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的价值教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的价值教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4-01-06 22:10:44

内容文字预览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1课时
作 者:林丹君(温岭市箬横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技术与人类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理解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
(2) 通过对当今先进技术的展示,形成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3)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技术具有解放人、发展人、保护人的价值。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形成和保持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问题驱动。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技术的价值”一节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开篇之节,因此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这一节主要是讲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对人类的生活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二是知道技术具有解放人、发展人和保护人的价值。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理解技术的基本知识,感悟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形成对技术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从而为学生进行接下来的技术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教材一开始就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开始了他的历史旅程”。旗帜鲜明地讲述了技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技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发展史,教材中以“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这一案例分析入手,一下拉进了技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揭示了技术的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用“灯火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威力。从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到阿拉丁神灯实现人的愿望,再到宝莲灯赋予人力量,这些神话充分说明了灯火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给与学生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生活得更精彩更幸福。从而引入了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这一技术与人的关系来,使得学生更有感觉。这里没有纯粹的说教,有的只是用事实来说话,用亲身的体验来证明,从历史的角度来感悟。
2. 设计理念
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开设以来全新的一门课程,学生对此肯定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这一门课程有着什么样的意义?通用技术与劳动技术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一些,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通用技术课。在进入课堂开始我就用大家身边的事例:学生制作的不会亮的小台灯来带大家进入通用技术课堂。阐述什么是通用技术课程、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
以人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切入点,然后说明技术对人具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节课文中是选择“照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这一案例作为导入的,照明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常见不过的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也是人类走进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照明技术从无到有,从火照明到电照明,再将来可能的人造太阳技术,它的发展昭示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步伐。因此,以此为例很有价值。从另一方面说,学生对照明技术了解得并不全面,从这个案例讲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一节以照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案例为起点,从整本教材来看,所有的内容都是由灯这条线串联起来的,灯的主要功能是照明。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第一部分: 我先用上一届学生制作的问题台灯来引入课程的介绍,接着介绍技术的含义(这里从技术的含义入手来介绍技术,这本身和其他学科就有所不同,这里用含义而不用定义,会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部分:从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三个不同角度来讲述技术对人的价值,在讲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时,重点侧重于技术对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自我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说说使用一种技术(或产品)的体会可能更贴近学生生活。
第三部分:小结,作业以及作业的要求,因为是第一次作业,学生在适应老师的过程中也在适应课程,所以这一节课的过程评价既要以鼓励为主又要体现技术课程及严肃又开放的特征,使学生在一开始就知道我在课堂上要干什么?我的作业要怎样做才合格。
3. 教学策略设计
通用技术是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全新设置的一门课程。因此学生对这门学科必然存在陌生以及一定的好奇心理。因此,在整个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相关情况。而后从人的角度出发了解技术对人类所产生的价值。
(1)首先对通用技术课程进行介绍,让学生认识课程;
(2)介绍技术的含义;
(3)从照明技术引入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
(4)从解放人、发展人、保护人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技术对人类所产生的价值。
4. 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技术也有一定的感知认识,但还没上升到理性。如果在教学案例设计时离学生生活太远,技术原理太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会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偏见,认为技术比较神秘,是技术人员的事,事不关己,还是抓高考分数要紧的想法,导致对技术课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全面、亲切、有趣,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共同进步。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 、学生制作的台灯。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 引入
学生技术课中设计、制作的小台灯(不会亮的),请同学说说原因(物理中学过,可能大部分同学能知道),提出维修建议,进行维修,如果现在叫大家设计并制作一台台灯大家知不知道要如何进行?提出中国现今学生普遍存在“技术素养”的缺失的问题。引入课程介绍。
2. 介绍新课程
通用技术是指除了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对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通用技术课程设置:
介绍课程的评价标准和作业的具体要求。
3. 新课教学
(1)走进技术世界
幻灯片呈现技术图片
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这些技术的产生?对人类产生什么价值与意义?
