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1 08: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你看到了什么?
1.圆形,因为它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2.三角形,因为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3.半圆形,因为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图形。
4.第四个图形,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图一
同一幅图,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内容不同?
“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难怪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所以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自学检测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立论 驳论
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书面上表现为一个陈述性的判断句。
(1)什么是论点
(2)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对论点有哪些要求?
1、论点首先必须正确。
2、论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
3、论点应努力求新。
4、论点还应该鲜明、集中。
5、从生活小事中提取论点。
3、议论文如何提出论点
议论文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
1、可以是文章的标题;
2、可以在文章开头,开宗明义;
3、可以在文章中间,由简要分析后 引出;
4、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时提出。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道理论据:是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论证方法:组织材料证明观点的方法。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结构
最基本的结构
结构形式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横式:总论—分论—总结
总论—分论 分论—总论
纵式:层层深入式。
议论文写作训练
快速说理议论四法(口诀)
1、提论点,阐述清。
2、讲道理,事例证。
3、正面讲,反面论。
4、结尾时,再照应。
古人云:
  “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为其裨将,字则为其兵卒,材料则为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
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
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话题探讨
第一步:
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
1、教授 2、青蛙 3、动物们
第二步:
找出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1、教授最后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
3、动物们反驳教授。
第三步: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
(1)理论与实践脱离
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说话过于绝对
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
(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3、动物们反驳教授是因为:
教授只信自己,小看他人。得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赵人卖马
一个赵国人牵了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卖,一连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他便去找伯乐求助,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之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伯乐照着做了,于是人们争着买这匹马。很快,这匹马便卖了出去,而且马价是原来的十倍。
运用检测:
卖马人
伯 乐
买马人
千里马
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投机取巧
乐于帮助别人
名人应谨言慎行
盲目崇拜名人
做事没有主见
金子总是会闪光
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求助伯乐
按要求行事
由不买到争相买
无人问津到身价倍增
正面
反面
正面
反面
反面
反面
正面
反面
方法指引:请明确对材料作多角 度立论的方法。
1、材料有几个对象就有几个角度;
2、围绕对象可展开正、反两方面来立论。
3、分析原因,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4. 找出最佳立意。
多思善想
写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
a.虎 b.蚕 c.笑 d.哭 e.秋 f.春
a.老虎有勇猛的一面,所谓“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
b.蚕有其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其自我束缚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
c.笑有欢愉的一面,所谓“欢歌笑语”,但偶尔也有悲伤的一面,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
d.哭本是痛楚的表现,所谓“欲哭无泪”,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
e.秋有人但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但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
f.春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
请就下列名言、成语,提出新的观点
艺高人胆大,知足常乐,言者无罪,近墨者黑,开卷有益,识时务者为俊杰
“艺高人胆大”,但是也要看到“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人”,因此艺高也需谨慎。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根据这段名言,联系实际拟出两篇不同观点文章的开头,要求开头必须体现观点。
之一:“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对真理执著追求不妥协的精神体现,我们要勇于走自己的路。
之二: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拒谏饰非,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
何谓最佳角度
1、观点要准确、鲜明——符合题目或训练的要求,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
2、切口要小——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3、思想要新——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启示;
4、针对性要强——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现实意义。
5、写作要方便———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文体、表达、自己积累材料最多的)
写法借鉴
如何选取最佳立论的角度
材料一
1987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答话,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1、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2、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
3、必须重视基础教育
4、要进一步尊师重教
5、要像科学家那样谦逊
6、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7、科学家一定要讲文明
供选择的论点: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懂得的做人道理、形成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终身难忘,也终身受益,是一生中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根据材料的基本立意,第2个论点最佳,既然幼儿园学习意义如此重大,当然我们“必须重视基础教育”,确立“教育要从幼儿抓起”的主导思想,“要进一步尊师重教”。可以说1、3、4三个论点是根据材料的引申义来立意的,虽然也切题,但是跟基本义隔了一层,显得一般化,没有深度。第6个论点只涉及材料中的一句话,没有提炼、抽取出全部材料的精神。5、7两个论点跟所供材料没有什么关系。
分析:
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论后选出一个最佳论点。
有则材料说:地里长了一个大萝卜,老头去拔,拔不动;老太和老头一起拔,也拔不动;来了一个男孩,拉住了老太的衣服与老头、老太一起拔,仍旧拔不动。来了一个女孩,拉住了男孩一起拔,还是拔不动。小狗看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小猫看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但是大萝卜仍旧拔不动。这时,又来了一只小老鼠,它咬住了小猫的尾巴,也参加到拔萝卜的行列当中,大萝卜终于拔起来了!
