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2021-2022学年广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2021-2022学年广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1 06: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17世纪,随着经济上的发展,英国的政治平衡逐步被打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步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农民被迫进入城镇手工工场,这意味着封建制正处于瓦解之中。材料表达的观点是
A.新贵族掌握了政治权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D.阶级斗争促进社会发展
2.(2022·广东深圳·九年级期末)“英国的传统中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重要历史基础。”这一原则始于英国( )
A.1215年《大宪章》 B.1649年成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
3.(2022·广东河源·九年级期末)《英国史》写道:“(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从中可知英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 )
A.形成分权制衡 B.国王掌握实权
C.议会权力至上 D.两党轮流执政
4.(2022·广东湛江·九年级期末)下表是英国民主制度发展进程简表,分析该表可知(  )
1215年 颁布《大宪章》,限制君主的部分权力
1265年 孟福尔召开议会,确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
1640年 议会和国王之间的权力之争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 光荣革命,英国走上了和平的改革道路
1689年 《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A.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 B.只有和平的改革才能推动历史进步
C.历史发展毫无规律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早已确立
5.(2022·广东佛山·九年级期末)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由此可见,光荣革命( )
A.是一场王位复辟的宫廷政变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C.维护国王与议会平等的权力 D.事实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6.(2022·广东韶关·九年级期末)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7.(2022·广东阳江·九年级期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这种变化
A.导致国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 B.化解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C.得益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D.造成了君主制彻底废除
8.(2022·广东韶关·九年级期末)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治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英国创造的这种全新的政体是
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共和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9.(2022·广东深圳·九年级期末)“新世界的环境不仅(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世界不同的新人。”材料反映了北美地区的人民( )
A.民族意识的觉醒 B.人文主义的萌发 C.宗主国意识的加强 D.分权思想的形成
10.(2022·广东梅州·九年级期末)有学者将1607-1776年称为“美国的奠基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能够体现“奠基”的历史现象是( )
A.13块殖民地先后开辟 B.各地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C.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 D.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
11.(2022·广东湛江·九年级期末)“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12.(2022·广东韶关·九年级期末)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和1783年4月两次响起,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 )
A.美国诞生;美国获得真正独立 B.美国诞生;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C.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D.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13.(2022·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次战役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纳西比战役
14.(2022·广东韶关·九年级期末)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15.(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立,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下列哪国的法律文献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观点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6.(2022·广东珠海·九年级期末)下图是对世界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位历史人物是( )
●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 ●同胞心中最伟大的人物:不恋权势,拒做国王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拿破仑
17.(2022·广东佛山·九年级期末)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后,将地牢的钥匙送给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并且写信说道:“美国的原则打开了巴士底狱,巴士底狱的钥匙被送到了正确的地方”。在法国人看来,大革命的爆发(  )
A.目的在攻占巴士底狱 B.得益于美国的援助
C.深受美国因素的影响 D.意在推翻封建专制
18.(2022·广东阳江·九年级期末)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法国人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这一天的夜晚埃菲尔铁塔为火树银花所映衬,成为欢乐的海洋,与法国国庆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粉碎反法联盟干涉
19.(2022·广东中山·九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C.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法典
D.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20.(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二、综合题
21.(2022·广东佛山·九年级期末)英国城市的发展带着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时)英国一个小市镇辐射区域的半径通常以农民在一天内能够往返城市市场为限;地方郡城的影响范围通常是一个郡,即使伦敦的经济影响也气也只是在近畿诸郡……城市市场一般不向外地育人和外地商品开放,只有几个海港城市维持着同国外市场或其他英国港口的松散联系,出口羊毛原料、毛织品和谷物等当地产品。
——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00年时英国城市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十六、十七世纪时)英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亨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在手工业方面,乡村工业地区的中小城市生产出毛织品、铁钉等特色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它们变成了“单一型”的专业化生产城市,融入,了国内生产分工体系。如西部地区的奇平康普款、图克斯伯里,东盎格利亚的拉文翰、沃斯特德,是毛纺业城市;西密德兰的达德利沃尔沙尔和伍尔布汉普顿是制铁工业城市。
——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2)根据材料一和二,指出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的新气象。从中选取一个方面,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材料三利物浦是17世纪兴起的商业城市。到18世纪中叶,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居民主要是商人,贸易活动遍及世界,尤其以美洲贸易著称。它是烟草、糖料、棉花的主要输入港,在出口贸易方面,它是兰开夏纺织品的第二大出口中中心,是兰开夏煤和切郡盐的输出港。
——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物浦的城市经济定位。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英国城市发展的认识。
22.(2022·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英国曾为世界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虽然历史上的英国时代已经过去,但英国开创的文明却仍在继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材料二∶1851 年的5月1日,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在英国伦敦一座被称为"水晶宫"的穹顶下召开了,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一共有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