总结: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存在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技术的价值直接在人类身上体现出来。
(2)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
思考:对人而言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保护人
学生练习:完成P4思考
教师小结: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包括生理上的保护也包括心理上的保护。有了武器人们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有了预防和治疗技术,人类对疾病不再会恐慌,对人的心理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小组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案例分析:华佗首创麻醉药
麻醉药首创者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在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他就已经用中药麻醉进行剖腹手术获得成功,在中医外科手术使用麻醉药的历史至少比西方早1600余年。其丰功伟绩一直被后人所传诵和敬仰。(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述华佗研究麻醉药过程)
思考:在本案例中麻醉药除了让病人减少疼痛等一些作用外还对华佗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发展人
技术能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具有发展人的价值。
请学生阅读P5爱迪生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发展人这个价值的理解。
③解放人
除了上面这两个价值之外,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最多的价值是解放人。
例举学生身边的关于解放人的案例。如眼镜、自行车、扩音器等。
思考:人类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产品?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的解放或延长了人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合理改造自然的能力。
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学生举例发言,并说明如何体现?
4.课堂小结
(1)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2)技术与人: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5.作业:
选择一项技术或者一件具体的产品谈谈你们对这项技术(或产品)产生的原因,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三个方面的作用,产品的不足之处,也可只选择其中一个方面。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1课时
作 者:王鑫(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2) 了解通用技术学科特征。
(3) 理解技术与人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案例分析,初步接触案例分析的方法。
(2) 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措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激发了解技术、学习技术的兴趣。
(2) 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 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勇于创造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技术。
2. 明白技术与人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启发法、讲授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用技术》教学的第一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一课时,是《技术与设计1》的逻辑起点,也是整个《通用技术》的逻辑起点。这节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什么是技术;二是了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三是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以及技术与人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将影响到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认识,影响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2. 设计理念
通用技术的第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对通用技术一无所知,所以这一课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技术、了解通用技术,并激发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通用技术产生并保持兴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案例分析法,体会技术对于人的价值,体验技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键在于案例与活动的选择。案例与活动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深度。在本节课中的大部分案例来自课本,以本为本,再辅以其他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教科书中使用了有关于照明技术的案例,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案例,也是生活中的案例,能很好的说明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本课中所举的案例都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也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案例分析法。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课,非常有必要增加导学部分,并适当拓展和延伸。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初中的劳技课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并不了解本门课程;其次,通用技术是一门学科体系,其中有两门必修和七门选修,每一门又是完整而独立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每门课的主要内容;第三,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评价体系。
3. 教学策略设计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举例说明问题,而且还让学生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在讲授什么是技术时,要让学生明白技术与人是密切相关的,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首先以神州飞船的案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案例,每位学生都是知道的。因为该工程的巨大影响和价值,由此就更能说明技术的价值。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并辅以书本上的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对书本上的案例“从火到灯”的分析,引发学生对一项已有技术的思考,试着去分析它的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并引出对技术价值的分析。
(4)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技术对于人的价值,并让学生初步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
(5)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注意对自己的案例的挖掘和学生所举例子的借用。
(6)在前面了解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了解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介绍通用技术在本校开展的一些情况。
4. 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接触和使用大量的技术产品,了解一些高新技术,或者一些新的技术产品。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的第一节,学生肯定怀着一颗好奇心。所以在学习什么是技术、在学习技术的价值和介绍通用技术课程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展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案例,或者比较好的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高中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于一些案例的分析,并不深入和全面,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全新的学科——通用技术。我想同学们一定比较好奇,通用技术到底学些什么?要了解通用技术,首先得了解技术。什么是技术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例子。
老师举例分析: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邀游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之梦;然后“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凯旋归来。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再后来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老师想当时有些同学看了这些新闻,那时恐怕把做宇航员作为自己的理想吧。不过老师想请同学思考一下,如果是在古代,会有这样的真实事情发生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不会。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分析。
老师:因为在古代我们没有真正的手段可以让我们人类冲出地球飞入太空,所以我们人类只能想像,并寄托于神话传说。而现在科学发展了,我们有了相应的手段,所以我们可以做到了。
知识归纳
  因为我们人类有梦想,所以也就有需求有想法,而技术正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航天技术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飞天梦想的手段和方法。
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最早的人类掌握了磨制石器、钻木取火的技术。这是人类为了满足捕杀动物、取暖和烧熟食物的需求。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回答,纺织技术、农耕技术、建筑技术和车船技术分别是满足了人类的什么需求?
