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1 15:0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一、定向导趣,引入新课
整合点一:运用教学小软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新奇的同时,欣赏感悟大庆的发展变化。看到地理原来离生活这么近,坐在教室就可以周游世界。
一、聚落与环境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聚落的定义
聚落的分类
二、感知生活,初识聚落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聚落的分类
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聚落与环境
走进自然,寻找理想的家园。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适于
耕作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气候、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西亚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楼上住居民,楼下养牲畜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极难渗水。黄土直立性强,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黄土直立,冬暖夏凉
极地地区
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低矮无窗,防风保暖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房屋建筑,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下节课向同学们介绍。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
四、升华情感,发展聚落
传统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
住房紧张,四合院变得
拥挤、混乱,干脆拆掉,
盖楼房算了。
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
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加入新的功能,如:厨房、卫生间等,
方便生活。
有些四合院老旧了,
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
再照原样重建。
出谋划策:
百年四合院,是拆还是留?
世界文化遗产欣赏
意 大 利 水 城
——威 尼 斯
威尼斯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矮楼,少有高层建筑。
云南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
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建筑融汉、
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且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
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
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
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
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
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
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
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
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
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
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
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
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
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
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
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
的风貌。
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中 国 长 城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只是人们的居所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聚落可分为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五、检测导效,学以致用
五、检测导效,学以致用
3、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
A、悉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严寒
冰块,墙厚,保温
干燥,冬冷夏热
黄土,冬暖夏凉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五、检测导效,学以致用
让我们象沐浴阳光一样沐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