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课时学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课时学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2 06:33:54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实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3.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或植被类型图,掌握不同尺度上植被变化规律。 4.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者搜集相关信息,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一、主要植被
结合教材第114~117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植被
(1)概念: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思考1] 植被就是指植物吗 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吗
答案: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自然特征不相同,人工植被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2.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2)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3)典型植被比较。
类型 特点
热带雨林 发育最繁茂,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和能量流失
亚寒带针叶林 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3.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类型。
①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植被特征: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
②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4.荒漠
(1)分布: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
(2)类型: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
(3)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二、植被与环境
结合教材第117~120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环境影响植物。
①必然性: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②表现:环境影响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分布等。
(2)植物分布与环境。
①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
②中尺度上,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是地形。
表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思考2] 如果你是《航拍中国》摄制组的成员,从北京一路向西到新疆的乌鲁木齐进行航拍,沿途你会看到哪些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
答案: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上可知,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人们要特别重视以各种方式来恢复植被,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判断题
(1)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 √ )
(2)森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
(4)温带草原植被高度较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 )
(5)荒漠植物以旱生灌木为主,生命活动周期都很长,具有耐旱的形态和结构。( × )
探究一 主要植被
  森林主要是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森林类型多样,杭州某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拍摄了两组照片,分别是不同森林全貌及其树叶照片。
[思考]
(1)(区域认知)图中两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答案: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综合思维)如果夏季走进某阔叶林,如何判断其是常绿阔叶林还是落叶阔叶林
答案:主要通过树叶不同特征判断。常绿阔叶林的树叶叶面多呈革质,具有光泽,无毛,稍硬。落叶阔叶林的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1.世界植被类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2.主要植被的分布与景观特征
主要植被与分布 基本类型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森 林 湿润、半湿润地区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全年呈深绿色外貌,群落结构复杂。上层乔木树干高大,树基常有板状根,老茎上可长出茎花。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与热带雨林相比,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种类较少,群落较简单,优势物种较明显,板状根和老茎生花现象不普遍,层间藤木、附生、寄生植物也较少,季相变化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进入果期;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和附生植物较少,无茎花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乔木叶片宽阔。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草 原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湿季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干季时,万物凋零、满目枯黄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地下部分强烈发育。季相变化明显
荒 漠 干旱地区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植物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叶披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有的具肉质茎叶,以储藏水分。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很广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
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实践力)图中①②所属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D.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区域认知)①植被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为(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根据材料和图中植被的特点判断气候类型,进而确定植被类型。二是根据植被类型确定植被类型的分布或者特点。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①图中的植被以草原为主,还有高大灌木分布,为热带草原。②图中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为热带雨林。第(2)题,热带草原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为非洲。
答案:(1)C (2)B 
探究二 植被与环境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步建成横跨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土地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草原和林网生态逐步好转。
[思考]
(1)(区域认知)图文材料中有哪些植被类型
答案:天然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植被;防护林等人工植被。
(2)(综合思维)图示植被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环境为植被提供生长条件,植被同时会改造某些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3)(地理实践力)假如你从内蒙古高原东部到西部旅行,你觉得植被会是怎样过渡的 原因是什么
答案: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原因是自东向西水分条件越来越差。
1.自然环境对植被分布和植被形态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及两者组合状况。在中尺度上,受地形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归纳如下。
尺度 主导 因素 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 植被分布 的变化
大 尺 度 热量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由赤道向两极: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水分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水分逐步减少 从沿海到内陆:森林→草原→荒漠
中 尺 度 水热 状况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 热带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
(2)自然环境对植被形态的影响。
环境 因素 植被及形态特征 指示 作用
水分 湿生 植物 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 水湿 环境
旱生 植物 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 干旱 环境
光照 喜光 植物 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 光照 充足
喜阴 植物 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 光照 不足
土壤 酸性土壤:铁芒萁、茶树、马尾松等 酸性 土壤
碱性土壤:碱蓬等 碱性 土壤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下表所示。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 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综合思维)“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
