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一) 欣赏 G弦上的咏叹调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一) 欣赏 G弦上的咏叹调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1 12: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一)
g弦上的咏叹调
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这首时隔几 个世纪依然常演不衰的经典作品所表现出的动人情感和强烈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遇琴---听琴---画琴的教学思路,让大家能逐步关注器乐作 品,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乐曲学习与欣赏,让大家初步认识小提琴,认识音乐家巴 赫,明确他在音乐界的地位。
教材分析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 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 通俗名曲。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 世纪德国的着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 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 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 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 “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 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 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体验、感受作曲家创作音 乐的灵感和情感;熟悉小提琴以及提琴家族。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理解音乐的深刻含义。
背景介绍
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首作品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
●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有什么特点?
新知导入
小提琴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是G、D、A、E弦,由最低的G(sol)音直到E弦最高的音,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的音阶;每一根弦还可以分别演奏两个以上八度的音阶。所以在总音域中的许多音可以在几根弦上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弦上的同一音高的音,其音质、音色就不完全相同。在四根弦上,E弦上的高音(高把位)用得最多,其次是A、G弦,而D弦上的高音用得较少。这是因为弦音低,其高音部分发音较闷并且紧张,所以较少使用,但G弦上的高音由于紧张有力(它是最外的一根弦可以拉出较强的力度)在情绪激动时,用G弦和G弦上较高的音(高把位)来演奏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的。
音乐知识
巴赫一生写过四部管弦乐组曲,其中以第三部(D大调)最为杰出。《G弦上的咏叹调》即是这部组曲中第二首《咏叹调》的改编曲。19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米将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威廉米将原谱的第一小提琴所担任的主旋律声部改写成独奏小提琴声部,而将其他弦乐声部改为伴奏声部。并且将原D大调改为C大调,这样,主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的G弦上演奏,因而起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旋律优美动人、纯朴典雅。再加上小提琴G弦那浑厚、丰满的音色,使这首乐曲达到了迷人的境地。
作品介绍
音乐家相册
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欧洲“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品有声乐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赫1685-1750
歌曲分析
分段欣赏——第一段
请同学们看谱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分段欣赏——第一段
请同学们随音乐唱一唱第一段的主题。
分段欣赏——第一段
请同学们根据乐谱画出前两小节的旋律线,看看这两小节的旋律线呈现了怎样的图形?这种图形表现了什么呢?
分段欣赏——第一段
请结合音乐讨论:力度与旋律线的起伏有什么关系?装饰音对音乐情绪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分段欣赏——第一段
请聆听音乐,主题音乐重复了几次?是完全重复吗?
分段欣赏——第二段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什么变化?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分段欣赏——第二段
随音乐哼唱主题,并分析这个主题的旋律进行的特点。
分段欣赏——第二段
聆听音乐,主题音乐重复了几次?是完全重复吗?
总结拓展
完整聆听音乐,总结乐曲的结构,并填写以下“乐曲说明”。
《G弦上的咏叹调》是“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于____________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____________,力度__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__,开头两小节旋律线形成一个“问号”形状的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这首作品抒发了____________情绪,感人至深。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