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自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2、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象、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 )
A. 6cm<f<9cm B. 9cm<f<12cm
C. 12cm<f<18cm D. 18cm<f<24
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当物距为4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5、(双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
6、如图所示,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7、人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非常重要,如图所示,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角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视角的大小只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C.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B.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9、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10、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11、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
12、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14、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以上都不是
15、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
A. B. C. D.
16、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二、填空题。
17、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______。
【答案】偏高 凸透镜
18、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9、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0、在人眼睛中有一个扁圆形的透明球体叫________,它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在它的后方还有________,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1、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的;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镜筒里有由凸透镜组成的物镜和目镜,物镜的作用是得到 。由于天体离物镜很远,从天体射到物镜上的光经过物镜后,在焦点 (填“内”或“外”)且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得到倒立 的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2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
(2)其中,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23、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24、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 、 立的 像;通过投影仪成 、 立的 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 、 立的 像。
25、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正立、放大的像。则胶片应 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应 。
三、作图题。
26、在图1、2、中完成光路,填上适当的透镜.如图3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
四、实验题。
2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 __有什么关系 ”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 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 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 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 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 __。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28、如图所示,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应该把水滴变 (选填“厚”或“薄”),直至成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小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使凸透镜成为 (选填“物”或“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和凸透镜在同一
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 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4)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 (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五、计算类综合题。
29、如图所示为16mm电影放映机放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机使用宽度为16mm的电影胶片,电影中的声音以声音信号的方式刻录在电影胶片上,如图1所示。
(1)电影放映机正常放映时,有关放映灯泡、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电影胶片、反光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的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2)有一次,电影刚开始放映时,小新发现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列所述的观看效果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人退着向后走
B、地上的碎陶片突然聚集起来,最后形成一只漂亮的陶罐
C、听到的是正常的影片中的对白
D、箭倒着飞向弓
(3)若该16mm电影胶片的厚度H=0.14mm。片夹上密密地绕了一整盘电影胶片,如图所示,图中d和D分别表示片夹内电影胶片的内径和外径。求:
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多少?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多长时间?(不计片头与片尾的长度)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自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答案】C。
2、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象、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 )
A. 6cm<f<9cm B. 9cm<f<12cm
C. 12cm<f<18cm D. 18cm<f<24
【答案】B
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A
4、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当物距为4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答案】B
5、(双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
【答案】A,D
6、如图所示,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答案】B
7、人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非常重要,如图所示,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角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视角的大小只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C.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8、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B.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答案】B
9、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答案】B。
10、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答案】D
11、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
【答案】C
12、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1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答案】C
14、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5、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
A. B. C. D.
【答案】D
16、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答案】C
二、填空题。
17、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______。
【答案】偏高 凸透镜
18、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凸透;倒着;实
19、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答案】倒立 缩小 实 正立 放大 虚
20、在人眼睛中有一个扁圆形的透明球体叫________,它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在它的后方还有________,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答案】晶状体 视网膜
21、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的;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镜筒里有由凸透镜组成的物镜和目镜,物镜的作用是得到 。由于天体离物镜很远,从天体射到物镜上的光经过物镜后,在焦点 (填“内”或“外”)且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得到倒立 的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答案】远处物体;宇宙中的星体;物体的像;外;缩小;实;放大镜
2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
(2)其中,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答案】(1)A (2)远视眼 (3)C
23、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答案】会聚 凸
24、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 、 立的 像;通过投影仪成 、 立的 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 、 立的 像。
【答案】缩小;倒;实;放大;倒;实;放大;正;虚
25、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正立、放大的像。则胶片应 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应 。
【答案】倒立 大于10cm小于20cm
三、作图题。
26、在图1、2、中完成光路,填上适当的透镜.如图3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 __有什么关系 ”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 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 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 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 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 __。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答案】物距 10.0 照相机 增大 大于 小于
28、)如图所示,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应该把水滴变 (选填“厚”或“薄”),直至成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小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使凸透镜成为 (选填“物”或“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和凸透镜在同一
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 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4)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 (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凸透 物 (2)厚 6~12mm
(3)目 直线 水平 虚 (4)大 倒立 顺 上
五、计算类综合题。
29、如图所示为16mm电影放映机放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机使用宽度为16mm的电影胶片,电影中的声音以声音信号的方式刻录在电影胶片上,如图1所示。
(1)电影放映机正常放映时,有关放映灯泡、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电影胶片、反光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的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2)有一次,电影刚开始放映时,小新发现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列所述的观看效果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人退着向后走
B、地上的碎陶片突然聚集起来,最后形成一只漂亮的陶罐
C、听到的是正常的影片中的对白
D、箭倒着飞向弓
(3)若该16mm电影胶片的厚度H=0.14mm。片夹上密密地绕了一整盘电影胶片,如图所示,图中d和D分别表示片夹内电影胶片的内径和外径。求:
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多少?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多长时间?(不计片头与片尾的长度)
【答案】(1)A; (2)C;
(3)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646m;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1h。
【解析】(1)由于放映机成像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而要让像(即胶片)更亮一些,需要用到凹面镜聚光,故C、D是不对的;灯泡放在胶片的左侧,以使得胶片更亮,故A正确;
(2)由于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说明胶片放置时放反了,则随之而来的声音就不可能是正常的声音了,C是不可能出现的,应该选C。
(3)①欲求胶片的总长度,则根据体积相等的原理可知胶片密绕时的总体积等于展开时的总体积,
即:HL×16mm=[π( )2﹣π( )2]×16mm,
将H=0.14mm代入解之得:L=646m。
②由于每幅画面是7.5mm,故正常放映的速度为:
v==180mm/s=0.18m/s,故这盘胶片正常连续放映的时间为:
t==3589s=59.8min≈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