A.储水 B.散热 C.耐寒 D.防沙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根据材料或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判断植被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特点)判断植被形态的成因及作用。第(1)题,“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嵌进石头里,由此判断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都是高大的乔木,热带草原是茂盛的稀树草原。第(2)题,“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粗大的树干有储水功能,可保证其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沙漠玫瑰”的枝叶较小,耐酷暑,减少水分的散失,不耐寒,散热、防沙作用不强。
答案:(1)D (2)A 
一、选择题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植被类型属于(  )
①天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草原 ④荒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图示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根系发达 B.高大繁盛
C.茎叶退化 D.旱生植物
解析: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荒漠广布,生长有少量的耐旱植物;图示植被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第2题,图示植被生长在沙漠地区,为旱生植物,根系发达,植物矮小,茎叶退化。
3.如图是拍摄的非洲某地照片,其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B 热带草原分布在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草原葱绿;干季时,草类枯黄。热带草原中多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4.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硬叶灌丛林为主,其植被具有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根系很深的特点,以适应这里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 D.温和干燥
解析:A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故该地植被为适应这一气候特征,具有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根系很深的特点。
5.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示意图,形成森林成层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解析:C 读图,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
6.读下图,影响图中植被水平方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经度 D.地形
解析:B 读图可知,图中植被在水平方向上从右向左依次由雨林向稀树草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过渡,主要是因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所致,B正确。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面四幅世界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自然景观按由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
(2)自然景观像上题排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全球范围内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          和          。
解析:第(1)题,由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热量依次递减,形成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景观。第(2)题,自然景观像上题排序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产生的。第(3)题,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答案:(1)①④③②
(2)热量
(3)亚欧大陆的北部 北美大陆的北部
基础达标训练
  下图是一张在冬季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
2.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的热量带为(  )
A.亚寒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图中有的树落叶,说明有落叶阔叶林;结合该照片是南京紫金山某处景观,图中未落叶树木应为常绿阔叶林。第2题,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读自然带与热量、水分的关系模式图,回答3~4 题。
3.沿图中丙方向植被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 B.海拔 C.水分 D.纬度
4.图中甲的代表植被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 B.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3.A 4.C 第3题,根据示意图判断沿丙方向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因此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4题,沿图中乙方向植被从雨林到荒漠,引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往右方向应是水分条件变差,图中雨林属于热带森林,甲位于雨林右侧,由此判断,甲应为热带草原。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回答5~6 题。
5.该漫画反映植被适应的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温暖 D.湿润
6.该漫画反映植被适应环境特征的习性是(  )
A.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茎叶覆盖茸毛
C.具有肉质茎或叶 D.叶片为革质
解析:5.B 6.A 第5题,读图,图中植被矮小,根系却很发达。说明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矮小以减少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更多水分。第6题,读图可知,该植被植株矮小,以减小蒸发;根系发达,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7.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说明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
(3)指出甲、乙两类植被的显著区别。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苹果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丙为针叶林。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第(2)题,丙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为适应干旱寒冷的环境,枝叶退化为针状。第(3)题,甲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树种,秋冬季落叶;乙属于热带雨林,无明显的季相交替,四季
常绿。
答案:(1)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2)枝叶退化为针状。适应干旱寒冷的环境。
(3)甲秋冬季落叶,乙四季常绿。
能力提升训练
  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入秋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8~9题。
8.入秋后,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的是(  )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日均温
9.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最有可能是(  )
A.西北坡变红较早,但持续时间更长
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
C.东南坡变红较早,但持续时间更长
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
解析:8.B 9.C 第8题,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日温差较大时,多晴天,光照强,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故光照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B正确。第9题,辽宁东部山区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且为向阳坡,光照充足,变红较早,但持续时间更长,C正确。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地的植被类型为(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1.②地植被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②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 ③常见茎花、板根 ④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10.B 11.A 第10题,由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南美洲,①地处巴西高原,其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第11题,②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其特点是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如下面左图),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如下面右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红树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多分布在渤海与黄海沿岸 ②根系短小不发达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场所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解析:12.C 13.A 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红树林是生长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因此可知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地带几乎是没有红树林分布的,①错误;读图可知红树植物的根系是比较发达的,②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红树林多分布于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③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红树林多分布于海边,该区域土壤的含盐量是比较高的,由此可以推知红树林以喜盐植物为主,④正确。故选C。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保护海岸,为林间的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红树林并不能为船舶提供避风场所,B错误。结合选项可知C、D两项虽然是红树林所具有的功能,但并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功能,吸烟滞尘、美化环境一般是城市内植被的作用,C、D错误。故选A。
