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高频考点期末专项复习卷(一)(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
2.我们能听出两个音叉的音高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
3.声音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它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它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
4.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响、声音大,在科学上是指声音__________,而平时所说的声音尖、声音刺耳,实际上是指声音__________,它们分别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有关。
5.人的耳朵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哆”“来”“咪”三个音阶中,“咪”的音最高。( )
2.不同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是相同的。( )
3.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 )
4.说话声音的强弱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
5.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6.如果人双耳的“鼓膜”损坏了,就有可能听不到声音了。( )
7.因为水是液体,不能振动,所以流水声不是由水振动产生的。( )
8.玩“土电话”游戏时,声音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
9.遇到很强的噪声时,如鞭炮爆炸,我们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开嘴巴,这样能较好地保护耳朵。( )
10.用振动的音叉轻触水面,会使水面产生波纹。( )
1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12.因为成年男子的声带比成年女子的声带短,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声音能在( )中传播。
A.固体、气体 B.液体、固体 C.固体、液体和气体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的作用 B.断裂 C.振动
3.月球上的两名航天员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月球上没有( )。
A.无线电设备 B.任何物质 C.空气
4.下列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方法是( )。
A.拉直后拨动 B.搓成一团 C.用力拉直
5.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声带 C.空气
6.用力敲击鼓面,放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 )。
A.鼓面发生了振动
B.空气发生了振动
C.鼓面没有振动
7.如果将手放到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那么我们听到的声音( )。
A.比原来更响 B.与原来一样 C.比原来更轻
8.如下图所示,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三支装有水的试管吹气,发出的声音最高
的是( )。
B. C.
9.手机上的音量键,其实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高低 B.强弱 C.高低和强弱
10.两名同学用“土电话”通话时,若一名同学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A.声音的传播被捏住棉线的手阻隔了
B.棉线不能产生振动
C.棉线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11.敲击鼓面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响 C.越轻
12.观察右图,同学乙在写字,听到的声音最清楚的同学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13.如右图所示,把密封的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我们听到的闹钟铃声( )。
A.越来越轻
B.越来越响
C.不变
14.如右图所示,已知A音叉比B音叉大,用相同大小的力去敲击这两个音叉,我们会发现( )。
A.A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B.B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C.A音叉和B音叉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15.下列关于声音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短相同时,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B.粗细相同时,短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C.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四、连线题(4分)
将耳朵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耳郭 将声波传递到中耳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收集声波
五、实验探究题(22分)
1. 小明、小兰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说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兰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形成了波纹;小强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了声音。
(1)这三名学生都在研究一个什么问题?
(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一个小组在做“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8 高 快 高 快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低 慢 低 慢
(1)分析记录表可知,尺子声音的高低变化与尺子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____,振动得越__________,声音就越高。
(3)这与我们上课的时候敲音叉的现象是一样的,音叉越小,声音越__________(填“高”或“低”,下同)。由以上实验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同样粗细、不同长短的两枚铁钉,长铁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短铁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
3.为了研究弦乐器为什么能发声,小芳做了如下实验,发现不同条件下弦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实验材料:两只小桶、两桶石头、两支铅笔、一团细弦、把剪刀、一张桌子。
实验步骤:
①如右图所示,剪一段细弦,使其长度为桌宽的两倍,将细弦横跨过桌子,并把细弦的两端分别绑在一只桶上,使桶悬空;
②把铅笔放在细弦上方的桌子边缘,并在每只桶内装半桶石头;
③用手指拨动细弦的中间部分,仔细聆听;
④将两支铅笔靠近一些,重复步骤③;
⑤把桶装满石头,将铅笔移回原来的位置,重复步骤③。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芳拨动细弦,产生振动的是( )。(填字母,下同)。
A.整根细弦 B.两支铅笔间的细弦 C.两只桶
(2)步骤③中听到的声音比步骤④中听到的声音( )。
A.高 B.低 C.响
(3)步骤③中听到的声音比步骤⑤中听到的声音( )。
A.高 B.低 C.轻
(4)步骤③中弦振动的速度比步骤④中弦振动的速度( )。
A.相同 B.大 C.小
(5)如果是一把小提琴,拨动琴上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的声音较高的是( )。
A.粗琴弦 B.细琴弦 C.无法确定
(6)要使小提琴琴弦的声音变高,可以把琴弦调得( )。
A.紧一些 B.松一些 C.长一些
参考答案
一、
振动
振动快慢
波 音量 音高
强 高
外耳 中耳 内耳
二、
√
×
×
√
×
√
×
√
√
√
×
×
三、
1.C 2.C 3.C 4.A 5.B 6.A7.A8.C 9.B 10.B 11.B 12.A 13.A 14.B 15.C
四、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递到中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五、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伸出桌面的长度 (2)短 快 (3)高 低高
(1)B (2)B (3)B (4)C (5)B (6)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