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水》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连江县琯头中学
课名 千姿百态的水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美术(湘教版) 章节 七年级下册第5课
学时 1学时 年级 七年级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件事物的形态与变化,能够细心观察与主动体验。②过程与方法:学会归纳、概括自己的感受,尝试组织线条表现水的形态美。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通过水的诗词感悟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
三、学习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农村的学生,学生对水这个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并不陌生。但他们仅停留在小学比较简单的绘画上,在认识上也不全面。整体来说,七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千姿百态的水》这一课教学中,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分析与解决措施。本课的重点是用合适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形态的水,并能进行描述。通过欣赏、分析艺术家的作品,了解线条的应用和不同形式的表现。开阔学生的思路。通过观看微视频、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水的动态,画面整体的布局。激发学生“我也能行”的创作欲望。2.教学难点分析与解决措施。本课的难点是学生感受水的形态美。教师的分析与示范是解决本课的难点所在,通过学生的玩水及白板播放水的不同形态与教师讲解,更加一目了然,帮学生理清了思路。经过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用美术语言描述自己的构思,为后面的创作体验和评价做好准备。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0:34-5:20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了解身边的水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观看视频聆听 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体验家乡的水,导入课题。
连连看游戏 上台动手操作
二、听水。 5:43-10:18 创设情境、进行联想,激发创作热情 1、听音画水 1、学生欣赏。 2、上台动手操作。 趣味中学会表现手法,用线条、笔触表达感受。
2、归纳提炼。 3、展示、点评、补充。 联系生活,评价表现效果。
三、观水。 10:29-12:37 合作、训练 根据给出的不同水势的场景,配置一个比较贴切画面形容水势的词语。 学生观察思考。 白板展示。观察大自然中水的不同状态,从而发现造型的规律。
四、赏水。 12:38-18:55 交流 欣赏名家表现水的作品,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并相互解决。 1、倾听理解学习。2、观察思考学习 白板展示。提炼物象的本质特征,学会用合适的材料来表现不同的形态的水。
五、画水。 18:56-30:33 分工、合作 1、出示活动要求。2、巡回指导。 1、明确任务。2、动手合作 白板展示。动手感受水在自然和外界条件下丰富形态美,并归纳其造型特点,学会运用线组织画面,体会线的表现力和秩序美
(作业展评) 31:00-36:55 合作、交流 1、提出展示形式(上讲台) 1、上讲台展示作品。 白板拍作业并讲评,师激励并反馈。
2、提出要求。 2、点评。
六、悟水。 (小结文本,巩固知识) 37:44—41:40 交流 小结 聆听 通过多媒体展示水
评述 巩固课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