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6 17: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六单元单元复习题 长期以来,léi bào( 雷暴 )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但是富兰克林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bù zú wéi qí(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nán yǐ zhì xìn(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hùn wéi yì tán(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lěng cháo rèn fěng(冷嘲热讽)。 谈迁,明末清初人,出生zhè jiāng( ),是一位史学家。他自幼刻苦学习,bólǎnqúnshū ( ),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编写成了xiángshí ( )、jīngcǎi( )明史巨著《国榷》。告诉我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juéwàng( )之云。诺贝尔,出生于ruìdiǎn( )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shìshì( )于12月10日下午4点半bānjiǎng( ).他一生在jīxiè ( )和huàxué ( )方面有过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zhàyào( ).为了发明炸药,他投入了整个生命。逝世之后还设立了奖学金,分别奖给( )、( )、( )、( )、( )五大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劈山筑路 荒山野岭 毫不气馁 艰苦卓绝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半途而废 滴水穿石 翻山越岭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这是什么句式?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这是什么句式?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会驱散绝望之云。
()发明炸药,()诺贝尔付出了整个生命。
()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这一单元的课文有那些课文,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吗?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 成功了 成功了 我捉住 天电 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骤然:-------------------------------------------------
欣喜若狂:------------------------------------------- (2)、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兰克林为什么会如此高兴?
——————————————————————————————————————------------
(4)、给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有一次,为了超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来的那部更加____、______,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 》,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家。
2、第一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两段的数字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中可以感受到谈迁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课内外资料介绍人物:
诺贝尔:——、——、——、——
谈 迁:——、——、——、——
富兰克林:——、——、——、——
李时珍:——、——、——、——
齐白石:——、——、——、——
爱迪生:——、——、——、——
《诺贝尔小传》 诺贝尔,他是一个传奇人物;诺贝尔,他是一个令人铭心刻骨的瑞典人;诺贝尔,他是一个拥可贵精神的发明家。 他在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在1896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逝世于意大利;他没有百岁高龄,但他那六十四个春夏秋冬格外精彩——这,就是诺贝尔。诺贝尔是一位化学家,他有100多项发明专利,有一大半都是炸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临终时他依然将遗产奖给五个区域成就最突出的人。
让我们记住他——诺贝尔。
为本单元的人物撰写小传。
(“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