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期末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下列应用或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上的铜:2Fe3++Cu Cu2++2Fe2+
B.钠浮于水面且与水剧烈反应:Na+2H2O Na++2OH-+H2↑
C.将FeCl3溶液加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2Fe3++2I- 2Fe2++I2
D.将KOH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 Fe(OH)3↓
2、(双选)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与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中只含未反应的铁粉
B.若固体中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
C.若剩余固体中有铁,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D.若剩余固体中只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3+
3、类推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NaCl制取Na,故电解熔融MgCl2也能制取Mg
B. 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故Na也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C. 铝和硫加热得到Al2S3 , 故铁和硫加热得到Fe2S3
D. 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4、将二氧化硫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D.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酸
5、、(双选)据天文学家推测,作为太阳系最活跃的天体,木卫一的火山还会喷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毒化大气层。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SO2
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6、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① ② 预测②中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产生大量气体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 铜片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C CuSO4· 5H2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 蔗糖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7、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b在纯氧中燃烧可生成d
C.g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D.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e到f的转化
8、如图为含有同一种元素的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b、c是氧化物,d是酸,各步转化均为一步实现,则a可能是①C、②、③S中的( )
A.①和③ B.只有① C.①②③ D.①②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NH3中的N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能产生白烟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铁和铂都不与浓硫酸反应
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能冒白烟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盛液溴的瓶加少量水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B.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气泡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1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CS2洗涤 B.通入H2加热
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酒精洗涤
14、工业上以氮气为主要原料制备硝酸,其转化过程如下所示,其中氮元素只被还原的一步是( )
N2NH3NONO2HNO3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①Fe(OH)3 ②FeCl2 ③Fel3 ④SO3 ⑤CuS ⑥NaHCO3
A. ③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③⑤ D. ②③⑤
*16、关于 Al、Fe、Cu三种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者的单质均为银白色固体
B. 三者都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C. AlCl3、FeCl3、CuCl2均可作净水剂
D. 制备Al 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漂白性,能使滴有酚酞的溶液褪色
B.漂白粉、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褪色原理都相同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
D.和都能漂白某些有色溶液,若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有色溶液中,漂白效果会更好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NH3易液化
B. Cu既能溶于浓硝酸又能溶于稀硝酸,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氮的氧化物
C. Cu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溶于浓硫酸
D. 向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二、非选择题。(4题)
19、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部分产物可能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E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将沉淀C加热至恒重,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
(2)A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振荡,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 。
(3)若在酸性的A溶液中通入氧气,也能得到棕黄色溶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20、高温条件下,Na2SO4和焦炭可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及其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Na2S2O3+H2SO4 Na2SO4+S↓+SO2↑+H2O。
(1)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时,需先 (填“加热”或“通入N2”),目的是 。
(2)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生成物有碳的氧化物和SO2,采用图1及图2装置可探究这些氧化物的存在。
图2
①仪器连接的合理顺序是图1→D→C→ (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则说明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 (写化学式)。
(3)取上述实验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稀硫酸,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黑,静置后,试管底部有少量淡黄色固体,则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 (填字母)。
A.Na2S和Na2SO4 B.Na2S和Na2SO3
C.Na2S和Na2S2O3 D.Na2S2O3和Na2SO4
21、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A.脱水性;B.酸性;C.二元酸;D.强氧化性;E.吸水性;F.挥发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__________)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__________)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且生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__________)
(4)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产生气泡。(__________)
(5)冷浓H2SO4中放入铝片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
(6)铜与浓HNO3剧烈反应,溶液变蓝,产生红棕色气体。(__________)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__________)
(8)浓HNO3敞口久置质量减小。(__________)
22、硫酸铁铵[aFe2(SO4) 3·b(NH4) 2SO4·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NaClO b.H2O2c.KMnO4d.K2Cr2O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流程中,用足量最适合的氧化剂B氧化之后和加热蒸发之前,需取少量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文字或方程式说明)
(3)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称取14.00 g所得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0.05 mol Ba (NO3)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期末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下列应用或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上的铜:2Fe3++Cu Cu2++2Fe2+
B.钠浮于水面且与水剧烈反应:Na+2H2O Na++2OH-+H2↑
C.将FeCl3溶液加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2Fe3++2I- 2Fe2++I2
D.将KOH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 Fe(OH)3↓
【答案】B