分析学生回答,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与我们人类是密不可分。  
3. 知识递进
  老师提问:同学们可不可以列举一些我们身边的技术?
  (根据学生回答分析)同学们刚才列举了我们身边存在的很多技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每项技术并不是一天突然出现在的,而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如:通信技术,由烽火、驿站、电报、电话、手机、互联网。
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学生阅读,并思考,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怎样?
老师归纳:(根据“从火到灯”的技术发展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看到照明技术的出现源于人们的需求,而人们不断提高的对光明需求又推动了照明技术不断地发展。从而形成技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的观念。那么技术对我们人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价值呢?
思考分析:(1) 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居等居住形式?
(2) 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3) 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如此恐慌?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野兽、病菌等侵害的手段和工具,从而使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起到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分析:(1) 为什么我们有时要用钳子等工具去夹物体?
(2) 如果是在古代我们要去外地旅游,我们会怎么去?现在呢?
(3) 如果你想见你在外地的朋友,你会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分组讨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还造成交通事故隐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运用现代技术你有好的建议和方法吗?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全是好的影响,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技术,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并在设计生产交通工具时,考虑出现交通事故的各种情况,作好安全保护的设计。
案例分析:爱迪生的故事。
小组讨论:通过爱迪生的故事,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老师归纳:人类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发展技术的过程中,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而且改变着主观世界。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所以技术还有发展人的作用。
知识扩展
老师: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技术,以及技术与人的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通用技术呢?
(老师对通用技术进行介绍“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体系介绍”及“学习通用技术的方法”)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价值的技术。它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通过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技术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总结
在这一课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学习了解了什么是技术和通用技术,通过思考分析,明白了技术因人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技术还起着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希望同学们能保持这种热情继续学习通用技术。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通用技术的第一节课,能否激起学生参与程度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到以后的学科教学。教学过程汇总,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得也比较扎实。然而,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总结一下有这样几点:
1. 以书本的案例为主,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案例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意思。
3.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短了很多,要注意案例的数量和质量。
4.老师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最准确的指导。很多学生提出的案例,能进行讨论,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不过有些案例本身就没有什么结论。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课本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1课时
作 者:应良志(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通用技术课程,了解学习通用技术的意义。
(2) 知道通用技术课程一般的学习方法。
(3) 了解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技术对人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措施。
(2) 初步接触案例分析的方法。
(3) 通过讨论和实践,切实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通用技术课程,了解技术对人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
建立对技术的兴趣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如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与职业高中学习的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与社会中的各种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了解技术对人的价值,形成对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认识通用技术课程,体验生活中的技术,体验技术的价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节课也是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将影响到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影响本学科今后的教学能否较顺利的开展。
2. 设计理念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课,非常有必要增加导学部分。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初中的劳技课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并不了解本门课程;其次,通用技术是一门学科体系,其中有两门必修和七门选修,每一门又是完整而独立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每门课的主要内容;第三,通用技术不仅在内容上特殊,学习方法也较为特殊,也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最后,通过导学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评价体系,同时在今后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通用技术产生并保持兴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案例分析法,体会技术对于人的价值,体验技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键在于案例与活动的选择。案例与活动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深度。在本节课中,我选择灯作为主线案例,再辅以其他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原因有以下几个:
(1)课本中使用了有关于照明技术的案例,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案例。采用灯的案例能与教材保持一致,切入教学也较为自然。
(2)灯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技术产品,在生活经常使用,但又缺少深入的思考。灯的素材较多,容易收集,并且能够给学生较为直观的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采用主线案例,符合一般的思考习惯,使得学生思维具有连贯性,并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也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案例分析法。
3. 教学策略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作为通用技术的第一节课,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所以在介绍通用技术课程时,一定要展示课程的亮点,体现本课程的特色,吸引学生。在知识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为通用技术是要求学生最终能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首先由学生例举一些身边的技术产品,产生一种身处技术世界的情景。
(2)通过让学生识读两张一难一易的机械加工图,让学生明白自身已有的技术素养,以及通用技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技术素养,并由此引出通用技术课程的介绍。
(3)投影展示通用技术模块结构图,向学生介绍课程设置和模块之间的关系,介绍一些教学成果。
(4)使学生了解一些通用技术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方法,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5)由学生所举例子——电灯引入课堂教学,自然地过渡到书本中的案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6)展示一些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分析灯对人的一些作用,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技术对人的价值,完成书本上设置的活动,并举例说明技术确实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7)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4. 学情分析
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的第一节,学生肯定怀着一颗好奇心。而学生对学科的感觉和兴趣,也通常就由第一节课决定了。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技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了解,经常接触和使用一些技术产品,也会有设计和动手制作的想法。在介绍通用技术课程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些想法,展示一些比较好的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高中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于一些案例的分析,并不深入和全面,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 课程引入
通用技术是关于一般技术的课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技术,我们无时无刻不和技术发生着联系。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身边都有什么技术,我们使用过哪些技术产品?
