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信息技术
年 级
七
课 时
1
主备人
授课教师
课 题
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教具学具
准 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
程 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论或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拿出主机实物,问学生“这是什么”?
有没有同学打开过主机箱,看看里面是什么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把主机箱打开,来看看计算机内部都是由那些组件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学生回答异口同声地回答“主机”。
?
回答“有”的同学很少。
问题引领
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三个任务
任务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师使用课件演示:计算机的系统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
任务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使用幻灯片介绍:
一、冯?诺依曼原理
1.冯?诺依曼: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生于1903 年,在计算机、数学、逻辑、量子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的小组于1946 年提出“冯?诺依曼结构”的设计思想,成为现代计算机实际制造的理论基础。
2.冯?诺依曼结构要点:
①计算机由输入、存储、控制、运算、输出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3.EDVAC 介绍:
第一台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DVAC 于1949 年问世,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根据冯?诺依曼结构制造的。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提问:根据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硬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导学生填写计算机结构图:
任务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一)提问:
你所知道的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设备有哪些?
(二)教师通过幻灯片介绍
1.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摄像头、话筒、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3.提问:生活中是否存在同时具有输入和输出双重功能的设备?如果有,有哪些?通过图片了解触摸屏、耳麦、调制解调器。
4、存储设备:内存,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
一、听讲。了解冯?诺依曼的事迹和贡献;初步理解冯?诺依曼原理;了解第一台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EDVAC。
回答: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二、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行回答。
1:计算机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参考左侧图
三、思考回答
(一) 参考答案: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扫描仪,输出设备有音箱、显示器等。
(二) 看幻灯片,观察实物图片,了解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
结合图片直观形象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布置任务:“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构成
(一)提问:通过预习你知道计算机主机中有哪些重要部件?
分组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主机箱内器件实物,探讨功能。
各组准备派1 名代表按要求介绍实物。
1 组—主板、声卡
2 组—CPU、显卡
3 组—内存储器、网卡
4 组—磁盘、光驱
(一) 参考答案: 计算机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磁盘、光驱、显卡、声卡、网卡
(二)学生分组学习,在主机箱中找到重要部件,观察其形状特点。每组重点观察了解2个部件,小组准备上台介绍。
(三)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重点讨论学习的部件。
板
书
设
计
第2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
自
主
设
计
本节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学生较易理解掌握,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较难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结合操作进一步渗透。
学情
反馈
优秀
良好
达标
待达标
15%
55%
20%
10%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