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课题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五年级
设计者 所在单位
一、设计思路及依据说明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可谓经典篇目,较多的设计为学习,赏析,了解昔日之背景,爱国之热情。今日中国少年,应心系祖国,有责任担当。关注今日之中国,明晰今日少年之责任,立长志,有行动。在自主探究中赏析文本,忌说教,多品读感悟。在自主活动和教师的引导中,通过大量诵读,思辨,点燃爱国热情,立少年志,育中国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生僻字较多,大量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且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久远,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大致可以做到。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及《少年中国说》的原文合作探究,反复朗读理解,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分析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联系。 2.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和同学分享。
教学策略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及对文本的解读,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策略——资料助力,诵读升华,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待和对少年中国的向往。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直接导入,学习第2、3段;二、结合资料,想象画面,交流自己的感悟;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按正确节奏读、流利通顺地读、连贯而有气势地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在多种诵读形式中,一遍遍地传达出对祖国真挚的爱!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字词,并且学习了第1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跟随梁启超先生的脚步,去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新课讲授 (一)请同学们看看这个题目,齐读题目:默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圈一圈。 1.学生圈出事物; 2.生汇报: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注意:都读第一声) 3.师询问:干将、潜龙和鹰隼指的是? 4.生齐读这七种事物。 (二)了解象征手法,理解事物的象征义 1.我们来看到第一句,齐读,问: 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生答) ②这和少年中国又有何联系?(生答) ③师揭示象征手法:少年中国就像红日一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原来作者用红日这一具体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出少年中国的前程像红日一般灿烂这样抽象的含义。这个手法就叫象征。 ④生齐读:这句话仿佛让我们看见了这样的画面: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 我们认为这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前程像红日一样灿烂。 2.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①从中选择一句进行交流,完成学习单的3个问题,再汇报。 ②生汇报: 河、乳虎、潜龙、鹰隼、奇花、干将 师:同学们的汇报非常的好,表述清楚又让老师看到了很多的画面。这些画面都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呀?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作者用这种能量无限、威猛震撼的语言来描述少年中国,表达了他什么情感呀? 3.朗读第2段 带着对祖国的赞颂来读一读第2段,读的连贯而有气势,读的有层次感。(生齐读) 4.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之间的联系 ①中国少年——建设重任 作者用这样的语言来描绘少年中国的美好前程,表达了自己的无限向往。但是我们知道1900年前后的中国它是非常贫穷、落后、愚昧的,一边是现实当中满目疮痍的中国,一边又是理想中灿烂辉煌的中国。所以梁启超先生认为,如果要实现这理想,靠的是谁?(少年)所以,他在开头就写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②少年中国——有力保障 说说现在的中国是怎样的?那这样富强的祖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同桌进行交流,开始。 生答:提供好的教育、让我们免受战乱之苦、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 现在的中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能够给我们提供教育或者是和平或者是衣食住行的各种有力的保障。所以梁启超先生才在最后写下了这样的壮美之语(第3段),齐读。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一起万寿无疆!所以少年与中国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是命运共同体。 三、拓展延伸 师生合作配乐诵读 请同学们用1分钟的时间来看一看,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 总结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命运共同体 排比 中国少年 少年中国 象征 建设重任 提供保障
八、教学反思
注:本表为样表,教案撰写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表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