学生回答:衣服、手机、MP3、书、包、电灯、电风扇……这些东西都是技术产品。
老师:我们大家所举的例子都很好,所有的这些的都是技术产品。技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一直生活在技术的世界里。离开技术,我们将寸步难行;不掌握技术,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技术,更要有技术素养。
投影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较为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另一张较为复杂的机械加工图。
老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张图,并尝试用语言描述零件的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从刚才识图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同学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素养,但是离我们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技术素养还有一段距离。在通用技术中识图和作图是技术素养的一部分,如在使用一些产品的时候,要学会看说明书(可再举例说明)。技术素养包括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和管理决策技术。通用技术是提高我们的技术素养,为我们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
2. 通用技术课程简介
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包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部分内容。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共有9个模块的内容,如图所示。其中《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必修模块,模块间呈递进关系。其余均为选修模块。
在本学期,我们先学习《技术与设计1》,在下个学期继续学习《技术与设计2》,同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和学校的情况,选修其他模块。本校根据实际情况,以研究性学习和竞赛辅导等形式,开设了《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等选修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介绍相关情况。
我们即将进入的《技术与设计1》模块是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它将带领我们进入技术的世界,引领我们经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从而掌握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会与设计相关的各种途径方法,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3. 通用技术的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环境下,通用技术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构建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活动过程。尤其是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家是课堂的主体,希望大家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会穿插一些活动,包括思维上的活动和动手实践的活动,如纸桥和孔明锁等。只有经历设计的全部过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通用技术,才会灵活正确地使用工具和相关知识。因此,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珍惜每次实践的机会,认真思考,认真设计,认真制作。
通用技术也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同学们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学会学习首先得学会看书。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性,各自的结构体系。本书导读“怎样使用本书”告诉我们课程的宏观结构,阐明了每个部分包含的内容和相应的作用,给出了比较粗略的学习方法。
4. 技术与人
老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技术及其产品,其中就有电灯和电风扇。电灯有什么作用?满足了我们什么需求?
学生:……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产生的。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愿望,因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技术。
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详见课本第2页)
问题: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学生讨论:……
如果没有火与灯,人类可能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类文明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火与灯,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照明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简单的照明,到现在的对亮度、节能、装饰、光照效果等各方面的全面要求,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灯的图片。
活动:课本第4页的马上行动
问题:先看一段视频(灯的公益广告),请回答灯对于人来说,具有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黑夜的灯,照亮道路,保障安全→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然后完成课本第4页的思考题。
灯延长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然后完成课本第5页的交通工具利弊讨论。
灯具的创新设计提升了人的能力→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然后完成课本第5页的案例分析。
问题:技术怎么促进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如查找资料:以前去图书馆,现在是上网搜索资料。)
5.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通用技术课程介绍,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2)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因为人的需求。
(3)技术对人的价值: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6.练习
课本P10练习1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介绍课程部分,选用了一些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课程教学部分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灯,所以学生参与程度和热情很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较好,也比较容易掌握。然而,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总结一下有这样几点:
1. 本节课中有较多的图片展示,但缺少实物和动手实践,如果有实物和动手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由于本身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思考深度比较粗浅,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加深。
3. 由于采用灯作为主线案例,所以在解释技术有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时,显得不够直观,感觉有点牵强。应该去思考和选择更好的案例。
4. 由于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最准确的指导。教师应该在平时多多学习,给自己充电。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课本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2课时