  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回答14~15 题。
14.沿途气候类型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5.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解析:14.D 15.B 第14题,东北平原和大兴安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15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叶阔叶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些树上深绿树叶中的部分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些光秃秃的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甲、乙两树种的树叶凋落量逐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乙树种最可能分别为(  )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17.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 B.气温回升
C.日照充足 D.降水稀少
解析:16.B 17.B 第16题,读图可知,甲树种春季落叶最多,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乙树种10—12月落叶最多,2—5月几乎没有落叶,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项正确。第17题,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树叶水分不足,故B项
正确。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回答18~19题。
18.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19.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18.D 19.D 第18题,①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②冷杉属于针叶树种,③香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④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第19题,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故D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气候,故A、C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
20.读非洲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被类型A的名称是    ,其特点是          。植被类型C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2)植被类型D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在南半球与它相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填字母),该植被类型的南半球部分雨季出现在    (代表性月份)月。
(3)植被类型B为      ,其特点是           。植被类型E为     。
解析:第(1)题,植被类型A的名称是热带雨林,其特点是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C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D、F对应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南半球的雨季为7月。第(3)题,植被类型B是热带草原,其特点为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散生着乔木和灌木;E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答案:(1)热带雨林 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
热带沙漠气候
(2)地中海气候 F 7 
(3)热带草原 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散生着乔木和灌木 热带荒漠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如图示意火灾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描述火灾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火灾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3)高强度大面积火灾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灾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火灾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灾后15年和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第(2)题,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第(3)题,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灾后可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答案:(1)在火灾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灾后15年和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使生产力迅速增加。
(3)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灾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人地协调观:结合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土壤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3.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土壤剖面结构和土壤特征。 4.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认识自然土壤剖面的特点。
一、土壤
结合教材第121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概念: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功能: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成土因素
结合教材第122~125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因素 作用
成土 母质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其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温度、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 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在陡峭的山坡上,土层较薄;在平坦的地方,土层深厚
时间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人类 活动 积极影响:能培育出肥沃的耕作土壤。 消极影响:会导致土壤退化
[思考1]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吗
答案: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因此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三、土壤剖面
结合教材第125~129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2.土层的主要类型
名称 特点
有机层 是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 质层 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
淀积层 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
母质层 和母 岩层 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
[思考2] 你知道土壤剖面中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和淋溶层颜色较浅的原因吗
答案:腐殖质层是大量有机质分解后积累形成的颜色较深的腐殖质。淋溶层是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迁移,造成矿物质淋失,故颜色较浅。
1.判断题
(1)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 )
(2)成土母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 )
(3)土壤中有机质来源于生物。( √ )
(4)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生长旺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 × )
2.连线题
将土壤形成与对应的自然因素连线
探究一 成土因素
当你来到南方丘陵地区,到处是赤色大地,与郁郁葱葱的植被相映成趣。这是一种在长期高温和干湿季交替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它的赤铁矿形态氧化铁的含量很高,颜色多为红色,所以称它为红壤。红壤具有黏、酸、瘦的特点,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土壤。
[思考]
(1)(综合思维)红壤具有黏和酸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土壤受雨水冲刷形成黏、酸的特点。
(2)(区域认知)红壤广布于我国南方湿热地区,植被繁茂,为何还有瘦的特点
答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
(3)(地理实践力)针对红壤黏、酸、瘦的特点,如何对其进行改良
答案:用熟石灰——中和酸;施肥料——解决“瘦”;掺沙子——解决“黏”。
(4)(人地协调观)红壤形成水稻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长期灌溉浸淹种稻。
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图示
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1)气候通过降水、热量、风等要素影响土壤的厚度、水气比例、粒径、有机质含量。
(2)降水充沛,土壤粒径大、(下渗增加)土层较厚,土壤中含水量大。降水少,土层薄、土壤中空气含量多,土质疏松。
(3)热量丰富,微生物活跃,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土壤贫瘠。
(4)风力强,空气湿度降低,蒸发旺盛,成土母质迁移速度快,土壤粒径小、多气孔、有机质含量低,土质较差。
