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信息的传递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的精彩场面,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被航天员带上太空后质量会减少
B.在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学生看到航天员的画面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D.图中王亚平所处的舱内的气压约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2.(2022·广西·中考真题)关于人们用手机扫场所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场所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
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3.(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中国第一位“空间老师”王亚平再度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授课。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 )
A.激光 B.次声波 C.超声波 D.电磁波
4.(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的频率恒定不变
D.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40m/s
5.(2022·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6.(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图所示,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用另一端与电池正极快速断续接触,可以听到收音机发出“咯、咯”声,表明收音机接收到了( )
A.热量 B.声波 C.光能 D.电磁波
7.(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8.(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B.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提供全天候即时定位服务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且可以传递图像信号
9.(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最后一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它们能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等服务。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导航系统依靠___________与地面传递信息。( )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10.(2022·广西贵港·二模)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探测器经过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等一系列减速措施后,再经过反推发电机进行动力减速,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B.反推发电机利用了热值大,密度小的燃料
C.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火星表面是静止的
D.落地后,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1.(2022·广西崇左·一模)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实现北斗导航系统全球覆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信息传递采用光纤传送
C.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D.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12.(2022·广西南宁·一模)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十三号与天和空间站组合体已经在轨飞行140多天,如图所示,空间站将于4月中句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与天和空间站组合体在轨飞行时( )
A.空间站相对太阳是静止的
B.空间站通过超声波向地面传输信息
C.空间站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D.航天员出舱时,随身工具会飘起来,说明工具此时受到浮力的作用
13.(2022·广西玉林·一模)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B.北斗导航系统主要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来实现定位导航
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折射传递信息
D.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14.(2022·广西桂林·一模)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究生产的碳纤维无人机,它具有自动化、轻量化、微型化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航拍、测绘等。下列应用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机载北斗导航系统——电磁波 B.用碳纤维材料制造——密度大
C.无人机航拍的镜头——凹透镜 D.无人机的控制芯片——超导体
15.(2022·广西崇左·一模)下列有关材料、信息、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铀矿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
C.LED灯核心元件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16.(2021·广西玉林·一模)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进行定位服务的
B.由华为主导的5G技术不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
C.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象信号
D.手机话筒的主要作用是把声音信号变成恒定电流
17.(2021·广西百色·二模)如图所示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红色的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遥控
C.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高
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多选题
18.(2021·广西贵港·一模)如图所示是在疫情期间,广大师生们“停课不停学”情况下老师直播上课的场景,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电脑上摄像头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学生们听课时用到的扬声器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C.学生们在线观看的视频直播是靠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电脑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三、填空题
19.(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被誉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防疫神器”的体温贴是一种无线电子测温计,如图所示。使用很简单,它贴在人体皮肤后,吸收人体热量,内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达到与皮肤相同的温度,其内部发射电路将体温信息以 ___________波的形式发射到后台,实现对工作人员体温的自动监测。
20.(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天宫一号”空间站能绕着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地球对它的________作用;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
2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NFC的中文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公交卡等,该技术利用 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_____m/s。
22.(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预选区,如图所示是火星车在火星上巡视的图片,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 ______传递的,它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m/s。
23.(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5月15日,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火星车利用______波将信息传回地球,该波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24.(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2021年,“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在火星上,它是通过_______向我们传递信息的;“天问一号”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25.(2022·广西南宁·一模)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______来传递信号的。某款智能手机中有一个“智慧语音”功能,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来实现对手机的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来工作。
26.(2022·广西贺州·模拟预测)据媒体报道,4月9日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群首次飞向塞尔维亚机场。它升空利用了______的原理,它靠______进行导航。
27.(2021·广西·平乐县教育局教研室一模)5G网络技术以其高速、节能、容量大等优势已强势进入我们的生活,5G手机是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的,这种波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8.(2021·广西桂林·一模)网课信息是通过______波传递到同学们的手机上的;同学们用手机上课时窗外传来的音乐声应该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29.(2021·广西贵港·一模)天问一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升空过程探测器相对火箭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并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回首幅火星图像。计划于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后着陆巡视器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测量质量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对天平有压力作用,即利用了物体的重力作用,因为在空间站中几乎没有重力,故天平在空间站中没法使用,故B错误;
