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师说
韩愈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
——《师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二、作者及古文运动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万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的基础。
韩愈像
韩愈祠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
到了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苏轼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
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
古文运动的主将
柳宗元
3、唐宋八大散文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古文:这一概念首先由韩愈提出,是一种与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相对的散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笔法
写作背景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可见,本文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公开答复和严正驳斥。
句读( ) 或不焉( )经传( ) 从师( )
读书( ) 不能( ) 传道( )从容( )
老聃( ) 蟠( ) 苌弘( ) 近谀( ) 作师说以贻( )之
冉( ) 长幼( )
须臾( )
dòu
fǒu
zhuàn
cóng
dú
bù
chuán
cóng
dān
pán
cháng
yú
yí
rǎn
zhǎng
yú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课文分析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者……也 :判断句
所以:“用来……的” “……的原因(缘由)”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之:代词,这里指道理
从:跟从
其:代词,那些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惑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介词。相当于“于”
闻道:懂得道理。
固:本来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学习。“师道”, 即学道
庸 :岂,难道。
是故:因此,所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译文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
1、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矣!
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出:动词,超出。
远:多,形容词。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下:低,形容词。
耻:意动,“以……为耻”。
圣:前一个“圣”,圣明的人,名词;后一个“圣”,动词,圣明。
愚:与圣的用法一样。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惑:糊涂,形容词。 习:学习
句读:句中停顿的语气所在。
所谓:称呼的,说的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句读,惑:都是前置宾语。或:有的人。
小:小的方面。 遗:遗漏,丢掉。 明:明智。
师(前)名词,表示“……的人”(后)动词,学习。
耻:“以……为耻”,意动。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族:类。 曰:称,说。
云:说,与者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
彼: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道:学问道德水平。 羞:可羞愧。 盛:地位高。 谀:阿谀,奉承。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齿:队列,不齿,不以为伍。
及:赶得上。
其:副词表反问,难道?
欤:语气词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译文
第二段
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此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以……为师,意动。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象。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第三段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喜爱。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从。
行:做。 贻:赠送。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中心论点)
一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 圣人无常师
三 作《师说》缘由
整理思路
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阐明老师的作用及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第2段:通过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于学师”。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4段:说明写作缘起。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一代文豪为什么写下这篇文章?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不拘于时,学于余。
(3)余嘉其能行古道。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2.“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古道”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圣人无常师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3.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学习应有什么态度?
(1)作用: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为何从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态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4.古人如此重视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5.第二段作者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作者如何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纵比: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耻师 愚益愚
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 小学大遗
于其身——耻学于师 未见其明
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其智乃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反不及
通过三组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课堂延伸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课后作业:
①完成课后习题。
②背诵课文。
1、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或不焉,或师焉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停顿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词
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
阅读思考题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古今异义词
小学而大遗
句读之不知
今之众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一词多义现象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从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一词多义现象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词类活用现象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被动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
特殊句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修辞探微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背诵线索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