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1)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
(1)生物创造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地衣类、苔藓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功不可没。
(2)土壤养育生物:各种陆地植物生长在土壤上,蜱螨类、多类真菌以及蚯蚓、地鳖等以土壤为家。
(3)生物改造土壤: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肥沃,低等动物和微生物改造土壤中的各类生物遗体,动物的活动使土壤变得松软。
(2)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
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地带分化。
(1)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2)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
(3)迎风坡:降水多,下渗,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北方肥沃,南方贫瘠。
(4)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生长期短,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
(5)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沉积物不规则,水气组合较好。
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
(1)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①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②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如下图所示。
 土壤从性质上说,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不合理利用,也会退化,失去肥力。土壤保护是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黑土 东北平原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
红壤 江南丘陵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
紫色土 四川盆地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 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成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1.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明确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二是理解各个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因素。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故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故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提供有机质,故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故D错误。
答案:(1)C (2)A 
2.(区域认知)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思路点拨:土壤有机质与枯枝落叶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于表层,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选B项。
答案:B 
探究二 土壤剖面的判读
材料一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面。
材料二 部分土壤剖面图。
[思考]
(1)(综合思维)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哪几层
答案: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2)(区域认知)旱地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哪几层
答案: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1.土壤剖面图及土层判读
  土壤剖面是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土层通常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如下图所示。
名称 特点及判读
有机层 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 质层 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
淀积层 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
母质层 和母岩层 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
2.典型土壤及其剖面特点
类型 森林土壤 草原土壤
含义 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指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分布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温带和热带的大陆内部
有机质 来源 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 以根系的形式
腐殖质 特点 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的钙积层;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典型 土壤 棕壤 红壤 黑土 黑钙土
所在 植被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草甸草原 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
剖面 特点 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较高 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 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耕作 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良好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a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b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图a中甲为(  )
A.有机层 B.淀积层
C.耕作层 D.犁底层
(2)(综合思维)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知道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二是掌握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大致占比。第(1)题,图a显示,甲位于淋溶层和母质层之间,为淀积层。第(2)题,从图b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低;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1)B (2)C 
一、选择题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成土母质
2.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
A.有机质含量
B.物理和化学性质
B.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D.土层厚度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据此回答3~4题。
3.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
4.据图可知(  )
A.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
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
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
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渍化现象
解析:3.B 4.A 第3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气候和地形对土壤形成有影响,但不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4题,材料指出理想土壤各组成物质体积占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该土壤水分大约占35%,比理想土壤多,空气大约占10%,比理想土壤少,故A正确。该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约为5%,说明当地微生物活动旺盛,所以当地可能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故B错误。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于40%,比理想土壤稍大,但是颗粒无法判断,故C错误。前面已经分析出,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多,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
A.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
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
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解析:B 诗句说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并没有强调说明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A错误,B正确。夏季气温高时微生物分解作用速度快,C错误;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如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因此生物风化并不能使得有机残体归还多,D错误。
6.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对以上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
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
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
D.黑土肥沃——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解析:D 我国南方红壤是自然条件形成的,并不是人类活动种植水稻造成的,A错误;黄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受风力和流水搬运沉积形成,并不是有机质沉积形成的,B错误;成都平原紫色土则富含磷钾,肥力较强,C错误;东北黑土富含腐殖质(有机质)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冬寒夏热,夏季草木茂盛,冬季冷湿,有机质不易分解,再加之平原地形有机质大量沉积,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杭州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被和土壤分别是            、      。
