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掌握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走进新单元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课本35页内容,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动手操作,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巡视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ד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规范用语:应说明亮的视野,不说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小组竞赛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价。 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练习 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