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运动和力 练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运动和力 练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0 22: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运动和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中考真题)2022年2月,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图是女足队员正在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
B.脚将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静止
2.(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乘坐动车进站时,行李常用传送带运送过安检,水平传送带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行李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行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内,行李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内,行李的重力与传送带对行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内,行李的重力与传送带对行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小轿车行车时司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4.(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正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如果冰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
C.做加速运动 D.立即停下来
5.(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
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移动重物时,把重物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会更容易推拉,原因是(  )
A.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
B.重物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
C.重物的重力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
D.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
7.(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以下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轴承中装有滚珠
B.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C.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9.(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以下对四个体育运动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打排球——大力扣球,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10.(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行车时要保持车距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将盆中的水泼出去
11.(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与自行车相关的描述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B.给自行车轴承滴润滑油
C.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 D.刹车装置中垫一块橡胶皮
12.(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与力相关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只有接触才会产生力 B.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是否砌得竖直
C.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大小有关
13.(2022·广西桂林·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练习滑板运动时,单脚蹬地,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脚向后蹬地,人和车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和地对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会向后倾倒
D.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4.(2022·广西南宁·二模)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5.(2022·广西北海·一模)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16.(2021·广西玉林·一模)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7.(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_____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
18.(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如图,用手压书本并抽出直尺,当手压书本的力大小不同时,匀速抽出直尺过程中需要的力的大小也 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
19.(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梧州市各学校开展“阳光一小时”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小佳把篮球投进篮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篮球表面有较多花纹是为了 ___________。
20.(2022·广西玉林·中考真题)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行,以提高成绩;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选填“粗糙程度”或“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21.(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早上,小明坐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______小明会向前倾倒。
22.(2022·广西桂林·一模)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_____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___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23.(2022·广西北海·一模)“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搓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来增大摩擦;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M在达到最高点的瞬间所受外力都消失,则物体M所处的状态为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竖直下落”)。
24.(2021·广西贵港·一模)小明在超市购物时,用10N水平力推着购物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位老人,马上用3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惯性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N。
三、作图题
25.(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 )
26.(2022·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劳动基地摘下的一个南瓜,请画出南瓜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的受力示意图。
27.(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请在图中画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28.(2022·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个磁性黑板擦紧贴于竖直黑板面上,刚好沿黑板面竖直匀速下滑,请画出磁性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
29.(2021·广西贵港·一模)如图中物体与水平传送带以相同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物体所受到作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30.(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1)根据_____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法;
(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___________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小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___________相同;
(2)小芊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_____,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___________,表明物体的运动 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___________(选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样多”);
(4)小芋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芊)
(5)小芊想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请你利用合适的实验器材,帮她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
32.(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___________运动;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___________;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33.(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观察、实验、推理、归纳等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摆球的运动规律: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 ________(选填“快”或“慢”);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出运动和力的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_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
34.(2022·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______拉动木块,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______有关。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3)完成甲、乙两次实验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小明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顺利完成实验,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______实验进行比较。
35.(2022·广西贺州·一模)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 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_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_____;
(4)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 _____高度释放,比较小车在 _____粗糙而上滑行的路程长短;(两空均选填“同一”或“不同”)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C.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36.(2021·广西百色·二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l)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_____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
1 整块 150 1.5
2 三分之二块 100 1.0
3 三分之一块 50 0.6
37.(2021·广西贵港·一模)如图甲是小梅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原因是卡片的重力很小且此实验是探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梅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梅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五、简答题
38.(2022·广西·中考真题)勤洗手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字诀中,“夹”是指洗掌侧指缝时,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如图所示。当手指稍用力“夹”时,清洗效果会更好;洗手后为了让手快点干,文明的做法是双手靠拢并朝着洗手池用力甩。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上述两种做法的理由。
39.(2022·广西南宁·模拟预测)骑自行车出行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在骑行时,停止蹬车后,自行车为什么仍能向前运动?遇到紧急情况时,为什么捏刹车闸越用力,车停下来越快?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以上两个现象。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脚将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路面位置在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以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由图像可知,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所以行李做加速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内,行李向右加速运动,行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因此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B错误;
CD.在内,行李的重力与传送带对行李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B正确;
C.由牛顿第一定律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小轿车行车时司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并不能减小惯性,因为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而人的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状态,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A.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沙发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人对沙发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故A错误;
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移动重物时,把重物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导致摩擦力变小,所以更容易推拉,故A符合题意;
