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11 19: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设计
·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道理。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多种方法。
五四制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本册教材依据“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这四个维度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在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11-20个数的认识”和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中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学习数学计算的中间单元,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基础,在整个数与代数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沙滩上给海鸥喂食的情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大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鸥。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问题: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在教学“12+3=?”时,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数一数或利用小棒和计数器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自主完成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实现认数与计算的有机结合。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学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学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知道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培养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棒、计数器、练习卡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评价会动脑、反应快的良好学习状态。
2、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合理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序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适时进行论述性评价。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时间预设:2分钟)
师:我们荣成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那你们看谁来了?(点击课件)对,大海的朋友——海鸥,小海鸥给我们带来了几道数学题,想考考咱们同学,挑战成功,小海鸥就带我们一起去海边看看。(课件出示: 6+3= 2+5= 9-5= )
看来,小海鸥带来的题一点也难不倒大家。不过,小海鸥还有问题哦,准备迎接挑战吧。
看图写数。
(   )   (    )  (    )
谁能说一说:这些数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交流。
师评价并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说得真清楚,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设计意图: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理解了11―20各数的意义、认识数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上课伊始,出示3道看图写数的题,让学生复习数的意义及数位的认识知识;通过交流,学生还发现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其实就是十加几得十几,为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时间预设:5分钟)
挑战初战告捷,海鸥带我们来到了海边,相信海边的数学知识也难不倒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出示情景图),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生到讲台前指着图片说)
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老师把问题板贴黑板上并对这些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
【设计意图:孩子们喜欢到海边玩,引导孩子观看“喂海鸥”情境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图,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会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时间预设:18分钟)
几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好吗?“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怎么列算式?(12+3=)还可以怎样列算式?(3+12)
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这个算式和小海鸥带来的这三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小海鸥带来的题是一位数加一位数,还有一位数减一位数,今天这个算式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出示课件)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师:那12+3等于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学生可能:用数一数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算法,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摆一摆,数一数,也可以拨一拨。开始吧
同学们活动
有结果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好,你来,你用的什么方法?
预设1: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接着12往后数3个数,就是13、14、15.我就知道12+3=15.
还有别的算法吗?好,你来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那你到台前来,摆给大家看看。
预设2:学生边摆边说:我先摆一个10根,再摆2根就是12,然后再摆3根,2+3是5根,5根加10根就等于15根。
为了使小朋友看得清楚,老师在电脑上演示一遍。(课件演示摆小棒)老师演示学生说
看黑板,我们一起来把算法记下来。这道题先算——2+3=5再算——10+5=15
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12+3=15,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来。
预设3:学生用计数器拨的。先拨12,十位上拨一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再拨3,个位上拨3个珠子,合起来一共是15。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拨计数器)12+3,我们先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12,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现在计数器上的得数是?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学具,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合作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
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计算12+3,都是先算2+3=5,再算10+5=15就知道12+3=15。那3+12等于?
(手指着12+3=15说)像这样的题,你们会做了吗?那我来检验一下。
请看第二个问题。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怎么列式?同意吗?谁能很快算出15+4等于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跟大家说说。
学生说算法: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4=9,再算10+9=19。就知道15+4=19。
你们同意吗?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决“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及时巩固探究成果。】
学习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里的数也都有自己的名字,看这是什么号,加号前面的12,你们猜猜他叫什么?你来(加数)。
你猜对了,他就叫加数。(出示课件)那加号后面的3叫?(加数)。
你也猜对了,它也叫加数。(出示课件)
接着猜猜等号后面的15叫什么?(和)
恭喜你,猜对了,他就叫和。(出示课件)
大家跟老师说一遍。12叫——加数,3叫——加数,15叫——和。加数+加数=和跟老师说一遍。
你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老师考考你们。
大家看,这个算式里的15叫-加数4叫-加数,19叫-和。
你们记得真快。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在玩中记住了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时间预设:12分钟)
刚才我们在大海边学习了那么多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题我会算(出示:我会算 14+5= 7+12=)现在拿出助学单1,把这两道题的得数写下来。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同学做的题对不对?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4+5=先算4+5等于9,再算10+9=19,我就知道14+5=19
7+12=先算7+2=9,再算10+9=19,我就知道7+12=19.)听明白了吗?
(指着课件说)这两道题的得数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错的同学改正一下。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题(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清楚了吗?把算式写在2号答题纸上,也就是助学单2。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10+4=14)。
谁来评价一下对吗?和他做的一样请举手。请做错的同学赶快改正一下。
海鸥看到同学们这么会动脑筋,又来和大家见面了。(出示课件)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读)
读得很清楚。请大家根据问题把算式写在3号答题纸上,也就是助学单3。
学生答题。
谁来把你的答案说给大家听?11+5=16(条)
和他做的一样,请举手。你不一样,你来说说你的做法。
生说。你们同意吗?谁来当小老师教教他?
(左边的海鸥捉了 11条鱼,右边的海鸥捉了5条鱼。11+5=16(条)就算出他们一共捉了16条鱼。)
听明白了吗?小老师讲的好不好。大拇指送给你。错的同学改正一下。
【设计意图:用优化的方法再做题,既解决了信息窗中所提出的问题,又巩固了算法运用。多让学生说算理,扎实掌握算法。】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时间预设:3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我知道了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的名字;我学会提问题了;我学会用摆小棒算数了。)
你们的收获可真多。相信今后的数学课堂可以收获的更多。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我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回顾整理。通过“两位数减一位数怎么计算呢?”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本节课的知识拓展延伸。】
:
两位数加一位数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大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12+3=15(只)3+12=15(只) 15+4=19(只)
数一数 先算:2+3=5
摆一摆 再算:10+5=15
拨一拨
相关标准陈述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