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厘米的认识》
【教材版本】小学数学 青岛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
【教学课题】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 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7~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明确直尺各部分的组成及初步学会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一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一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数学书、小棒、学生尺
学生准备:三根吸管(1厘米,4厘米,18厘米)、长方形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桌两人分别用长吸管和小棒测量桌面的长度,看看各需要几根。
分享结果并板书
1.引出问题
师:为什么桌面长度相同,而测量数据不同呢?
(预设:测量不准确;测量物体不同;……)
师:这是问题关键,因为吸管和小棒长度不相同,测量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所以我们需要统一标准。用什么来测量更合适?
深入思考
(预设:用一样长的物体测量;用尺子量)
师:大家太聪明啦!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相同,所以统一标准,发明了尺子更加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情景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相同物品,测量出的数据不同?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自主探究,认识直尺,形成厘米的概念
1.认识直尺
师:有没有带来你们的学生尺啊,拿起来给老师看,轻轻放下,先仔细观察尺子上有什么?再和同桌小声地交流。
汇报: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①.刻度线:我们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 通常把较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叫做“一大格”。
②.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这些数字我们叫做刻度,每条较长的刻度线对应着一个数字,大家猜一猜在测量过程中哪条线对准的哪个数字最关键?(0,追问:直尺中的“0”表示什么?起点)0所对准的刻度线我们叫做0刻度线,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起点。
③.厘米(cm)(引导:老师直尺中有cm这两个字母,你们有吗?)“cm”就是厘米的英文缩写,它也是一个单位,你们还知道哪些单位?厘米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引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厘米。
2.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师:谁能从尺子中找出1厘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你还能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
手语示范: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是1厘米,刻度2到刻度3这一大格也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1厘米有多长呢?从你的吸管中找出最短的一根,这就是1厘米,拿起来感受一下。
游戏(边讲边示范):伸出右手,握紧拳头,变成小鸟,嘴巴张开,放进小棒,这就是一厘米。再拿出小棒,嘴巴不动,感受一下1厘米,然后抱臂坐好,谁能用手比出来1厘米?用小棒检验一下,说说你对1厘米的感受。
(预设:1厘米很短,所以厘米是我们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
师:拿着1厘米,去寻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PPT演示:图钉的长度、瓶盖的高度、食指的宽度、饮料瓶盖的高度大约都是1厘米。
师:谁能从尺子中找到2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4……)
师:如果让你在尺子中找到5厘米,你最喜欢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从刻度0到刻度5)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所以说我们说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3、测量小棒长度
①.用直尺测量
师:请同学们找到中等长度的吸管,先估测,再自主测量。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测量结果(提醒学生表述完整。)
师:老师刚刚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同学是这样测量的,大家判断一下对不对。(教学助手上传课堂生成的测量方法)
预设:第一种:错误,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线;
第二种:错误,铅笔没有放平;
第三种:正确,(小结:测量物体时,应先将物体放平,然后左端对准0刻度线,右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②.测量多种物体长度
活动要求:
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记录数据,其他三位同学先估测,再每人测量一种物体长度;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③.测量数学书宽度
为什么刚刚一组同学测量数学书宽度是18厘米,而另一组写的比18厘米多一点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测量。
引导:是整18厘米吗?右端在哪两个刻度之间?靠近哪个数?所以我们说数学书的宽度大约18厘米。
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一般我们用大约多少厘米来描述。
4、断尺测量
师:老师也想测量小棒长度,但是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谁能帮帮老师,用断尺如何测量小棒呢?
深入思考
请学生上台演示,从7到13是6厘米吗?你怎么知道的?(预设:6大格就是6厘米;13-7=6厘米),生活中断尺测量,我们常用大数减小数得到的差就是物体长度,所以只要大家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体验感悟,内化概念
1.说说下面铅笔的长度
2.小小裁判员:哪种颜色的手机更长?
四、总结反思,认识提高
愉快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同学们,今天认识了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厘米,学习了1厘米的长度和标准的测量方法,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会有什么困难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刻度线: 0刻度线 起点 从0到1 1厘米
刻度:数字 从0到2 2厘米
厘米(cm):长度单位 较短 从0到5 5厘米
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