变小
13.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1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15.“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应填_____,②应填_____,③应填_____,④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填_____。
(2)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不相同,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相同。
17.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18.如图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则x=_____。
(2)A、C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
(3)钛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以及医学上。D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过信息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_____(填字母)。
A 侯德榜 B 张青莲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19.在下面(1)~(5)事实后的横线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_______
(2)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________;
(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液体积小于100mL_________;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
(5)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______。
20.2019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的实验1、实验2两个实验是教材上册P63的探究微粒性质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1中最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②久置后的实验2中溶液变红的烧杯是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酚酞分子不运动
D酚酞分子运动慢
2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
23.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中,而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写出计算过程)
(1)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取整数)
(2)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24.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5.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第(1)和(2)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是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已知在铝原子核中有13个质子,则铝原子中的中子数是多少?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3)相同质量的锂和铝,___________含有的原子个数更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B
8.C
9.B
10.B
11.A
12.D
13.C
14.A
15.C
16. 原子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8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7.(1)质子中子
(2)中子质子
(3)核外电子
(4)分子
18. 7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
19. C C B D B
20. 111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1. 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 C 氨气分子运动 AB
22.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难溶于水 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3.(1)16
相对原子质量=,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3.986×kg
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4.(1)(2)6
25.(1)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7-13=14。
(2)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1.993×10-26kg×≈2.657×10-26kg。
(3)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