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máo wū qín jiàn qīng yōu pù shài
táo zuì chún shú zhú guāng pǔ xiě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g) 谬矣(miù) 曝晒(bào)
B.戛然(gá) 拊掌(fǔ) 恬静(tián)
C.压轴(zhòu) 琴弦(xián) 善哉(zāi)
D.蜡烛(zhú) 锦缎(jǐng) 入场券(quà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歌慢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公
B.唯妙惟肖 无穷无尽 有板有眼
C.字正腔圆 曲终人散 天籁之音
D.余音绕粱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B.尾搐/入两股/间
C.处士/笑而然之
D.汤汤/乎若/流水
5.下列句子中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项是 ( )
A.啊,老香樟,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村口站了几百年了吧?
B.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C.春天来了,天空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
D.蜜蜂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
6.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宝以百数”:杜处士珍藏的书画很多,要以百来计数。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在众多的书画中,杜处士最珍爱的是一轴由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
C.“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杜处士在晒画的时候,被一个牧童看见了,就笑他竟然收藏了一幅假画。
D.“处士笑而然之”: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三、填空题(15分)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 )风刮不进,雨也渗不进。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2)(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3)( )无法摆脱或结束。
(4)(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8.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再选词填空。
音乐艺术: 天籁( ) 余音( ) ( )山( )水
文学艺术: 画( )点( ) ( )生花 笔走( )
戏曲用语:( )登场 有板( ) 字( )腔( )
(1)所有为名为利奔走的人们在他眼里只是( )的小丑。
(2)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往往对文章有( )的作用。
(3)他的声音,如此动听,好像从远处飘来的( ),听后让人有( )之感。
(4)小王的普通话说得真是( )。
(5)(自己填)有不少四字词语是与音乐有关的。“________”是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___________”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____________”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我还知道其他与音乐有关的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课文内容回顾。
(1)《伯牙鼓琴》中“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真挚友谊。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__似的微云。
(3)《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艺术中“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戏剧知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京剧的____________和为传统文化而感到____________的情感。
四、信息匹配(7分)
10.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1.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2.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g xiàng)了。
3.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4.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 bào)十寒。
11.给句子中的“善”选择合适的解释。
善:A.擅长,长于 B.善良,慈善 C.好 D.容易,易于 E.熟悉
(1)人之初,性本善。( )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3)这位大哥我有些面善。( )
(4)他这个人太善变了。( )
12.选词填空,在最恰当的词语下打“√”。
(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 安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2)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奔驰 驰骋)的。
(3)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十分(激动 感动)。
(4)双方正在对打,(激烈 热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
五、语言表达(10分)
13.句子荟萃馆。
(1)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成“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词语,然后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大方 兴高采烈 陶醉 清秀 矜持恬静 端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看见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言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
张刚写的作业字迹潦草,班长提醒他把字写好,他却理直气壮地说:“现在可以用电脑打字,谁还在乎字写得好不好?”如果你是张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么劝说他把字写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课外阅读。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流水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二胡,靠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心声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 ,在回顾 。随着旋律的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气势,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着他度过苦难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有删改)
15.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16.《二泉映月》的琴声是怎样变化的?整首曲子又有怎样的特点?
琴声变化:( )→( )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品读语言,展开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充内容。
18.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照样子续写阿炳通过琴声向我们展现的情景。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短文分析,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中不包括( )
A.他对音乐、家乡及家乡的清泉、月光的热爱。
B.他对未来失去信心。
C.他对师父的怀念。
D.他不向命运屈服。
20.阿炳曾两次听到二泉的流水声,这两次“听泉”的经历有什么不同?用“ ”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普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 (2)巍巍乎若太山( )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4)汤汤乎若流水( )
22.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伯牙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24.翻译下列句子。
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请简要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25分)
26.习作。
题目:我最擅长________
提示与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呢?你是怎样练成这项本领的?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把自己最擅长的本领写清楚,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茅屋 琴键 清幽 曝晒
陶醉 纯熟 烛光 谱写
2.C
3.C
4.C
5.C
6.C
7. 风雨不透 笔走龙蛇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8. 之音 绕梁 高 流 龙 睛 妙笔 龙蛇 粉磨 有眼 正 圆 粉墨登场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高山流水 黄钟大吕 余音绕梁 靡靡之音 龙言凤语
9.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银光 轻纱 马鞭 亮相 喜爱 自豪
10.1.wéi wèi
2.xiàng
3.hào
4.pù
11. B C E D
12.(1)恬静√
(2)驰骋√
(3)激动√
(4)激烈√
13. 这,太像杂技了。 贝多芬听到钢琴声。 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我们兴高采烈的踏进学校大门,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4.张刚,书法是一种艺术。规范书写是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既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所以我们都应该把字写好,对吗?
15.二泉映月 16. 委婉连绵 步步高昂 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17.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 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18.琴声渐渐高昂,好像山泉流到了悬崖边,泉水直流而下。这似乎是阿炳在诉说他坎坷的经历。 19.B 20.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因为阿炳小时候单纯天真,所以第一次“听泉”时他只能听见泉声;阿炳长大后,双目失明,生活艰辛,第二次“听泉”时他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年,所以结合自身经历,除了泉声,他还“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1. 心志,情志 高大的样子 形容极短的时间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22.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3.B 24.锺子期死了,伯牙把琴摔坏,把琴弦弄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26.例文:
我最擅长剪纸
每当看到妈妈把我的剪纸作品送给邻居的时候,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我喜欢剪纸是从四岁时开始的,多才多艺的奶奶经常用纸剪小动物,她几剪子就能将各种小动物勾画得活灵活现,我对奶奶的剪纸艺术真的羡慕极了。从那时起,我就被奶奶的剪纸艺术所征服了,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使我对剪纸有了最初的朦胧的认识。
记得在一年级时候,正好我的美术老师又是剪纸高手。“今天,我们要完成一幅剪纸作品。”老师说道,我顺着她的声音望去,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我顿时一愣,心里想:高难度的剪纸,要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完成,可能吗?
可是我的想法却错了,在老师的诀窍讲解和示范剪纸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完成一幅剪纸竟然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大部分剪纸是轴对称的,只需要简简单单在用剪刀“飞舞”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个图案便能整整齐齐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不能纸上谈兵。我急不可耐地开始“行动”了。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个蝴蝶,然后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赋予它“生命”。可是这只蝴蝶仍然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点活力。
我决定在它的翅膀上加以点缀。我在蝴蝶翅膀边缘剪了一条花纹。不料,我在剪的时候,一不小心边缘剪破了,留下了一道刺眼的“伤疤”,我便用一点胶带帮它“疗伤”。尽管如此,那道“疤痕”仍然清晰可见。我更仔细地为蝴蝶“化妆”。
很快“装扮一新”充满活力地蝴蝶在我的眼前“亮相”。看!美丽精致的花边,仿佛给蝴蝶穿上了一件新衣。一颗颗如明珠般的圆点 仿佛给蝴蝶戴上了-件件靓丽的首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从那以后,我一写完作业,就拿起小剪刀和各种颜色的纸,剪来剪去。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只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作品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