人物汇集。这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也就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届世博会。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有资格举行这次空前的盛会。
材料三∶哈佛经济学者斯文. 贝克特提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让英国在经济、法律、军事等等方面所向披靡,穿透她想波及的领地,那么英国的工业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概括"崭新制度"确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有资格举行这次空前的盛会" 请写出两件当时英国有可能展出的展品。
(3)阅读材料三,你觉得斯文·贝克特说得对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23.(2022·广东韶关·九年级期末)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玉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部分)
项目 美国 英国
国家元首 称谓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间接选举产生 世袭
任期方式 任期制4年 终身制
职能 总揽军政大权 统而不治
政治首脑 总统 首相
阁员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首相任命
国家的政权中心 总统 议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概括该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完美无缺”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
(4)综合以上材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24.(2022·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初步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碎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隔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美、法也先后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2)阅读材料二,回答: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英、法、美三国的革命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请列举体现这一共同点的相关法律文件。
(4)你是如何理解“三国的革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举两例)。
25.(2022·广东茂名·九年级期末)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近代史上颇具争议性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关研究拿破仑·波拿已的相关信息
材料二
姓名 身份 对拿破仑看法的变化
普希金 俄国诗人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卫国战争打响。他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
1824年被沙皇多次流放后,历经波折,对俄国黑暗专制现实极度失望。在《致大海》中,他将拿破仑与拜伦、大海一起变成自由的象征。
雨果 法国作家 1815年,受母亲影响拥戴保皇党的他写下《国王万岁!法兰西》,诗歌中将拿破仑描述成一个十足的小丑。
1830年,随着波旁王朝的垮台,他接受了欧洲民主思想潮流。并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他(拿破仑)是一个人,但是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
材料三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德国状况》
(1)材料一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认为拿破仑是“传播者”及“摧毁人”的史实依据。
26.(2022·广东珠海·九年级期末)近代以来,美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社会转型。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其中一个核心争议点是:究竟行政权应该赋予一个人还是多个人 如果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选出来的国王”。有人担心这个人将会有类似国王的权力和尊荣。最后,会议决定将行政权赋予一个人。为了限制这个人的权力,以防他成为不受法律限制的国王,制宪会议决定不将战争权等重要权力赋予他。
——刘珍《合众为一:美国宪法的深层结构》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或许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但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其后果也要深远得多。首先,它发生在欧洲势力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俄国除外)。在1789年时,差不多每五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是法国人。其次,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惟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法国大革命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反响比美国独立革命要大,它引起了1808年后导致拉丁美洲解放的起义。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 尽管美法平命所处的历史、军事、社会环境既不相同,但她们也有极重要的相同特征。历史学家R、R。帕尔默评论道,整个大西洋文明,“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在美国和法国,革命领袖都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在人类拥有同样不可剥夺的权利(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假设之上,编撰各种宣言和权利法案;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的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1)材料一中所述行政权最后赋予了谁 他的权力受到哪些限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法革命的相同特征、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7世纪,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步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农民被迫进入城镇手工工场,从而使封建制度处于瓦解之中,这表明了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新贵族掌握了政治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排除 B项;材料是表达经济发展对政治变革的作用,不是阶级斗争促进社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格兰曾在112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A项正确;1649年成为共和国但克伦威尔在1653年宣布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排除B项;1688年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贵族达成的妥协,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的是“议会至上”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而国会则占着上风。”表明“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因此,从中可知英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故C项正确;从题干“而国会则占着上风。”可知,英国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因此,没有形成分权制衡,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排除AB项;题干材料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国王与议会,没有涉及英国的党派轮流执政,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民主制度的发展从1215年到1698年逐渐成型,是有一个过程的,故A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只有和平的改革才能推动历史进步,这种说法片面,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5.D
【详解】根据材料“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可见,议会权利大于国王权利,故D项正确,排除C项;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是颁布《权利法案》,排除B项。故选D项。
6.B
【详解】依据“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这样英国的新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正确;“推翻了君主制度”不属于政治选择的意义,而是否定政治制度,A排除;“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君主,C排除;“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B。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D
【详解】依据题干“新政治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可知英国创造的这种全新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一方面保留了君主制、贵族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另一方面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平民代表组成的议会下院逐渐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因此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D正确;英国创造的这种全新的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而非世袭君主,AB排除;中央集权制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题干涉及的是国王、议会、贵族之间的关系,C排除。故选D。
