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1 16:0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西周
东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
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因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而得名
春秋战国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东周的两个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诸侯争霸
课标要求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
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的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北京人、
山顶洞人时期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人、
半坡人时期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器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石器
耒耜
青铜铲
铁锸
表现1:耕作工具的改进,出现铁制农具;
牺 (xī ) 尊
“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牛),为畎(quǎn)亩(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表现2:耕作工具的改进,牛耕出现;
驯服牛的有力例证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想象图)
耒耜耕作
铁犁牛耕
(1)农业
表现3:由刀耕火种、耒耜耕作到铁犁牛耕,实现了人力到畜力的转变。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有所发展。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
楚国漆器
春秋·莲鹤方壶
勾践剑
冶铁业
夫差矛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更多地使用。
金属货币
商品交换市场
布钱、圆钱、刀钱
齐桓公“宫中七市”。
——《战国策·东周》
商品交换市场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促进
促进
促进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铁犁牛耕,除了推动生产力,还对诸侯和东迁后的周天子带来什么影响?
表现 作用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9结合刚才所讲,完善上面的表格。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等)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增加
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发展
一.春秋的经济发展:
铁器牛耕的使用,从根本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分封制瓦解
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王室衰微

王室衰微的表现: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王室衰微
二、王室衰微
名称 土 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任务: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东周
结论
直辖
方圆千里
直辖
方圆百里
直辖
14万人
直辖
几千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天子成为傀儡,
依靠强大的诸侯
面积缩小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兵力下降
王室衰微
二、王室衰微
没权
没地
没臣
没钱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向周王定期缴纳贡赋
西周·分封制
东周·分封制逐步瓦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二、王室衰微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注释: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任务: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政治现象
材料研读
政治现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思考: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犁牛耕出现
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私田出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分封制逐渐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矛盾
王室衰微:
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破坏、分封制瓦解
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 一 带(2)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无力控制诸侯(3)诸侯各自为政,不再定期纳贡,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经济上依赖诸侯国
结果: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1、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争斗
晋文公
齐桓公
一、诸侯争霸的原因:
二、春秋霸主(时间先后)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三、诸侯争霸的口号:尊王攘夷
借尊奉周王之名,号令诸侯,抵御狄戎(少数民族),得到各国的拥戴,争夺诸侯霸主。
三、诸侯争霸
三、诸侯争霸
春秋列国形势图(BC.770-BC.476)
观察图片并结合【相关史事】,哪个国家首先称霸?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春秋首霸
原因:
①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为提高。
②地理位置:地处山东,盛产鱼盐。
③尊王攘夷:葵丘会盟,号令诸侯。
葵丘会盟



晋文公称霸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春秋第二位霸主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
(前697-前628)
姬姓,名重耳,
晋国第22任君主。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前614年-前591年在位
晋楚泌之战,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称霸
诸侯争霸的影响
春秋后期诸侯国
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春秋争霸的利弊。
170多个诸侯国,480多场战事,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30多个国家剩余
1、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2.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造成社会混乱。
三、诸侯争霸
材料六: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依据材料六概括诸侯争霸带来的影响?
春秋时期,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为在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消极
积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
促进了民族融合
性质(实质):奴隶主贵族之间,大国兼并小国的掠夺战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王室衰微:
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破坏、分封制瓦解
表现:政治上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经济上不向天子纳贡
结果: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口号:尊王攘夷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影响:积极: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局部统一
消极: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陈兵在周朝都城的郊外,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竟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 )
A.王室衰微,分封破坏 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
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 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
2.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日益衰微
A
A
3.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
A.20万年前 B.距今10000年左右
C.春秋战国时期 D.北朝时期
C
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
5.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九品中正制
A
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D
3.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以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步瓦解
课堂练习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