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7 12: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原中学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2013.12)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36分 )
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1)安谧( )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 )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艳极了。那些硕( )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蕴( )含这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 )热的感觉。
(2)假如我是一江春水,哪怕遇到巨岩的阻挡,也要尽力地奔腾流tǎnɡ(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即使落在贫jí( )的土地,也要顽强地ménɡ( )发成长。我们应懂得生命的真dì( ),乘着理想的航船,chēng( )起信念的风帆,驶向辉煌的彼岸。
2、古诗文默写(11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 _____。
、争渡,争渡, ________________ _____。
、《浣溪沙》(晏殊)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智子疑邻》文中句子回答:
待到预见成为事实“ , 。”
(5)、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结合的过程,“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习又是相互联系,从旧知中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从《论语》选材的课文中学习过的“ , 。”
(6)、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__ ; 。.
3、名著阅读(4分)
(1)、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故事的寓意。
小蟹与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你不要横爬,为什么不直着走?”他答道:“妈妈,请您亲自教我怎 样直走,我将照着你的样子走。”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于是小蟹说她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二是 ;三是 。
4、综合学习(11分)
语言积累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成语在汉语言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而成语的积累就显得很重要。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七嘴八舌说成语”的语文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采用归类学习法,经过思考,根据成语的特点,大家将成语归为:数字成语、生物成语、时令成语、典故成语等等几类。
(1)、请你根据上述归类,各写出两个成语:(6分)
数字成语:(例:六神无主?七嘴八舌)
生物成语:(例:虎背熊腰?凤毛麟角)
时令成语:(例:寒来暑往 春华秋实)
(2)、按根据成语特点归类的方法,再给成语归类,试着写出另外一类并举出一个成语例子。
成语:(例: )(2分)
(3)、写出你所知道的一个典故成语(指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成语),并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个典故。(3分)
典故成语: ,典故: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皇帝的新装(节选)(17分)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舍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顸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
5、第一段描写骗子为皇帝穿新装用了一个“弄”字。这个词用得好,请说明理由。(3分)
6、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 (3分)
7、“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把“叫”改成“说”好吗?为什么?(3分)
8、人们为什么都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9、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 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4分)
(二)(15分)
大圣架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只见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穵,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就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磕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放开量,痛饮一翻。吃勾了多时,酕陶醉了,自揣自摸到:“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好呢?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既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宫、仙官、仙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通,但见丹炉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就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有自己揣度到: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来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既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键将分饮仙酒,闻天兵来拿,公然不理。又一起小妖来报:“爷爷!那九个凶神已把门打破,杀进来也!”大圣怒到:“这泼毛神,老大无礼!本侍不与他计较,如何上门来欺我?”叫一声:“开路!”挚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你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抡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自辰时布阵,混杀到日落西山。……
节选自《西游记》有改动
10、“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放开量,痛饮一翻。”这一句用了什么描写?看出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3分)
11、节选部分写了几件闹天宫的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控制在10个字以内)。(4分)
12、孙悟空既然被封为齐天大圣,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为什么没有请孙悟空?(3分)
13、孙悟空大闹天宫有人认为是英雄壮举,有人认为是任性胡闹,更有人认为是监守自盗。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5分)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一)墨梅 王冕(5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4、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分)
15、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3分)
(二)塞翁失马(14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字。(4分)
(1)善术者( )(2)亡而入胡( )(3)将胡骏马而归( )(4)以跛之故(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 ____
(2)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______
18、这个故事用一连串的事实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的道理,请将文中一连串的事实的原句按先后顺序填入下面横线上。(6分)
__________________, , , 。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出自本文。
(三)黔之驴(节选)(13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②,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②狎(xiá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阚(hǎn):同“吼”,怒吼。
19、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4分)
(1)虎大骇,远遁 ( ) (2)以为且噬己也 ( )
(3)驴不胜怒,蹄之 ( ) (4)尽其肉,乃去。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21、“驴一鸣”时,虎有什么动作和心理?(用文中原话作答。)(2分)
答:(1)动作: (2)心理:
22、学习了本文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