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物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此过程中,重物的重力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此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两个受力物体,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甲,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旋钮侧面制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一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动能,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B错误;
C.大力扣球,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满足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人也处于静止状态,故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行车时要保持车距,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是利用惯性来提高跳远的成绩,故B不符合题意;
CD.拍打衣服除去灰尘、将盆中的水泼出去,这些都是在利用惯性,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给自行车轴承滴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故B符合题意;
C.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刹车装置中垫一块橡胶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产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比如磁力、重力等,故A错误;
B.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常用铅垂线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若线与墙壁是平行的,则说明墙壁砌得竖直,故B正确;
C.重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均匀的光盘、篮球等,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脚向后蹬地时,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地面给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故A正确;
B.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对脚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脚,根据平衡力的概念,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和地对脚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人会向前倾倒,故C错误;
D.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由于小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B错误;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鸡蛋碰石头时力是大小相等的,只所以鸡蛋破是因为鸡蛋的耐受力小;故A错误;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A.摩托车手的头盔一般是由玻璃钢制成的,材料很硬,当驾驶员头部因为交通事故受到冲击时,首先与头盔接触,挡住了部分力量,从而保护头部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
B.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头盔不能减小人头的惯性,惯性的量度是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安全带不能减小人体的惯性,惯性的量度是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10 0
【详解】[1]图甲中,在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把AB看成一个整体,A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N;图乙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变,把AB看成一个整体,物体A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等于10N,由于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AB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拉力F2和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二力平衡,故F2=10N。
[2]A和B一起匀速运动,A和B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故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0。
18. 不同 压力
【详解】[1][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手压书本的力大小不同时,匀速抽出直尺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同,需要力的大小也不同,由此,可推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9. 运动状态 增大摩擦力
【详解】[1]小佳能把篮球投进篮筐,是因为篮球受到推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篮球表面有较多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0. 惯性 粗糙程度
【详解】[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行,以提高成绩。
[2]单杠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1. 静止 惯性
【详解】[1]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公共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2]当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小明的下部随车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明会向前倾倒。
22. 大于 惯性
【详解】[1]火箭加速升空时,所受合力向上,那么火箭推力应该大于重力。
[2]卫星脱离火箭时,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3. 粗糙程度 静止
【详解】[1]由图可知,搓衣板表面有很深的花纹,它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2]当物体M上升到最高处时,速度为0,如果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物体M会保持静止。
24. 不变 40
【详解】[1]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
[2]购物车受到10N的水平推力,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向后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10N;小车在减速过程中,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保持10N不变,摩擦力方向还是水平向后,减速时,小车还受到水平向后30N的拉力,所以小车受到的合力
F合=f+F=10N+30N=40N
25.
【详解】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受到斜面斜向上的支持力,也斜面垂直;
在斜面上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
点睛:重点是力的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明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26.
【详解】南瓜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如图所示:
27.
【详解】由题意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作用在重心上,所以示意图如下:
28.
【详解】由图中可知,黑板擦沿黑板面竖直匀速下滑,所以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也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29.
【详解】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由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共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示意图如图所示
30.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甲、乙 粗糙 控制变量 错误 不需要
【详解】(1)[1][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压力大小。乙中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对比甲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时压力相同,丙中接触面较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则滑动摩擦力较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5] 实验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控制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外的物理量来进行探究,这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5)[6]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在改变接触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大小,没有遵循控制变量,故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
(6)[7]实验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滑动速度无关,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31. 速度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三次一样多 D 见解析
【详解】(1)[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初速度相同,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2][3][4]从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运动的近些,在木板上运动得远,而毛巾对小车的阻力较大,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较小,故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那么它的速度不发生改变,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5]在上述两次实验中,小车的动能都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了,小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由于小车质量和初速度相同,所以三次实验的初动能相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也相同。
(4)[6]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此时动能为零,则速度为零,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此时所有的力均消失,小芋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7]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木块、毛巾、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可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
32. 匀速直线 大 不能 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详解】(1)[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要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等于摩擦力的大小,需要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3][4]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没有做到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33.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实验中发现:同一个球,摆角相同时,摆线长越长,时间越长,说明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
[2]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出运动和力的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称为牛顿第一定律。
34. 匀速直线 4.2 压力大小 B 拿掉砝码 甲
【详解】(1)[1][2]在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甲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4.2N,所以摩擦力为4.2N。
(2)[3][4]甲、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的,故B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通过改变接触面来改变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6]乙、丙是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于摩擦力较大,测力计量程不够,可使丙的压力与甲相同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丙试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35. 同一高度 速度 重力和支持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同 同一 D
【详解】(1)[1][2]要研究木块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必须保持木块的初速度相同,所以需要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初始速度相同。
(2)[3]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3)[4]在上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5][6]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
(5)[7]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
故选D。
36. 匀速直线 等于 压力 甲、丙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据此分析。
【详解】(l)[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4]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甲、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5]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压力大小改变了,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37. 不考虑 相反 钩码个数 B
【详解】(1)[1]小卡片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2][3]两端挂上钩码后,绳对卡片的拉力一个水平向左、一个水平向右,方向相反;绳对卡片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3)[4]小明实验木块直接放在桌面上,当木块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时,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小梅的实验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B。
38.见解析
【详解】(1)“夹”是指洗掌侧指缝时,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当手指稍用力“夹”时,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清洗效果会更好。
(2)双手靠拢并朝着洗手池用力甩,利用水的惯性保持静止,水和手分开,而且双手靠拢,是增大了水的质量,从而增大了水的惯性,水和手更容易分离,手更容易甩干。
39.见解析
【详解】答:停止蹬车后,自行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能向前运动。遇到紧急情况时,捏刹车闸越用力,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所以车停下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