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1 15: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书法、绘画和雕塑等。
2.学习古代科学家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
3.体会魏晋时期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学习目标
民生之本

2022-12-10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3
壹·民生之本
1.贾思勰:
朝代:北魏
职业:农学家、官员(曾担任北魏高阳太守)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壹·民生之本
2.《齐民要术》: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齐民要术》包含哪些方面的生产技术?
《齐民要术》包含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完整。
“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指平民百姓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壹·民生之本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这正体现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思想。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性情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2.《齐民要术》:
壹·民生之本
2.《齐民要术》: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这部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于后世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齐民要术》拥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
明代王廷相(1474-1594年)称《齐民要术》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
农史学家称赞《齐民要术》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它高度概括了农业耕种的精湛技艺,使农业有了更深的发展。
科学之光

2022-12-10
8
1.祖冲之:
朝代:南朝时期
职业:科学家、数学家
简介:
贰·科学之光
祖冲之
(429-500年)
贰·科学之光
2.祖冲之的成就:
(1)数学:①圆周率——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西汉 刘歆 3.1547
东汉 张衡 3.16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
曹魏 刘徽 3.14
贰·科学之光
2.祖冲之的成就:
祖冲之计算所使用的工具——算筹
《缀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2)运算工具——算筹;著作——《缀术》。
贰·科学之光
2.祖冲之的成就:
(3)历法: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贰·科学之光
2.祖冲之的成就:
(4)机械制造: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指南车
祖冲之千里船
日行百余里
艺术之韵

2022-12-10
14
叁·艺术之韵
1.书法:
汉字发展: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
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锺繇
锺繇,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南朝庾肩吾评其书为“上品之上”;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神品”。
胡昭
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他的书信墨迹,往往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锺氏小巧
胡氏豪放
锺繇《宣示表》
胡昭作品
叁·艺术之韵
1.书法:
东晋时的书法名家——王羲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叁·艺术之韵
2.绘画: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顾恺之(348—409年),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当时人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绘画主张,至今仍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正史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
叁·艺术之韵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摹本)
2.绘画:
叁·艺术之韵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神赋图》是观《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而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为神,世人称作宓妃。把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2.绘画:
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局部摹本)
叁·艺术之韵
3.雕塑: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中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叁·艺术之韵
3.雕塑: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课堂小结
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塑: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书法: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数学:南朝,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