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12 10:3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空间层 次
画面的透视有怎样的特点
灭点
产生透视变化的物体的轮廓线向视平线上聚焦汇合产生的消失点。
视平线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一点的作图方法
挑错误
各种物体的消失点不统一。
物体的平面未画平。
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心点就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点,诱导集中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静的气氛,又起到了截止视线下物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划,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顺桌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了一种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同时餐桌对着观者,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可使观者得到身临其境,入座就餐,参与这场活动的机会。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虽属中景构图,中心人物不大,但由于采取了平行透视构图方法,对称的、高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到突出。同进,一道道拱门造成了很深的透视感。
作品欣赏
二、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当立方体平行于地面,并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两侧面的线条向左右两个消失点集中,这样的透视图叫成角透视。
哪种透视?
哪种透视?
比一比:同一建筑的透视特点有何不同?
1. 平行透视 庄重稳定开阔
2. 成角透视:灵活多变
低视点:崇高雄伟
高视点:沉稳开阔
三、三点透视(倾斜透视)
大气透视
也称色彩透视:是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着物体向后逐渐消退,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逐渐减弱。明亮部分渐渐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浅,直到整个色彩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
形体变化
色彩变化
明暗变化
明暗变化:近处物体的明暗对比强,色彩丰富,层次明显。远处明暗对比变弱,层次变少,明暗色调渐变趋于接近而呈现一片灰色。且这种变化,不受光照角度的影响。
形体变化:近处的物体形体轮廓清晰,物体愈远,形体轮廓愈模糊。近处物体立体感强,远处的立体感弱,渐变为平面状。
色彩变化:色彩的明度、纯度、彩度,由于空间距离的拉大而逐渐降低和变灰。近处的色彩、色相标准、清晰,远处的模糊,暖色逐渐变冷变灰,冷色逐渐变暖变灰。
近处:色彩饱和 趋于暖色 明度高 明晰
远处:色彩饱和度低 趋于冷色 模糊
参考大师们的作品,表现一幅体现空间与层次的风景速写。
下列的______是法国建筑师、画家,是我们现在常住的公寓式建筑的创始者,他的建筑创造了新型的群体居住方式——社区。
A.德拉克罗瓦
B.席里柯
C.安格尔
D.柯布西埃
速写不一定是完成画,它最初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下面属于速写的是?
旅行速写可以记录我们的感受和见闻,非常形象地告诉朋友自己去过的地方。下面属于建筑师柯布西埃的《旅行速写》是?
下列关于速写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一定要用速写本和铅笔
B.外出游玩时可以随时记录景色的变化
C.要力求完善,不能有失败和错误
D.不能记录画家感受,只能真实描绘场景
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它的最初目的是______。
A.记录信息、收录想法
B.记录事物结构
C.记录当时场景、人物信息
D.收录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
要将我们看到的景物画出真实的感觉,就必须清楚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材质和肌理。
速写必须是完成画,它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
下图的校园景色运用了绘画中的______透视方法。
A.平行透视
B.成角透视
C.散点透视
D.二点透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而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是形状与______。
A.光影
B.层次
C.时间
D.空间
下列关于透视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因为绘画是平面的,要想表达三维的物体就要画出形状和空间两方面
B.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几何透视,目的是表现物体的体积感
C.大气透视和空间透视为我们营造景物的气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D.几何透视、大气透视、空间透视的透视规律都是一样的
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地平线和观察者的视平线同一高度
B.灭点也叫消失点,是物体边沿线的延长线
C.成角透视中物体的边沿线向相反方向的那个灭点消失
D.焦点透视中平行于观察者的那一面不用向灭点消失
平行透视又被称为一点透视,成角透视又被称作为散点透视。
透视,也称为“远近法”,其原理可以概括为近大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