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1 07: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 18 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与社会保障
古希腊
村社
中世纪
近代
现代
庄园、行会或商会、基督教
自治市镇、乡镇
社区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组织:村社
(2)特点:自治
(3)形式: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
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1.古希腊的基层治理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
材料: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
思考: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主要机构是什么,有何特点?
(1)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中世纪时期
基层单位:庄园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庄园自给自足,在各自的领地独立行使权利。
(1)庄园
材料一 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买。
材料二 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中的行会组织。是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行会有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保证会员权利义务均等,对外实行垄断。通常所说的行会,主要指手工业行会。
材料三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世纪
(1)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2)行会和商会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商人
夺权方式: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基层单位:行会
城市管理:城市政权主要由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2)城市
(3)教会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
(1)概况: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表现:
国家 时期 表现
英国 1835年 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2)表现:
国家 时期 表现
美国 建国后 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法国 大革命后 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材料一 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地方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材料二 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础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3.近代民族国家
思考:近代民族国家建立基层治理的原因?
(1)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社会经济发展;
(2)继承地方自治传统。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
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社区组织形成的原因
(4)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的举措
4.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基层组织:社区。
社会功能: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5.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西方的基层治理之路有什么特点?
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17世纪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二战后
英国济贫法
德国初建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
《社会保障法》
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此后北欧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社会救济保障的起源——中世纪时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有哪几类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封建庄园救助
材料: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
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
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
停止了。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有什么特特点?
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性的补救
2.工业文明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逐渐显露。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保险制度。
(2)建立
国家 时期 表现
英国 17世纪初 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德国 19世纪 80年代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美国 1935年 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
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
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
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
本建立。
(3)发展
①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
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生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缓
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
助长懒惰行为,造成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4)评价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 第一次全面以社会政策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 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 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 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与发展
材料二 德国的俾斯麦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规定:围绕着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设置保险项目,并用以保障劳动者在遭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雇主与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遭遇保险事件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 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1)措施:颁布济贫法律;兴建济贫院;建立济贷监管体系;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原因: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使得荟富差距扩大等。
(2)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保险项目多;互助共济。
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 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4)认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维;等。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978年后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
初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
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
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