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用词专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用词专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0 08: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用词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
燕晴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②纷纷度小桥。
【注】①姚少娥,生卒年不详,明代女诗人。②接袖:指携手。
1、请从用词角度简要赏析第二首诗的后两句:“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纷纷度小桥”。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梅
陈鉴之
驴蹇①风飚寒帽裙,吟肩山耸②酒微醺。
弯弯竹径霏霏雪,小小溪桥淡淡云。
忽邂逅时真得侣,向空濛处细飘芬。
回天力量知谁似,笑挽春来首策勋。
【注】①驴蹇,即蹇驴,瘸驴。相传唐代诗人孟浩然曾骑蹇驴于灞上踏雪寻梅,抒其幽兴。②山耸,诗人的肩膀。因吟诗时耸动肩膀,故云。
2、诗的颔联在用词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3、试从用词的角度,鉴赏“脉脉花疏天淡”一句的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②每小息,杖屦③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4、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这一评价赏析尾联用词的精妙。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宋】元好问
其一 其二
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殷勤留着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5、诗人用词精妙,请体味两诗中“轻笼”与“深藏”的妙处。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6、首句“催”字用词精当,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篠: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7、“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联历来为人称妙,请从用词的角度进行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耕织叹(节选)
赵汝鐩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8、本诗感叹农民的不幸,用词形象传神,并带有情感,试予以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9、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③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10、贾岛好苦吟、善推敲,其诗多有精妙之语,请以本诗颈联中两字为例赏析其用词的精妙之处。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终南龙池寺
孟 郊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
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
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11、有人评价“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虚实结合,用词巧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色彩鲜明:红衣、绿树互相衬托,大红大绿,富有视觉冲击力。
②准确贴切:“突展”说明眼前景象出现突然而迅速,给人惊喜的感觉;“接袖”,写出携手的情态,渲染欢快活泼的氛围,富有动态美。
叠音词连用,营造出雪后山野的意趣来。准确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弯弯”写出竹径的蜿蜒曲折,“霏霏”写出竹枝上厚厚的积雪,“小小”写出溪流之窄和桥之短,“淡淡”写出雪后天空薄云飘荡的情景;两句各用两个叠音词,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3、“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天淡”表明天空安详淡远。三者组合,就使人感到不仅是梅花脉脉含情,就连淡远的天空也仿佛向人致意一般,生动地把景物写出韵致来。“花疏”与“天淡”相称,既描写了“天”之“淡”,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要点:情态、画面感、表达效果)
4、①“唯”,只有。如今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几乎无人来访,知音全无,只有途经此山的鸟儿,偶尔来安慰一下自己。在平和闲淡之中,流露出诗人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②“遗”,赠送,留下。运用拟人手法,将北山之鸟视为知己,在此宁谧的氛围里,鸟儿飞过,留下一片“好音”。明写鸟声,实则衬托诗人罢相后的孤寂心境。(意思对即可)
5、两词都紧扣了海棠未开的特点,①“轻笼”,从翠叶角度而言,写翠叶温柔地护惜着小小的花蕾,“轻”字深注了对未开海棠的轻怜蜜爱;与下文“可惜春”照应,表达了作者唯恐芳菲易尽的深挚感情。②“深藏”,从“海棠”角度而言,写海棠花苞自我珍爱,藏在重重的新绿中不轻易开放,引出下文的“莫轻吐”,以此教育儿辈,要珍重芳华,爱惜名节。
6、“催”字既写自然变化,又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光阴无情流逝,催促作者走到人生暮年,时日无多,倍感苍凉。
7、①动词妙用。“含”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飘飞,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②叠词妙用。“冉冉”、“娟娟”,平添音韵之美。③形容词精妙。“翠”与“红”二字相对,色彩明艳,画面感强烈,令人赏心悦目;“冉冉”和“娟娟”二字则凸显了翠篠与红蕖的柔美之态;“净”、“香”二字吟咏风雨,“净”字表现出了风中有雨,细雨过后万物清净,“香”字表现出了雨中有风,微风带来红蕖的清香。
8、①首句用“催”字是催促、催逼之意,表示季节不等人,给人一种紧迫感。
②“牛背血”背穿滴血的意识,为了翻开僵硬的土地而奋力不停,竟然牛背穿滴血,可见其 劳动的强度和艰辛。
③“复”指动作的继续,说明要从事的劳动还很多,使人感到田间农事一桩接着一桩,根本 无休息之时。
④“幸”为庆幸的意识,可见农民的庆幸心理,言外之意是农夫终年劳动,但不得温饱的时 候居多。
9、“连”“人”用得妙。①连,连接之意。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凉阴冷;②入,吹入之意,风卷蓬草,吹人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写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
10、“悬”、“浸”二字。
①“悬”、“浸”视角一高一低,俯仰结合,贴切描绘出了山高路险、潮州地低潮湿的特点;
②“悬”、“浸”两个动词,形象巧妙,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凸显了路途中的险阻,描摹出了环境凄苦的画面;
③“悬”、“浸”二字生动突出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诗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
11、①“龙在”句属于想象,是虚写,作者突发奇想,池水澄澈清莹,大概是龙潜于此而致。②“雨开”句写眼见,是实写,雨过天晴,山色显得格外清朗、明净、鲜润。③“碧”“鲜”两字色调明朗,传神地形容出色彩的明亮;“长”“更”两个字修饰准确,恰当地突出了色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