9.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同于旧世界的新人,要摆脱宗主国的殖民压迫而独立,A项正确;人文主义主张摆脱天主教的束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未体现宗主国意识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与分权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607-1776年,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美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为美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英国先后在大西洋沿岸地区开辟了13块殖民地,英国是想把北美地区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不能体现美国的奠基情况,排除A项;各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英国也是想把北美地区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不能体现美国独立发展的情况,排除B项;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不能说明奠定了美国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B项错误;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影响,C项错误;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主义的影响,D项错误。
12.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得出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获得真正的独立,A项正确;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是在1787年,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是在1775年,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是在1775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依据题干“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来克星顿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A项不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B项不符合题意;纳西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战役,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的内容都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A
【详解】依据题干“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反映了约翰·亚当斯认为美国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而“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强调了美国独立战争保证了人民的政治权利,使人民的观点、情感都发生了变化,引发了社会革命,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正确;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实践,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C排除;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前提条件,不是根本原因。D排除;故选A。
15.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孟德斯鸠的观点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彼此独立又彼此制约,C正确;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保障议会的立法权,但不是最能体现三权分立的观点,A排除;法国在大革命后颁布了《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但也不是最能体现三权分立的观点,尤其是拿破仑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B排除;德国在实现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也不是最能体现三权分立的特点,D排除。故选C。
1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不恋权势,拒做国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独立国家;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杰斐逊 起草《独立宣言》,排除C项;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的原则打开了巴士底狱”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发生早于法国大革命,其提倡德民主原则以及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影响,而且法国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其国内因素积累的结果,而不是美国援助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影响,没有涉及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所以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法国人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选项A符合题意;《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粉碎反法联盟干涉都是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B
【详解】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故《人权宣言》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故选B。
20.B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欧洲。故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21.(1)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小,实行比较封闭保守的经济政策。
(2)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大,形成了专业市场,产生了国内生产分工体系。如:亨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西部地区的奇平康普款、图克斯伯里,东盎格利亚的拉文翰、沃斯特德,是毛纺业城市;西密德兰的达德利沃尔沙尔和伍尔布汉普顿是制铁工业城市。(任选一例)。
(3)利物浦是英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港口。
(4)注重商业发展,合理规划城市经济布局,形成工业体系。(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即使伦敦的经济影响也气也只是在近畿诸郡……城市市场一般不向外地育人和外地商品开放,只有几个海港城市维持着同国外市场或其他英国港口的松散联系,出口羊毛原料、毛织品和谷物等当地产品”,归纳可知:1500年时英国城市经济的特点有: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小,实行比较封闭保守的经济政策。
(2)
根据材料二“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分析可知: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的新气象有: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大,形成了专业市场,产生了国内生产分工体系。如:亨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西部地区的奇平康普款、图克斯伯里,东盎格利亚的拉文翰、沃斯特德,是毛纺业城市;西密德兰的达德利沃尔沙尔和伍尔布汉普顿是制铁工业城市。
(3)
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中叶,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它是烟草、糖料、棉花的主要输入港,在出口贸易方面,它是兰开夏纺织品的第二大出口中中心,是兰开夏煤和切郡盐的输出港。”,概括可知:利物浦是英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港口。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英国城市发展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如:注重商业发展,合理规划城市经济布局,形成工业体系。
22.(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作用: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展品: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车、蒸汽轮船(两点即可)
(3)对;理由: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政治前提。
【详解】(1)根据“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可知是光荣革命;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原因:根据“1851 年的5月1日”可知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展品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代表成就,包括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等。
