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1 09: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
1.(1.5分)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西晋从此衰落 B. 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C. 东晋从此衰落 D. 直接导致东晋灭亡
【答案】A;
【解析】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的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西晋的衰落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八王之乱”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1.5分)据西晋的《徙戎论》估计,关中一地百万余口居民中,“戎狄居半”。此处记载的“戎狄”最有可能是( )
①鲜卑族②氐族③越族④汉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据西晋的《徙戎论》估计,关中一地百万余口居民中,“戎狄居半”可知,魏晋时期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迁往中原地区,中原人口迁往江南。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鲜卑族、氐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人口南迁,魏晋时期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此题主要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1.5分)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其中①②应填的是( )
A. 春秋、北魏 B. 齐国、北魏 C. 春秋、西晋 D. 齐国、西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朝代更替表“,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而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①为春秋;263年,魏国司马昭派兵灭蜀汉。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②为西晋。C项正确;北魏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第一个王朝,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排除AB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朝代先后更迭的顺序,学生可记一首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此题主要考查朝代先后更迭的顺序,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1.5分)《三国演义》开篇中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是( )
A. 魏国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答案】B;
【解析】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统一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是西晋,B项正确;西晋建立之前魏国已经灭亡,排除A项;东晋建立在西晋后,排除C项;北魏统一北方,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西晋的统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三国分裂局面的形成及结束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晋的统一的相关史实。
5.(1.5分)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建立西晋的人是( )
A. 司马睿 B. 司马炎 C. 诸葛亮 D. 苻坚
【答案】B;
【解析】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西晋建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晋建立的相关史实。
6.(1.5分)据西晋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
A. 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B. 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
C. 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 D. 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据西晋的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可知,这种现象说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并没有体现民族间的交融,排除A项;题干现象不能说明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排除CD。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以及表现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1.5分)它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公元281年,它的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下列关于该王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者是司马炎,于280年灭掉吴国后统一全国
B. 晋武帝时期,为争夺中央政权发生了“八王之乱”
C.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D. 统治腐朽,其暴政引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晋,西晋后期,晋惠帝时,为争夺皇权,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使西晋衰落,316年,西晋被匈奴灭亡,B项正确;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炎,于280年灭掉吴国后统一全国,排除A项;由于“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排除C项;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
本题以八王之乱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1.5分)下列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政策的是( )
①西周
②秦
③汉
④西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西汉建立后,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当时的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故选:C。
本题以实行分封诸王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西汉和西晋分封诸王的知识。
本题以实行分封诸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西汉和西晋分封诸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1.5分)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27万余人。这一时期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B.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答案】B;
【解析】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27万余人。这一时期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局动荡,战乱频仍。从东汉桓帝到西晋统一前的历史主要处于三国分裂时期,三国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所以导致了全国人口的大量减少。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导致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躲避北方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导致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10.(1.5分)西晋灭吴后,大肆分封诸侯王,确定藩王们的封地,“封诸王以郡为国”。西晋19个州下辖的郡、王国共173个,其中王国占57个。下列史实与西晋分封诸侯王有关的是( )
A. “文景之治”的出现 B. “八王之乱”的爆发
C.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D.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答案】B;
【解析】“八王之乱”的出现与西晋初年实行分封诸王的措施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八王之乱。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晋初年分封诸王和八王之乱的相关史实。
11.(1.5分)西晋太傅何曾每天所用饭钱为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如图西晋壁画记录了西晋贵族的日常生活。二者共同反映出西晋王朝( )
A. 民族矛盾极为尖锐 B. 皇帝昏庸无能
C. 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D.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生活奢侈腐化,养尊处优。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由“西晋太傅何曾每天所用饭钱为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和图片信息可知,二者共同反映出西晋王朝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没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掌握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没落的相关史实。
12.(1.5分)如图所示三幅示意图按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图②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③反映的是西晋完成国家统一,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先后顺序是②①③,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三幅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为切入点,考查三国鼎立、西晋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鼎立、西晋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3.(1.5分)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
