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冀少八下6.2.1.2 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冀少八下6.2.1.2 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3 09: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冀少八下6.2.1.2 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学设计
课题 6.2.1.2 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单元 六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遗传》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上节课《性状和性状的传递》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生物性状的遗传与染色体有关,父母通过生殖细胞将各自的一半染色体传给了孩子,从而使孩子长得像父母,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那么究竟谁是遗传物质呢?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的,比较抽象,因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竟”资料分析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遗传物质DNA与性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教材给出了DNA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然后分析DNA与基因的关系,再分析染色体、DNA与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比较抽象,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了解遗传具有他的物质基础的理论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应该让学生对其含义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然后通过有无耳垂的遗传实例,学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以及性状传递过程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举例说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科学思维: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变异现象。 态度责任:认同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重点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难点 1.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句谚语说明了什么生物学问题? 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激发未知兴趣
讲授新课 三、遗传的物质基础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各自的一半染色体传给了孩子,从而使孩子长得像父母,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组成。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视频: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1.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细胞外。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的大量繁殖,是通过DNA复制完成的。由此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视频:DNA 绝大多数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发现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诞生 3.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每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分别控制着生物的不同性状,如有的基因控制着人眼皮的单双,有的基因控制着人酒窝的有无等。因此,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4.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1)位置和数量关系: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很长,在它特定的结构中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息;一般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如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功能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生物的某一性状。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通常用图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规律总结 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②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相应的小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 ③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例如,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生殖细胞内的基因为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生殖细胞内的基因为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④子一代(Dd)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子一代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一种含有基因D,一种含有基因d。子一代之间交配时,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遗传图解 (用遗传图解表示) 高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为例 遗传图解 ①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DD、dd) ②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产生只含有一个D基因或d基因的配子 ③当形成受精卵时,恢复成对(Dd)状态,表现为高茎 ④当形成配子时,D与d分离,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 6.DNA指纹 (1)概念 世界上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几乎不存在DNA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人们将DNA序列图谱称为DNA指纹或基因指纹。 (2)DNA指纹的应用 DNA指纹和手指的指纹一样,可以作为鉴别不同人的科学依据,成为一个人的“身份证”。目前,DNA指纹鉴定已用于亲子鉴定、犯罪认定、疾病检查、遗传病诊断、血液配型以及人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知道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知道染色体组成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知道DNA 知道基因,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位置和数量关系及功能关系 知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总结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知道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知道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知道子一代(Dd)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尝试学习用遗传图解表示 了解DNA指纹及应用 视频介绍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图文介绍染色体组成 引导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图文介绍DNA 介绍基因 介绍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位置和数量关系及功能关系 介绍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引导总结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图文介绍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图文介绍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图文介绍子一代(Dd)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介绍用遗传图解表示遗传规律 介绍DNA指纹及应用
课堂练习 1.(2020 内蒙古赤峰)某成年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她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 C ) A.口腔上皮细胞 B.神经元 C.卵细胞 D.白细胞 2.(2020 新疆)以下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染色体在任何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3.(黑龙江龙东)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且由一对基因控制。两株高茎的豌豆杂交后,子一代植株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是3:1,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 C )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 4.(2020 四川绵阳)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人和动物体的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动物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偶数 B.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总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一定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相等 5.(2021 福建)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DNA分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每个DNA分子上都有多个基因 6.判断右撤子基因相对于左撤子基因为显性基因最有力的证据是( B ) A.人群中大多数人是右撇子 B.一对右撇子夫妇生了一个左撇子的孩子 C.右撤子父亲和左撇子母亲生了一个左撇子孩子 D.右撇子父亲和左撇子母亲生了一个右撇子孩子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的片段,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谈本节学习到的主要知识内容 归纳总结本节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