(3)综合所学内容可知,贝克特的说法是对;因为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保证了政局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政治前提,所以贝克特的说法是对的。
23.(1)君主立宪制确立;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利于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美国1787年宪法的缺陷和不足,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存在;影响:由于北方资本主义与南方奴隶制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美国的国家政权中心是总统、英国的国家政权中心是议会。
(4)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民主在共和制。二者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个国家不同的国情。英国与美国的政体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都有利于各自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各自发展的需要。
【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可知,这是对君主立宪制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根据材料“新的政治制度,具体指君主立宪制。由新制度造出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可知,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利于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缺陷和不足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存在。由于北方资本主义与南方奴隶制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
(3)根据材料三“美国民主共和制分权制衡示意图”可知,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据材料“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的权力,成为政权的中心;美国独立后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既是国家的元首,又是政府的首脑,享有行政权,是政权的中心,可知美国的国家政权中心是总统、英国的国家政权中心是议会。
(4)对英美政体的比较认识,需要从英国和美国的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和本质上进行分析回答。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民主在共和制。二者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个国家不同的国情。英国与美国的政体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都有利于各自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各自发展的需要。
2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40年,历经曲折,到1688年光荣革命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3)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4)法国启蒙运动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论基础;美国独立战争鼓舞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1)由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到1688年,历经曲折,中间还有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1688年的而光荣革命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结合所学,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由材料“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可见,英、法、美三国的革命最大的共同点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及阶级革命期间的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4)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的启蒙运动发源于法国。美国的革命家们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启发,并把启蒙思主义思想在北美殖民地传播。法国的启蒙运动在催生法国大革命的同时,也为唤醒美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了美国独立的重要的理论基础。虽然美国的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法国的影响,但美国革命先于法国革命并取得了大成功。美国人民革命的成功鼓舞了法国革命者的士气,为法国人民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的革命经验。在美国革命成功后不久,法国人民也开始了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伟大革命。
25.(1)拿破仑称帝。
(2)阶级立场(出发点);个人经历;时代的需要。
(3)在战争中,拿破仑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到所到之处,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图1《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图2拿破仑书信内容中“登法兰西帝位”都体现的是拿破仑称帝。
(2)
根据材料可知,作为俄国诗人,对拿破仑远征俄国,评价拿破仑“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说明普希金的阶级立场或出发点不同;“1824年被沙皇多次流放后,历经波折,对俄国黑暗专制现实极度失望”是普希金的经历,“他将拿破仑与拜伦、大海一起变成自由的象征”说明个人经历是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雨果受母亲影响拥戴保皇党的他将拿破仑描述成一个十足的小丑,这也说明个人经历是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是雨果在830年,随着波旁王朝的垮台,他接受了欧洲民主思想潮流后对拿破仑的看法,这说明时代的需要是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指的是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横扫欧洲各国,拿破仑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到所到之处,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
26.(1)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
(2)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后果深远;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的多。
(3)美、法革命的革命领袖都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在人类拥有的同样不可剥夺的权力(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建设至上,编纂各种宣言和权利法;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的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力和自由。法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确立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
【分析】(1)
根据题干“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华盛顿主持在费城召开制宪议会,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故行政权最后赋予了总统。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2)
根据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或许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但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其后果也要深远得多。”可得出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的合理性在于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后果深远;根据材料二“其次,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惟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可得出合理性在于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根据材料二“……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可得出合理性在于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的多。
(3)
根据材料三“……在美国和法国,革命领袖都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在人类拥有同样不可剥夺的权利(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假设之上,编撰各种宣言和权利法案;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的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可得出美、法革命的相同特征是美、法革命的革命领袖都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在人类拥有的同样不可剥夺的权力(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建设至上,编纂各种宣言和权利法;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的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力和自由。根据所学知识,法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确立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