作 者:应良志(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 知道人类要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3) 了解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技术对人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措施。
(2) 初步接触案例分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理解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合理利用自然。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深刻理解;初步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章“走近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第2课时。这节内容有三个方面要求:一是要学生了解技术对社会,对自然的影响;二是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法;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前一节重点在于介绍课程,而本节重在知识点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案例,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同时在技术与自然部分,根据教学建议,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但是书本上的正面案例,需要再收集一些反面的案例。
2.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假如就只采用书本上的案例来分析,不仅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较难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所以在本节的案例上要作出比较大的调整,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书本采用“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这个案例来说明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有学校所在地方的地方经济特色,所以我很自然地想到采用“黄岩高品质模具产销两旺”这个案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模具在生产制造中的作用,特意播放一段试模的录像。书本中提到技术能调整产业结构和从业者的数量和比例,但并未给出一个案例进行说明,为了与前一个案例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这时采用“台州三种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的变化图”进行说明,保证案例分析的真实性、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并通过案例和教师的讲解,使他们更加详细地了解本地的支柱产业,了解技术对社会经济的价值,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中采用几组有对比性的真实图片代替书本中的三组卡通式图片,让学生能较深刻地体会技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学习技术与自然部分时,需要寻找一些反面的案例,用图片和数据向学生展示技术对自然的影响,形成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能思考并举例说明,回答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地思考,更好地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3.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是第一节课的延续,不仅要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更要使学生对这个学科有较好的印象,有较浓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和增加一部分案例,使课堂教学更好生动和有效。
(1)采用上一节课的最后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和引入,引入比较自然。
(2)以试模录像和模具生产的案例说明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该案例既是学生了解的,也体现了当地的经济特色,也说明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在案例分析时,学生也会积极参与。
(3)以台州的真实数据和图表,体现技术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从业人数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本地的经济状况,同时使分析的过程有据可依,能让人信服。
(4)以一段顺口溜描述技术落后地区的生活,并辅以有较强对比性的生活图片,说明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学生自主思考,举例说明技术对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影响。
(6)采用两个有关水资源利用的案例,其中一个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个是较为合理的利用。用具有对比性的案例说明技术应与自然保持的关系,特别应指出,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只归咎于技术,更要关注技术的使用方式,还有技术使用者的技术素养与道德。
(7)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4. 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对通用技术已有一些大概的了解,并体会了技术对人的价值。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心理是一种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心理,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非常的好奇,更多的是对学科的期待,期待这门学科是否真的与众不同。上一节课中,学生对于案例分析法只是了解,在这一节课里,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掌握好这种基本方法。现在大多数的学生较少地关注生活中的技术,很少动手参与技术活动,缺乏这样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中需要老师潜移默化地培养这样的意识。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视频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其中插播几段视频,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 引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请学生回答:(1)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人的需求。
(2)技术对人有什么价值?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技术对人的价值。1929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集会上,爱迪生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能带来一丝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
问题:这句话体现了技术对哪些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学生讨论:……
老师:技术(电灯)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因此使技术发明者(人)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技术与社会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1)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价值
(播放视频:http://www.zsmold.com/en/vedio-3.html)问题:该技术对本地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老师:黄岩模具产业是黄岩的支柱产业,占领了国内模具制造业10%的市场份额,黄岩赢得了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黄岩也因此成为了许多零配件的生产基地,如汽车车灯罩,摩托车电瓶车零配件等。
案例分析——黄岩高品质模具产销两旺(课件展示)
问题:黄岩高品质模具体为什么产销两旺?
