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小放驴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小放驴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1 19: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
小 放 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女声合唱《看秧歌》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分析:
(一)《看秧歌》
 《看秧歌》是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歌曲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这首歌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两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这部分合唱基本上采用了主调音乐的手法。第二部分的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其中,较多地采用了复调的手法。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它与前后两部分既形成对比,又保持统一。
背景介绍
新知导入
歌曲分析
拓展延伸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背景介绍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新知导入
欣赏这首曲子思考:这首曲子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初听《小放驴》
乐曲有什么特点?
主奏乐器是什么 ?
河北民歌的基本特点
乐曲旋律热烈欢快,豪爽奔放,音乐线条诙谐流畅,口语化、随意性、歌唱性很强。
歌曲分析
管子:双名风管、头管等,是古代龟兹(今新疆一带)的乐器。隋朝时已在宫廷乐中使用,为吹打乐队中的主奏乐器之一。
《小放驴》是由河北的地秧歌“跑驴”的音调发展而成的,音乐中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丝弦,同时运用了大量打击乐,用来表现北方人民放驴时诙谐的情景和豪放的性格。
吹打乐
以唢呐、管子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之一,声音响亮、风格粗犷豪放,善于表现热烈的情绪,渲染节日欢乐气氛。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由于农民们对能帮助他们劳动、生活的驴子都十分喜爱,所以在他们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中也加入了驴子的角色。在河北就有这样一个艺术形式的的民间“地秧歌”,俗称“跑驴”。多在春节等喜庆节日上表演。
拓展
地秧歌——《跑驴》
总结拓展
《小二番》
河北吹打乐
小试牛刀: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