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八年级上册历史
专题一 列强的侵华战争
一、知识点梳理
列强的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时间
经过 (1)开始标志:1840年,英军驶达广东海面(2)结束标志:1842年,英军驶达南京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虎门销烟(导火线)
1840年6月—1842年8月
鸦片战争 结果 时间 主要内容 割地
赔款
通商
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842年8月
签订
中英
《南京
条约》
赔款2 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
割香港岛给英国
鸦片战争 结果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议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最能体现侵略目的)
性质 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
借口
侵略者
主要事件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逃走,侵略者
1856年—1860年
亚罗号事件(英国)、马神甫事件(法国)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要条约 条约 时间 签订国 内容
俄、美、英、法 西方列强获得了 进驻北京,增开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58年 美、英、法
《北京条约》 英、法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1858年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
汉口、南京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
列强罪行 (1)英法:
(2)沙俄: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火烧圆明园(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2) (3)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4)导火索: 时间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殉国
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国力日衰
日本维新变法,国力增强
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左宝贵
1894年(旧历甲午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战役 致远舰管带 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
威海卫战役 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
邓世昌
旅顺大屠杀
丁汝昌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 (2)主观原因:战前没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被动挨打 (3)客观原因: 中日《马关条约》 时间
签订人 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制度先进
清政府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 内容 影响
割地:割 给日本
赔款:
辽东半岛、台湾和
澎湖列岛
赔偿日本兵费
白银2亿两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 通商: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设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侵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影响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目的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八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联军总司令德国人
过程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瓦西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 1901年,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 内容 经济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政治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
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白银4.5亿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国家派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外交 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
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北京东交民巷
总理衙门
(1)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知识点拓展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的变化
战前 战后 社会性质 政治 独立自主封建国家 部分主权被破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的影响(必背)
(1)革命史观:
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
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
(4)社会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5)文明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3.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侵华方式 直接抢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相互勾结、发动战争→瓜分狂潮→以华治华
趋势 (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
(2)经济侵略日益加强的同时,不断渗透政治与军事控制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感叹:“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他说:“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从材料可知,他评价的是 ( A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2.“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出远征军4 000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
A B C D
A
3.林则徐到了广东以后,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这说明( D )
A.林则徐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B.学习西方技术已成为国人共识
C.林则徐深受实业救国影响
D.抗击外国侵略是每个公民责任
D
4.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B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二十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月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B
5.下列不平等条约的排序能正确反映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是 ( D )
①《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D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下之盟”的名称。概括“城下之盟”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并指出“城下之盟”哪一项内容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5分)
名称:
《南京条约》。(1分)
主权:
领土、关税、贸易。(3分)
内容: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1分)
材料二
188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共计 113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列强能在中国开办大量企业得益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条约:《马关条约》。(1分)
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材料三 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3)你同意材料三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
同意。
理由:
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材料四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2分)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看到列强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2分)
本质:
贪婪、侵略、反动。(1分)
教训:
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