C.学生看到航天员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
D.空间站中为了保证航天员正常生活工作,舱内的气压约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手机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
B.场所码通过手机镜头成像,手机相当于照相机,场所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即老花眼,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空间站在太空,太空是真空,次声波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并不是用激光,故ABD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无线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传递的信息,故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是波的一种,波可以传递能量,A说法正确;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说法错误;
C.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频率并不固定,C说法错误;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在空气中略小于这个速度,但不会达到340m/s,D说法错误。
故选A。
5.A
【详解】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北斗+5G”技术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C. 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C错误;
D.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辐射作用,可用于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用于红外线探测器.故D错误;
6.D
【详解】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断续接触,这时导线中就会有变化的电流,故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故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咯、咯”声,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故C正确;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返回器的,超声波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通信的信号有两种,即数字信号和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能传递图象信号,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因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面的。
故选D。
10.D
【详解】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热值大的燃料,相同质量完全燃烧放热更多,密度小,相同体积质量小,更轻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火星表面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电磁波传送,故B错误;
C.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运动的方向随时在改变,故运动状态随时在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空间站相对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空间站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则重力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则动能减小,故C符合题意;
D.航天员出舱时,随身工具会飘起来,是失重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5G信号比4G信号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递速度相同,故A错误;
B.电磁波在真空中能够传播,且速度快,故北斗导航系统主要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来实现定位导航,故B正确;
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还能传递图像信号,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机载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
B.用碳纤维材料制造,是因为其密度小,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由 可知,质量较小,以减小质量,便于飞行,故B错误;
C.无人机航拍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无人机的控制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A.铀矿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故B正确;
C.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制作二极管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B。
16.A
【详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A正确;
B.5G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故B错误;
C.电磁波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故C错误;
D.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成变化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17.C
【详解】A.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肉眼不能看见,故A错误;
B.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遥控,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X射线)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C正确;
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为3×108m/s,故D错误。
故选C。
18.AB
【详解】A.老师电脑上摄像头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扬声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的,都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故B正确;
C.学生们在线观看的视频直播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脑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
19. 增加 电磁
【详解】[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体温贴贴在人体皮肤后,从人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达到与皮肤相同的温度。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体温贴达到与皮肤相同的温度,其内部发射电路将体温信息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后台,实现对工作人员体温的自动监测。
20. 吸引 电磁波
【详解】[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的作用,“天宫一号”空间站能绕着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电磁波能传递信息,所以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21. 电磁
【详解】[1][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近场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22. 电磁波 3×108
【详解】[1][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3. 电磁波 能
【详解】[1][2]火星和地球之间非常遥远,且太空中没有空气,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
24. 电磁波 增加
【详解】[1]太空没有空气,信息传递通过电磁波传输到地球上。
[2]“天问一号”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和动能均增大,故机械能增加。
25. 电磁波 音色
【详解】[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手机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是通过识别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26. 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 电磁波
【详解】[1]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升空时,由于机翼上凸下平的特殊形状,使得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根据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这一原理可知,下方空气的压强大于上方空气的压强,从而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速度很快,约等于光速,所以导航系统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因此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靠电磁波进行导航。
27. 电磁波 能
【详解】[1][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5G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8. 电磁 属于
【详解】[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桂林名师云课堂”网课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同学们的手机上的。
[2]同学们用手机上课时窗外传来的音乐声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这个音乐声属于噪声。
29. 静止 电磁波
【详解】[1]升空过程探测器相对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探测器相对火箭是静止的。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探测器是利用电磁波传回首幅火星图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