(2)同学们将该土壤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pH测定,得到的pH值    (大于、小于、等于)7。
(3)从图中获知      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形成因素还包括    、地貌、生物、时间和人类活动。试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第(1)题,我国江南丘陵地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育的土壤是红壤。第(2)题,红壤属于酸性土壤,pH值小于7。第(3)题,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土母质,除此之外,还有气候、地貌、生物、时间、人类活动等共同影响土壤的形成。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促进岩石的风化,补充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2)小于
(3)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基础达标训练
1.下图为土壤组成物质示意图。图中不能显示的土壤形成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时间
C.生物 D.气候
解析:B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该图中不能显示的因素是地貌和时间。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2~3题。
2.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3.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A.红土 B.沙土
C.黄土 D.黑土
解析:2.B 3.B 第2题,从①到②,由干到湿,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A错误;从②到③,由热到冷,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B正确;从③到④,由湿到干,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从④到①,由冷到热,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D错误。第3题,①处土地景观的特征是在“干”“热”的条件下形成的,最有可能是沙土,B正确。
4.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A 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选A。
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底土层 D.④为淀积层
6.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解析:5.D 6.B 第5题,①为有机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⑤为母质层、⑥为母岩层。第6题,②为腐殖质层,其特点是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7.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而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光合 矿物质
(2)气温 降水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能力提升训练
  2020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回答8~9题。
8.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生物 D.成土时间
9.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8.A 9.B 第8题,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解题的关键由红壤得出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9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中秸秆还田,可以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土壤酸碱度。掺沙子改良土质黏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浙江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某森林土壤剖面,发现土壤略微发红,并完成了该土壤剖面的分层划分(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
10.观察土壤剖面后,同学们发表了下列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有机层厚度大质地粗
B.乙同学:腐殖质层颜色偏暗黑
C.丙同学:淋溶层富含枯枝落叶
D.丁同学:淀积层色泽呈灰黑色
11.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
A.温暖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解析:10.B 11.A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剖面的识别。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B正确。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有机层厚度不大。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不会含有枯枝落叶。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因不含腐殖质,颜色不会呈灰黑色。A、C、D错误。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发红是因为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暖湿的气候下,土壤淋溶作用强,A正确。B、C、D错误。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回答12~13 题。
12.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湿黏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黏壤土
13.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解析:12.B 13.C 第12题,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黏和沙,就入渗率来讲应该是干>湿,沙>黏,所以①为干沙壤土,②为湿沙壤土,③为干黏壤土,④为湿黏壤土。故选B。第13题,刚开始下雨时,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得更快,入渗率更高。
我国面积广大,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回答14~15题。
14.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15.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解析:14.B 15.B 第14题,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类型,但不是形成富铝土最主要因素。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富铝土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第15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气候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回答16~17题。
实验相关数据表
样本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地 /%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16.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17.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解析:16.B 17.B 第16题,根据表格中甲土壤的质地百分数值,黏粒占35%,砂粒占40%,粉粒占25%,对照三角坐标图,可以判断甲土壤属于壤土区域。B正确。砂土砂粒占60%以上,黏土黏粒占38%以上,粉土砂粒比例小于20%,A、C、D错误。故选B。第17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土壤,根据表格中土壤质地百分数值,可以判断乙土壤黏粒比重为30%,砂粒比重占45%,粉粒占25%,说明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粉粒比重小,三者比重差距较大。故选B。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19.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Ⅱ
解析:18.A 19.D 第1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故选A。第19题,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地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地区次之,干旱地区最薄。图2中丙的淋溶层居中,属于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为草原。草原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对应图1中的Ⅱ,故选D。
20.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      层和    层。
(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
(3)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
解析:第(1)题,根据“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可推断出答案。第(2)题,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第(3)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其影响因素主要跟动植物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
答案:(1)腐殖质 淋溶
(2)成土母质
(3)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溶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
2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寒地黑土是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原始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殖质的高肥力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近年来我国寒地黑土资源遭到破坏,面积逐年减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下图示意我国寒地黑土分布。
(1)分析寒地黑土面积逐年减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原因。