巩固训练
拨开迷雾抓“真金”
1.团结就是力量;
2.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多力量大;
3.面对困难,应当不分敌我,团结起来,共同战胜困难;
4.团队精神是当今企业战无不胜的精神;
5.不应忽视微小力量的作用。

—选取最佳观点
思考提示:注意拔萝卜的人物的排列顺序。如果童话写最后来了一头大象,结果是不是一样?
送君一席话
  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作文,你的文章一定精妙;
  学会选取立身的角度做人,你的人生一定精彩!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课堂训练:请结合材料多角度立论。
多思善想
从薛谭的角度立论
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
要谦虚;
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
知错就改,为时未晚;
多思善想
教育要讲究方法;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
从秦青的角度立论
多思善想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分小组讨论:
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人物角度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深入群众。
队 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 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
古希腊神话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提示:从三个人物入手)
从安泰角度分析
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可以提炼出的论点:
① 人只有不离开根本,才能有所作为;
② 自知者明,只有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③ 要扬长避短;
④ 要不断完善自己。
从母亲角度分析
⑤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 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⑥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
⑦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⑧出奇才能制胜;
⑨要讲究方法。
① 人只有不离开根本,才能有所作为;
② 自知者明,只有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③ 要扬长避短;
④ 要不断完善自己。
⑤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⑥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⑦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⑧出奇才能制胜;
⑨要讲究方法。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老人 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 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年轻人 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胡杨树 一定要夯实基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从原因入手: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可立意为: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勇气可嘉!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
二是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率军对敌,双方兵力悬殊,众将士信心不足。将军到庙里求神问卜,然后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那是神让我们失败。”将军抛出铜钱,铜钱落地,正面朝上,全军欣然。将军再抛,还是正面向上。将士们士气大振,投入战斗,终获全胜。凯旋后,将军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将士们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将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示例:
(1)因为将军懂得精神力量的重要,在关键时刻巧妙地鼓舞了军队。
(2)众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3)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军,李广射虎入石。它们与所给材料的相似之处在于注重人的精神作用和潜能的发挥。(4)竞技活动中水平的发挥,学习上潜能的开发,困境中走出重围,相似点在于发挥潜在的能量,掌握自己的命运。
立意:
1、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三军可夺帅,不可夺志也,气可鼓,不可泄;
3、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4、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可以收到极好的效果。
据报载,神农架林区野猪曾一度为患,有人想出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播放狮叫虎吼的声音吓唬野猪的办法。开始倒很有效,后来,野猪非但不怕,反而拱倒了电线杆。”
根据这个材料,出现了如下立论:
①适者生存;
②不能姑息迁就;
③骗,终非长久之计;
④动动真格如何;
⑤要顺应时代潮流;
⑥弄虚作假者戒;
⑦既要声势,更要行动;
⑧形式主义要不得;
⑨做个“野猪”又何妨;
⑩改革才会有新发展。
上面十个立论中,①②⑤⑩这四个立论脱离了材料的意旨,属立论不准确;③④⑥⑧属于立论准确但流于一般;⑨这个立论过于标新;⑦这个立论既准确又全面且比较深刻,能切中时弊,当属最佳立论。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韵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①试从多个角度立论。
②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作文训练
1、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3、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4、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6、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7、从水的作用引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