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西汉王朝
公
元
前
202
年
公
元
9
年
王莽
篡政
东汉王朝
公
元
25
年
东汉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
光武帝
洛阳
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
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光武初年 1000多万
光武末年 2100多万
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皇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即位年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卒年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汉顺帝末年的一首童谣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东汉后期政治局面: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如此循环往复,致使东汉后期形成了什样的政治局面?
社会不平
东汉后期的政治局面:
危害: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领导人
组织
时间
特点
性质
结果
意义
张角
太平道
公元184年
失败
影视剧中的张角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撅不振
有组织,有准备
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形式发动的农民大起义
建立:
措施
结果:
东汉的衰败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洛阳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2、黄巾起义:张角、太平道、失败
当堂小结
1、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是
A、外戚和宦官
B、外戚和豪强地主
C、诸侯和宦官
D、诸侯和豪强地主
A
训练反馈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
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D
3、灭亡西汉的是( )
A、刘秀
B、张角
C、王莽
D、王匡
C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他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
猜猜“他”是谁?
他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他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
汉文帝
汉高祖
汉武帝
光武帝
外戚 王莽 刘秀洛阳 宦官 张角太平道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