师生讨论:以技术保障产品质量,以高质量实现产销两旺。而技术通过“技术→产品→企业→产业→社会经济”的关系,最终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课件展示:台州三种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的变化图
问题:技术使得社会的各种产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生讨论:在此期间,较为重要的年份为1987年和1991年。在1987年以前,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支柱和主导,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少。1987年以后,台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跃居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再经过4年的发展,到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从业人数情况类似)从动态看,台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均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台州的产业结构正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整个产业结构基本上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案例分析: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课本第7页)
师生讨论:农业技术的发展:一般的种植技术→以劳动换取土地的技术→节约劳动的技术→节约土地的技术。
(2)技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价值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以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
现在:课件展示几组图片
问题: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影响?试阐述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的最大的影响。
学生回答:……
(3)技术对政治、军事、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问题:请举例说明技术对政治、军事、文化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及时,人们能够方便地了解各方面的政策,政治越来越明主,政治活动愈加公开,如“小丫跑两会”。
随着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直接,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落”。
高新技术应用军事系统,使现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大大提高,对现代战争作战方式、组织指挥、通信联络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空间技术。
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3. 技术与自然
问题: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原材料和资源都来自哪里?如生活用水、木材。
学生:来自大自然。
问题:当我们利用技术从大自然获取原材料和资源的同时,技术对大自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案例分析:上海在“下海”——上海由于过多地抽取地下水和建高楼导致地面下沉。
过多的高楼是造成上海地面下沉的部分原因,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则让更多的城市日渐下沉。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仅就上海而言,地面沉降的原因有30%来自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项目本身的影响,其余70%则要归因于城市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许保玖认为,这项研究很可信。
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塑料的发明,在20世纪初被称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现在被称为最糟糕的发明。
技术的发展,又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如都江堰工程。
播放视频:都江堰
案例分析: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
师生讨论:都江堰工程合理性体现在:一是无坝饮水,二是合理利用和改造地形,三是就地取材,定期维修。
案例分析:荷兰风车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10页的“马上行动”。
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如绿色技术。
4.小结
技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对军事、政治、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们依靠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主要是采用的几个视频的素材,能够吸引学生。引用较多的案例,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引入部分较为自然,但比较传统,无亮点,并不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本节采用较多的案例,但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并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另外学生对于一些案例的思考时间不够,应适当取舍。
3.在分析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时,没有详细的数据,只有两张图表,分析时难以让人信服,但是数据太多的话,花的时间会增加,势必影响教学。
4. 学生过于关注视频,相对来说会减少对知识点的关注和思考,最好看之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2课时
作 者:林丹君(温岭市箬横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知道技术能使人类实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但必须注意保护自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理解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
(2) 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知道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形成和保持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 建立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讲授。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章第一节的“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两个小点,与上节课的“技术与人”构成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整体。“技术与社会”包括: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和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三个方面。“技术与自然”主要内容是人类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教师要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引领学生在技术世界里,进一步体会到技术的运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起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的极大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通过“技术与自然”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证地、客观地看待技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问题的能力,着力突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绿色技术价值观。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 设计理念
本课时教学目标是联系“技术与人”的价值,让学生知道“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因此我从上节课的作业(技术对人的价值),主要是技术发展人的价值出发,指出技术在发展人的同时不断的改变着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所生存的这个自然。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引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与同学们交流,理解技术与社会。通过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提高政治军事的实力四个方面,并穿插案例分析说明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通过播放都江堰视频让学生感受“活”的水利博物馆给人带来的伟大贡献。列举反面案例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3. 教学策略设计
以更多的案例来说明技术对社会、对自然的重大作用和技术的两面性。通过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他们身边,技术不断地在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和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技术,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1)作业点评引入新课。
(2)学生讨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总结技术对社会的价值。
(3)通过都江堰视频感受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4)课堂小结。
4. 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课后,学生对于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较难理解。如果在教学案例设计时离学生生活太远,技术原理太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会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偏见,认为技术比较神秘,是技术人员的事,事不关己,还是抓高考分数要紧的想法,导致对技术课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全面、亲切,有趣,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共同进步。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作业点评)
请同学从技术对人的价值谈谈对某项技术的认识。
教师总结: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技术的价值直接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人生活在社会与自然两个大环境中。因此技术的价值还在社会与自然中有所体现。
(二)新课教学
1.技术与社会
视频欣赏“我的未来不是梦”(http://www.flash8.net/flash/2597.shtml)
同学分组讨论:参考视频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你认为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选一项技术进行说明。
同学: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
(1)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视频中的现代技术加以说明,如汽车)
