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看不见的运动 期末试题选编安徽省各地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看不见的运动 期末试题选编安徽省各地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2 11: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 看不见的运动
1.(2022·安徽亳州·八年级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丙图:雪花飞扬,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
2.(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吸盘内空气排尽紧紧压在玻璃板上,使其“粘”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重物不下落(图中A),将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图中B),下面也可以吊一重物不下落。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入真空罩内,当抽去空气时,不会脱落的是(  )
A.挂着重物的吸盘 B.挂着重物的两铅块
C.二者都会 D.二者都不会
3.(2022·安徽黄山·八年级期末)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分子、地球、太阳系是按照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海绵可以被压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首先提出原子模型是核式模型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粒子
C.水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地心说首先是哥白尼提出的
5.(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秋天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的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6.(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秋天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的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7.(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破镜不能重圆”原因是(  )
A.断面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断面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互相抵消
C.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8.(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 _____ 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
9.(2022·安徽亳州·八年级期末)五一假期之际,素有“国际药都”之称的安徽省毫州市到了芍药花盛开的季节,公园、景点和广大田野芍药花灿若云霞。芍药花开时花香四溢,这是______现象,当微风吹过有些花朵随风飘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0.(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我们通常吃的盐蛋,其实是用鸭蛋腌制而来的,有的地方是将食盐和黄泥土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状裹在鸭蛋外面,十天或数月后鸭蛋便成了盐蛋.从分子动能理论分析,蛋壳外的盐分能进入鸭蛋内,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2·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当涂分校八年级期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12.(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八年级期末)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壶利用了______原理,方便倒水饮茶;用沸水泡茶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
13.(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其病毒在空气中的运动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溶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4.(2022·安徽黄山·八年级期末)长期高盐饮食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骨质疏松、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而腌制火腿就是一种高盐食品。在肉类表面涂抹上食盐,过段时间内部也会变咸,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总在_______。
15.(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进行两次太空授课的国家。航天员如图王亚平展示的水膜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航天员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水球慢慢变蓝。说明分子在______。
16.(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当两滴水银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液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17.(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楼道里喷洒消毒液,很快整个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的气味,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消毒液分子在___________的缘故。
18.(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我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宇航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她先让两大滴水靠近,然后相互接触,使两滴水结合在一起了,再慢慢拉开一段距离,竟然发现两水滴被拉成一座“水桥”。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失重状态下水分子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力。
19.(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期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每天都要喷洒消毒液对校园进行消毒。同学们会闻到刺鼻的消毒液气味,这是属于_________现象。在救治和转运新冠肺炎患者时,负压救护车能隔离病患,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这是因为负压车车内的气压_________外界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当两滴水银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液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21.(2022·安徽·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授课。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______。
22.(2022·安徽·马鞍山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写的是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乡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有关,
23.(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物理学中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做分子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雪花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由题意可知,吸盘和玻璃板“粘”在一起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而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若把该装置放入真空罩里面,当抽去空气时,由于没有了大气压,所以吸盘会脱落,而分子引力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所以挂着重物的铅块不会脱落。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原子核、分子、地球、太阳系,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被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未改变分子之间距离,无法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所以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故B正确;
C.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其内部的分子间都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
D.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
B.冬天大雪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秋天桂花香飘满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
B.冬天大雪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秋天桂花香飘满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故无法产生引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 无规则 形变
【详解】[1]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使得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
[2]芒果对枝条施加了力,将枝条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9. 扩散 运动状态
【详解】[1]芍药花开时花香四溢,这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发生的扩散现象;
[2]当微风吹过有些花朵随风飘落,说明花朵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盐鸭蛋的腌制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蛋壳外的盐分能进入鸭蛋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是扩散现象,表明了消毒液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连通器 扩散
【详解】[1]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13. 不属于 地球
【详解】[1]新冠病毒是直径在100nm左右的细小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气溶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4.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2]在肉类表面涂抹上食盐,过段时间内部也会变咸,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引力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水膜的形成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 航天员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水球慢慢变蓝,说明蓝色颜料分子在发生扩散现象,故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16. 引力 斥力 间隙
【详解】[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两滴水银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
[2]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17.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楼道里喷洒消毒液,很快整个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的气味,属于扩散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消毒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18.引
【详解】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将水滴慢慢拉开时,水滴被拉成一座“水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9. 扩散 小于
【详解】[1]同学们会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2]负压救护车:通过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使新鲜空气流入车内,而车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无害化处理后排出。
20. 引力 斥力 间隙
【详解】[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两滴水银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
[2]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2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向水球内注入蓝色液体,水球变成“蓝宝石”,这是液体的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温度
【详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23. 物体温度 热运动
【详解】[1][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物理学中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