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欣赏 哀郢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欣赏 哀郢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1 15:4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华夏古韵
哀 郢
教学目标:
学会欣赏中国古乐器之美,并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楚辞作家。
教学重难点:
了解《哀郢》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了解关于古代乐器埙的知识。
背景介绍
01
屈原《哀郢》
 一、屈原
屈原简介: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新课导入
02
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一系列问题。先是秦使张仪入楚,以财物贿赂佞臣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用欺骗手法破坏了楚齐联盟。怀王发现上当后,大举发兵攻秦。可是,丹阳、蓝田战役相继失败,并丧失汉中之地。此时屈原曾受命使齐修复旧盟,但似乎没有结果。此后由于怀王外交上举措失当,楚国接连遭到秦、齐、韩、魏的围攻,陷入困境。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度被流放到汉北一带,这是他第一次被放逐。
第一次流放
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阻,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后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第二次流放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他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①。
  --------
  ①参见闻一多《端午考》。又北朝魏收《五日》诗云:“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似乎直到南北朝,南方还保存着端午节祭东君的习俗。东君:神话中的春神。
自沉汨罗江
歌曲分析
03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由埙独奏的乐曲《哀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
●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能以一字或一词
概之吗?
  
●埙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多为陶土烧制而成。音色古朴、浑厚。

《哀郢》
乐器陈列室
埙 埙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陶制最为普遍,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独奏《哀郢》是以屈原
诗作《哀郢》为主题创作
而成,请同学们说一说,
屈原的这部诗作表现了什
么内容和哪种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在乐曲中,除了埙以外,还有一种乐器参与
演奏,能听出来是哪种乐器吗?它的音色有
什么特点?对音乐意境的塑造起到什么作用?
  
●音乐中哪一部分或哪段音调给你印象最深?
为什么?
请同学们聆听乐曲主题,边听边思考:
●主题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表现出什么音乐
情绪?
  
●演奏的速度是什么?力度是什么?
●节奏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特殊的节奏型?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哼唱主题,体会乐曲中的“悲痛”情感。
请同学们聆听乐曲的结束处,边听边思考:
●音调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
●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演奏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节奏有什么特点?与主题旋律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总结:
●这首乐曲是如何表现主题内容与情感的?
(旋律发展手法、演奏速度与力度的选择、
节奏型的设计、情感的逐步渲染等)
●埙的音色适合表现哪种音乐意境?
拓展延伸
04
古代乐器的审美特征
我国的古代乐器根据制作使用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瓠、竹八类,称之为“八音”。
编钟
石磬

古筝
木鱼


音色美
这首乐曲以屈原的《哀郢》为主题,表现了远古时期混沌初开、曙光初现的人类童年时期那种最初的觉醒和困惑、敬畏和恐惧。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