A. 世人崇尚文学 B. 政府鼓励消费 C. 世人金钱至上 D. 朝廷打击商业
【答案】C;
【解析】西晋鲁褒《钱神论》中写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题干材料反复强调和讥讽的是钱,材料反映了西晋社会世人金钱至上,人们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晋的社会风气。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4.(1.5分)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下列内迁的游牧民族中一部分迁入辽宁的是哪个民族?( )
A. 羌族 B. 匈奴族 C. 鲜卑族 D. 羯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故内迁的游牧民族中一部分迁入辽宁的是鲜卑族。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内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内迁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1.5分)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其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 魏国灭蜀国 B. 司马炎自立为帝 C. 西晋灭蜀国 D. 西晋灭吴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63年,曹魏灭蜀,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西晋的短暂统一。公元280年统一了全国的政权是西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主要史实。
16.(1.5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中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是由谁来完成的?( )
A. 秦始皇 B. 司马炎 C. 汉武帝 D. 曹操
【答案】B;
【解析】263年,魏灭蜀司马懿控制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国,统一了全国。故《三国演义》中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是由来司马炎完成的。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炎建立西晋。
17.(1.5分)下列建都不在洛阳的王朝是( )
A. 西汉 B. 东汉 C. 曹魏 D. 西晋
【答案】A;
【解析】A选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都城长安。B项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C项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D项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故排除BCD。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西汉的都城。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注意识记各个朝代的都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5分)对下列时间轴中所处时代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 在公元前3世纪这一阶段,秦灭掉六国,完成国家统一
B. 在公元前2世纪这一阶段,西汉出现过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C. 在公元2世纪这一阶段,东汉出现过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D. 在公元3世纪这一阶段,经历八王之乱后,晋惠帝实现西晋统一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分封制下诸侯王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16年,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国力大大衰弱。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八王之乱,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9.(1.5分)史料中记录了西晋时大臣石崇和国舅王凯斗富的故事。这反映出西晋王朝短命的原因之一是( )
A. 整个西晋社会奢侈腐化 B. 大封同姓诸王
C. 统治集团内部生活奢侈腐化 D. 皇帝暴病而亡
【答案】C;
【解析】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民族矛盾尖锐。西晋时,官僚贵族频繁用斗富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如大臣石崇和国舅王凯斗富,王凯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表明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生活奢侈腐化。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的相关史实。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生活奢侈腐化,养尊处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的相关史实。
20.(1.5分)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西晋八王之乱造成的后果有( )
①导致西晋走向衰落
②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③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内迁
④人们生产生活遭到破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③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内迁不属于八王之乱的影响,据此可排除ABD三个选项。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人们生产生活遭到破坏,西晋从此衰落,八王之乱后开始形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八王之乱。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八王之乱的影响。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自,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为钱而已。
--《钱神论》材料二 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
--七上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21-1.依据材料一回答,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流行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你如何看待这种风气?
21-2.依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八王之乱的目的是什么?“八王之乱”对当时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答案】(1)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使道德沦丧,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2)争夺皇位;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
【解析】
本题以《钱神论》和七上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八王之乱的相关知识。
22.(12分)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2-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2-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22-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22-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1)(1)图一是《秦朝疆域》图。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2)图二是《西汉疆域》图,读图可知:图中E处指的是西域地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地区的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或说明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图三是《三国鼎立形势图》,读图可知:图中A政权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指的是吴国。图中B政权地处成都平原,指的是蜀国。图中C政权地处黄河流域,指的是魏国。D处发生的战役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图四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中原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国南方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是: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的政治环境稳定,战乱少,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故答案为:
(1)秦始皇(嬴政);郡县制。
(2)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或说明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A吴国;B蜀汉;C魏国;赤壁之战。
(4)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未获取到小题答案未获取到小题答案未获取到小题答案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建立、西域都护的设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以《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的建立、西域都护的设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第 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