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陶朱中学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独家】陶朱中学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7 12: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3月份阶段性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绯红 ( ) 文绉绉 ( ) 颔首低眉 ( )
期期艾艾 ( ) 冥思 xia( ) 想 an( )然失色
藏污纳 gou ( ) 翻来fu( )去
2、古诗文默写:(6分)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黔娄之妻有言:“ ,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 , , , 。
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5、任选一题,对对联.(2分)
①上联是“北京雾锁车迷路”,写出下联 。
②上联是“月送花香浮小院”,写出下联 。
6、名著阅读:(3分)
现在,我怎么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写出来呢?像这类神奇的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是画笔也不能将海水中的特殊景象描绘出来,语言文字就更不能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一百米以内的物体。
这段话选自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文中的“我”叫 。(1分)
简要说出这本科幻小说中一个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情节,30字以内。(2分)
                               
7. 综合性学习,一年一度的班主任节来了,请你完成以下活动。(3分)
请你写出一句与老师有关的俗语或格言。(1分)
②请你同时用上“海螺山 、状元、黄昏”三个词编一则简短的笑话,给辛勤阅卷的老师们送上一份轻松。(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藤野先生》
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 “这样”指代什么?(2分)
9.反语是这一语段语言运用的特色之一,请举例加以赏析。(3分)
10.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吗?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3分)
(二)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1.文中多次写了“目送”的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三次。(3分)
12.任选一句完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可以换成括号内的字词吗?请结合语境简要说明理由。(2分)
(1)在关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没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2)我一直在等待,等候它消失前的回头一瞥(望)
13.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情。任选下面一句,结合语境赏析。(2分)
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2)车子开走了,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14.《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从流飘荡 ( ) (2)互相轩邈(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16. 用现代汉语说出“争高直指,干百成峰”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文中划线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是( )(2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二)越人造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朽而轮败③,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 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破败。 ④相属:一下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效而为之者相属 ( )(2)越率敝车御之 ( )
20.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21.以下两句分别体现了越人怎样的特点? (4分)
(1)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
(2)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已。
四、作文:40分
以“那一双 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无助”、“愤怒”、“美丽”、“充满爱”“温暖而诗意”……600字以上。(其中5分是卷面分)
八年级3月份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1.2.5..7略
3.B
4.B
6.阿龙纳斯 例:反击土著人的围攻、 参观海底森林 、打捞海底沉船的珠宝
8 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庸俗无聊,令我失望
9.例:“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
10..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11.⑴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目送孩子进教室。
⑵十六岁,华安去美国,“我”送他到机场。
⑶二十一岁,华安上大学了,“我”目送他上公交车
(4)父亲用小货车送我上班,“我“目送他离开
(5)父亲住院,我目送他的轮椅离开
(6)我目送父亲的遗体进入火葬场的炉门
12、(1)不能换。因为“闪入”说明速度之快,写出儿子没有留恋。不愿和母亲亲热。“没入”则不能。
(2)不能换。“瞥”意思是短时间地大略看看,表明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很低,“望”在程度上则要深一些。
13(1)生动地表达出我和儿子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2)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儿子之间有了隔膜,由此我的内心产生了失落和伤感。
14.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参考角度:文章的选材,文章的情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文章的语言,文章的表现手法)
15.(1)随着,顺从(2)往高处和远处伸展(3)奔驰的马(4)树枝
16.(群山)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17.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表现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8、A
19、(1)制造 (2)破旧
20、但是越人的家乡没有.于是用船载回去
21、(1)对不懂的事物容易轻信 (2)生性多疑 固执其见
四.作文
其中5分为卷面分,需另外打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