2、(双选)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与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中只含未反应的铁粉
B.若固体中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
C.若剩余固体中有铁,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D.若剩余固体中只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3+
【答案】BC
3、类推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NaCl制取Na,故电解熔融MgCl2也能制取Mg
B. 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故Na也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C. 铝和硫加热得到Al2S3 , 故铁和硫加热得到Fe2S3
D. 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答案】A
4、将二氧化硫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D.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酸
【答案】D
5、、(双选)据天文学家推测,作为太阳系最活跃的天体,木卫一的火山还会喷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毒化大气层。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SO2
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答案】C、D
6、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① ② 预测②中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产生大量气体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 铜片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C CuSO4· 5H2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 蔗糖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答案】D
7、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b在纯氧中燃烧可生成d
C.g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D.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e到f的转化
【答案】B
8、如图为含有同一种元素的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b、c是氧化物,d是酸,各步转化均为一步实现,则a可能是①C、②、③S中的( )
A.①和③ B.只有①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C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NH3中的N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能产生白烟
【答案】B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铁和铂都不与浓硫酸反应
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能冒白烟
【答案】B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盛液溴的瓶加少量水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
【答案】B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B.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气泡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答案】C
1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CS2洗涤 B.通入H2加热
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酒精洗涤
【答案】A
14、工业上以氮气为主要原料制备硝酸,其转化过程如下所示,其中氮元素只被还原的一步是( )
N2NH3NONO2HNO3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15、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①Fe(OH)3 ②FeCl2 ③Fel3 ④SO3 ⑤CuS ⑥NaHCO3
A. ③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③⑤ D. ②③⑤
【答案】C
*16、关于 Al、Fe、Cu三种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者的单质均为银白色固体
B. 三者都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C. AlCl3、FeCl3、CuCl2均可作净水剂
D. 制备Al 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答案】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漂白性,能使滴有酚酞的溶液褪色
B.漂白粉、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褪色原理都相同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
D.和都能漂白某些有色溶液,若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有色溶液中,漂白效果会更好
【答案】C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NH3易液化
B. Cu既能溶于浓硝酸又能溶于稀硝酸,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氮的氧化物
C. Cu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溶于浓硫酸
D. 向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4题)
19、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部分产物可能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E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将沉淀C加热至恒重,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
(2)A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振荡,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 。
(3)若在酸性的A溶液中通入氧气,也能得到棕黄色溶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答案】 (1)Fe2(SO4)3;Fe2O3
(2)有白色沉淀产生,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SO4 + 2NaOH = Fe(OH)2↓ + Na2SO4 , 4Fe(OH)2 + O2 + 2H2O =4Fe(OH)3
(3)4Fe2++ O2 + 4H+=4Fe3++2H2O
20、高温条件下,Na2SO4和焦炭可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及其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Na2S2O3+H2SO4 Na2SO4+S↓+SO2↑+H2O。
(1)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时,需先 (填“加热”或“通入N2”),目的是 。
(2)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生成物有碳的氧化物和SO2,采用图1及图2装置可探究这些氧化物的存在。
图2
①仪器连接的合理顺序是图1→D→C→ (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则说明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 (写化学式)。
(3)取上述实验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稀硫酸,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黑,静置后,试管底部有少量淡黄色固体,则Na2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 (填字母)。
A.Na2S和Na2SO4 B.Na2S和Na2SO3
C.Na2S和Na2S2O3 D.Na2S2O3和Na2SO4
【答案】(1)通入N2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①D→A→B→A→F→E→A→G ②除去SO2 除去CO2 ③CO
(3)BC
21、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A.脱水性;B.酸性;C.二元酸;D.强氧化性;E.吸水性;F.挥发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__________)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__________)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且生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__________)
(4)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产生气泡。(__________)
(5)冷浓H2SO4中放入铝片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
(6)铜与浓HNO3剧烈反应,溶液变蓝,产生红棕色气体。(__________)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__________)
(8)浓HNO3敞口久置质量减小。(__________)
【答案】E C A B D B、D E F
22、硫酸铁铵[aFe2(SO4) 3·b(NH4) 2SO4·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NaClO b.H2O2c.KMnO4d.K2Cr2O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流程中,用足量最适合的氧化剂B氧化之后和加热蒸发之前,需取少量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文字或方程式说明)
(3)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称取14.00 g所得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0.05 mol Ba (NO3)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b H2O2+2Fe2++2H+=2Fe3++2H2O 不能,因为H2O2和Fe2+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看到试纸变成蓝色 Fe2(SO4)3·2(NH4)2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