(2)技术能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对比视频中主角的生活方式以及图片中生活方式)
(3)技术也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案例分析)
除了以上作用外,技术还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2. 技术与自然
幻灯片呈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
电气化、汽车、飞机、自来水、电子技术、无线电和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制冷技术、高速公路、航天技术、因特网、成像技术、家用电器、保健技术、石油化工、激光和光纤、核技术、高性能材料。
二十世纪以上20项技术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也对自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上技术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
人类依靠技术可以利用自然、改造人类(高速公路的修建等)
但技术也会对自然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利用技术的时候也应注意保护环境。(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等等)
马上行动:P10
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课堂小结:
技术与社会:
(1)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2)技术能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3)技术也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技术与自然: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
注意保护自然。
附:二十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技术
据报道,在200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工程院秘书长哈罗德·佛森致函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详细介绍了最近由美国工程院历时半年、与30多家美国专业工程协会一起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这些成就展示了工程技术对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20项工程技术成就分别是:
一、电气化。电气化对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如果没有电力,20世纪的科技、经济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
二、汽车。发明于19世纪,而大批量工业生产是20世纪。小轿车、运货卡车成为全世界中、近程主要运输工具,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
三、飞机。发明于1903年,开始用于军事。20世纪下半叶成为远程主要运输手段,大大拉近了城市、国家和洲际间距离。
四、自来水。为人类提供干净和充足的饮用水,大大减少了疾病的传染,显著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
五、电子技术。从真空管到晶体管、集成电路,成为当代各行各业智能工作的基石。
六、无线电和电视。虽然马可尼于1895年即表演了无线电的功能,但直到1901年才发出第一个越洋广播信号。现在世界上看不到电视的是少数人。
七、农业机械化。20世纪世界人口从16亿增加到60亿,如果农业没有实现机械化,很难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急剧下降,使更多人从事其它重要工作。
八、计算机。当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建造出来以后,当时估计全世界需求量不过是几台,低估了它的能力和应用范围。
九、电话。使家庭成员、公司之间在世界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保持瞬时联系,使地球变小,工作节奏加快。
十、空调制冷技术。成为人们的健康、运输、食品保鲜的不可缺少的设施。人们可以在地球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十一、高速公路。数万公里的多车道、无红绿灯的公路,使工程技术追求效率的梦想得以实现。
十二、航天技术。空间飞行是20世纪工程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十三、因特网。它的社会功能和灿烂前景到21世纪才能完全显示出来。
十四、成像技术。对医疗诊断、天气预报、超声探测、地质勘探的作用有目共睹。
十五、家用电器。极大地减轻了家庭作业的辛劳强度,节省了大量时间。
十六、保健技术。人工假肢、心脏起博器、人工瓣膜和晶状体移植给亿万人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十七、石油化工。石化产品充满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运输业、能源、化工、人造纤维、农业肥料都以石油化工为基础。
十八、激光和光纤。激光现在是复印机、勘测技术、条码识别、光盘的关键。激光与光纤结合使通讯线路的速度和容量急剧增长。
十九、核技术。核能技术的社会影响虽然有争论,如核威慑,但核技术用于发电、医学诊断和治疗是无可争议的。核聚变是地球上未来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二十、高性能材料。20世纪早期就制成了人造树脂。塑料今天已无处不在。20世纪下半叶,人造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在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初传染病肆虐,连肺病也治不了,童工盛行,人们每天要工作12小时,城市被污烟覆盖,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过40~50岁。这一切都由于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而改变了。工程技术成十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均寿命。现在工程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再过一百年,人们或许会认为20世纪的成就不过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初级阶段。
经国务院批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程科技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会议——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将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技术的价值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
章  节: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课 时:第2课时
作 者:王鑫(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2) 理解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3) 理解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4) 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
(2) 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措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激发了解技术、学习技术的兴趣。
(2) 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 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理解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2. 明白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学生案例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启发法、讲授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用技术》教学的第二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二课时,是《技术与设计1》的逻辑起点,也是整个《通用技术》的逻辑起点。这节课主要二个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明白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二是了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将影响到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认识,影响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以及对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设计理念
通用技术的第二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节课的通用技术,对通用技术有了最初的了解,所以这一课中我们要让学生加深了解技术、了解技术与社会、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了解通用技术,激发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
要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开始掌握使用好案例分析法,体会技术对于社会对自然的价值,体验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变革,所以案例与活动的选择很重要。案例与活动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深度。在本节课中的大部分案例来自课本,但在过程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再辅以其他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教科书中使用了有关于照明技术的案例,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案例,也是生活中的案例,能很好的说明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本课中所举的案例都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也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案例分析法。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课,非常有必要增加导学部分,并适当拓展和延伸。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初中的劳技课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并不了解本门课程;其次,通用技术是一门学科体系,其中有两门必修和七门选修,每一门又是完整而独立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每门课的主要内容;第三,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评价体系。
3. 教学策略设计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要让学生理解技术对社会、技术对自然的影响,要让学生开始学会分析案例,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和自然是我们每个密切相关的,我们并不是脱离社会的超越自然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社会、自然与人关系这条线,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理解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首先用与上节课相承的“儿时的理想”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是个大家都比较有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2)提出问题,在同学们的所有理想中,想做农民当工人的很少了,那么是不是我们会可能没有饭吃没有东西用了呢?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做农民和工人,那么都做什么工作去了?
