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百合花》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0 17: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百合花
茹志鹃
1、积累文中字词,梳理小说线索、分析情节 。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作用。
3、明白小说主题和含义,欣赏小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如是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作者介绍
茹志鹃(阿如、初旭,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作者介绍
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离不开你》、《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 说
分类
长篇
中篇
短篇
小小说
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
神态、细节
环境烘托
他人对比
物象衬托
温故知新
文学知识
小说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文学知识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有代表性。
文学知识
3.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小说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
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作品中完整的艺术形象,总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组成。
层次结构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开端:带路。
第二部分(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发展:借被。
第三部分(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高潮:牺牲/献被。
第四部分(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结局:盖被。
一、人物形象
1、小通讯员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对于通讯员描写的句子,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
(在课本上做批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2、新媳妇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借鉴上面的分析方法,分析新媳妇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重点分析30、44、58-59)
3、小说中的“我”(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分析: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第一人称的作用,对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分析。
必备知识: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反衬)作用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③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深化主旨
④推动情节发展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①(情节)“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把相关事件和人物贯串起来,并推动情节发展变化。
②(人物)“我”的形象,反衬了通讯员的腼腆羞涩、不善言辞,侧面衬托新媳妇对牺牲战士的虔诚和崇敬。
③(人称)“我”是故事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小说故事由“我”讲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可信性。
④(主题)“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情,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二、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1946年的中秋
自然环境:第4段、第45段
(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对人物的心情、性格、结局等有烘托和暗示作用;
3、情节结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前后文照应,结构完整;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
4、主题:揭示、深化文章主旨。
三、细节描写
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非常精彩。结合示例分析下表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具体作用。
细节描写 文中段落 具体作用
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第7、42段 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特点。
两个干硬的馒头 第42、57段 (1)                                    
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 第34、43、53、56段 (2)                                                                        
四、标题含义和作用
标题为什么不是“百合花被”?
百合花更具有象征意义。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百合花的花语为纯洁,忠贞、神圣、高雅。 “百年好合”,在我国有吉祥如意的意蕴 ,在西方国家则为庄严、忠贞、纯洁之意。
☆理解标题意蕴
表层义(字面义、最浅层的含义)
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常用的表达技巧:双关、比喻、象征等
☆理解标题意蕴
例:小说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表层义
“百合花”是以借代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深层义
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
百合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洁、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小说以“百合花”为题的作用
必备知识 小说标题作用思考角度:
①环境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如《边城》;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如《在烈日和暴风雨下》
②人物 交代突出人物形象,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铁齿铜牙纪晓岚》
③情节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线索,如《项链》
④主题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如《祝福》《百合花》
⑤手法 运用双关、比喻、象征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变色龙》
⑥读者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情节)“百合花”贯串文章后半部分,并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这个“百合花”的被子展开的。
②(人物)“百合花”象征了通讯员舍己为人的崇高牺牲精神,象征了新媳妇的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
③(主题)深化主旨,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军战士的赞美,对战友情、军民鱼水情的歌颂,传达了祟高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④(读者)以百合花为题,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以“百合花”为题的作用
这虽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却洋溢着一种美感,请结合作品说说它“美”在哪里。
①人物美。小说中新媳妇在借被子和献被子的过程中表现出纯洁善良、果断坚毅的形象特点;通讯员在小巷中扑向那冒烟乱转的手榴弹,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
②情感美(人性美或人情美)。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着像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战士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③语言美。小说的语言不论叙述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中心思想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高尚慊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