(3)对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根本性的变化,劳动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劳动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也将带来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4)通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作的问题学生的视线转移到工业。
(5)再对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可以实现企业的大比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健的作用。但也同样会减少所需工人人数。
(6)归纳得出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会大大减少,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会大幅增加。
(7)进而通过对衣、食、住、行的案例分析,明白技术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8)案例分析,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和荷兰风车,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 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学习任务重等各种原因,对技术对农业对工业的影响并不会很深刻,所以要着重分析技术对农业、对工业的影响,让学生明白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都是当今社会较为流行的词语,学生也自然有所了解,所以对技术与自然的案例并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只需适当引导。当然对于技术于自然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意识到了,但并不深刻,教师要加以强调。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知识列举配以图片来说明,紧扣关键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老师:同学们好,上一节课中,我们同学中有一部分同学曾有理想当宇航员。那么现在我想问一下,其他同学,你们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的理想都很远大,但是我想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同学们的所有理想中,想做农民当工人的很少了。至于为什么少了,我们暂时不做研究!
思考分析:不过想请同学们思考的是,现在在一线当农民、当工人的人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少了?如果是真的越来越少了!那么是不是我们会可能没有饭吃没有东西用了呢?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做农民和工人,那么都做什么工作去了?
2. 问题探索
老师:先来看我们会不会没有饭吃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农业劳作方式的对比(展示图片)。
思考分析:当我们越来越多的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后,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首先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根本性的变化,劳动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劳动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刚才看我们看到的图片还只是劳作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农业种植技术中不但是有劳作方式的变化!还有其它很多的变化,如农作物种子的改良、旱作节水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这些变化都会比我们的农业发展带来很多的便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我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其次,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带来问题。上面我们说了劳动强度低了,劳动效率高了,也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农民了。也就意味着农村会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那解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工作是一个问题。同学们有什么办法?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的确,我国现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大多都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打工了。打工是做什么?很多农民在工厂里做工去了,实际就是当工人去了。现在再请同学们进行一个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展示图片)。
思考分析: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对工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可以实现企业的大比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健的作用。如果企业的产品还是由一个工人从头到尾生产出来,这样的企业可能就是只是一个手工作坊,这样的生产方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同样,因为生产流水线,特别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使企业也不需要太多的工人了。这同样也意味着会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者在现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怎么办?
3. 知识归纳
老师: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会大大减少,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会大幅增加。同时,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对劳动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知识化,要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更大了,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4. 知识递进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其它方面对我们人类还有影响吗?
思考分析:请同学们分别将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状况和现在进行一个比较。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技术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并且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思考分析:促进我们社会进步的技术,是不是需要资源的?这些资源来自那里?
案例分析: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和荷兰风车
老师: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人类和自然应该成为朋友,人类要利用和改造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马上行动:分析技术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填入教材中的表格。
5. 知识总结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理解,技术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理解人类依靠技术,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和兴趣,参与程度和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了解的或是身边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会有很好的体会。本课设计各知识点过渡自然,层层递进,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深究热情,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以下问题在教学过程要加以注意:
1. 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2. 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案例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方面的适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