(2)提出保护寒地黑土资源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寒地黑土面积逐年减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城市面积扩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方面回答。第(2)题,保护寒地黑土资源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增施有机肥、加强坡面治理、减少黑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立法保护等方面回答。
答案:(1)原因:城市面积扩大和不合理占用导致黑土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
(2)措施:加大土地休耕轮作力度;增施有机肥;加强坡面治理,减少黑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立法保护黑土资源,禁止非法占用行为等。章末整合
1.(2019·全国Ⅲ卷,11)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回答下题。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解析:材料显示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符合新疆的有关特征。新疆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灌丛荒漠带。
答案:D
2.(2018·天津卷,1~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解析:第(1)题,由图1中某地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 700米以上,图2中甲地在海拔0~1 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符合题意,A项正确;图2中,乙地海拔在0~1 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不处于山麓地带,因而不可能看到图1中的景观,B项错误;图2中,丙地海拔在3 000~5 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C项错误;图2中,丁地位于海拔1 000~2 000米的山麓地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不可能有云杉林和高山草甸分布,D项错误。第(2)题,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差异影响,四个地带中云杉林带对水分条件要求最高,因而此地带的年降水量最多。
答案:(1)A (2)C 
我国黑土的分布、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仅有四大黑土区,分别在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至巴拉圭的潘帕斯草原。
从1963年到1976年,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的54万知青加入开发北大荒的行列。中国东北黑土区在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黑土地保护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保护东北黑土地是历史使命,也是系统工程,要按照绿色发展要求综合施策、形成合力、久久为功。
第五章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9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1.B 2.A 第1题,根据材料,“3月25日”正值初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的自然植被冬季落叶,初春萌发,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回答3~4 题。
3.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势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4.骆驼刺所在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
解析:3.C 4.B 第3题,地势平坦,无法体现出来,A错误。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B错误。沙漠地区,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日较差较大,C正确。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景观以荒漠为主,水源短缺,D错误。第4题,骆驼刺所在区域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荒漠,B正确。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回答5~6题。
5.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
A.耐寒 B.耐旱 C.耐风 D.耐渍
6.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旱灾 B.水源 C.大风 D.障碍物
解析:5.B 6.C 第5题,据材料可知,当干旱来临时,风滚草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说明风滚草能适应干旱的环境。第6题,据材料可知,其随风滚动,说明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大风。
下图为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8.甲、乙对应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和亚热带硬叶林
解析:7.D 8.A 第7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使得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须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回答9~10题。
9.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解析:9.B 10.D 第9题,团城内的植被是人工营造的,属于人工植被,②正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③正确。故选B。第10题,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冬季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作用小;含水涵洞不能为土壤提供养分。故
选D。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根据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茶叶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绝大部分变成了土壤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1.A 12.B 第11题,根据题意“锰元素”为矿物元素,因此来源于成土母质。结合示意图,比重最大的为成土母质。第12题,根据题意“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为有机质的来源,结合示意图,比重最小的为有机质。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密切
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
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直接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14.下列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解析:13.B 14.A 第1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土壤中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直接提供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第14题,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取决于枯枝落叶多少和热量高低,温度较低的地区,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得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较少,故选A。
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
A.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
B.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
C.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
D.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
16.下列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C.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土层较厚
解析:15.A 16.B 第15题,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A正确。根据圆圈大小和箭头粗细可知,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B错误。甲地的淋溶作用损失养分多,土壤比乙地肥力差,C错误。受供给、释出、淋溶作用量不同影响,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不同,D错误。第16题,乙地淋溶作用弱,说明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
18.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解析:17.C 18.B 第17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生物的生长状况又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故选C。第18题,一般而言,森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①最可能为森林土壤,②为草原土壤,A、D错误。且②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因此最可能位于草场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丘陵,土层薄、土壤深度小,故选B。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0.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解析:19.B 20.B 第19题,图中M处位于山坡处的凹凸位置,其上的径流沉积物在此因地形阻挡会有一定的堆积,本身亦有坡地沉积物堆积,因此该地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残积物、坡积物。第20题,N处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土壤类型是红壤。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荒漠 B.水乡 C.森林 D.草原
22.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解析:21.B 22.B 第21题,据图并结合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且图中有流水沉积物,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流水作用较强,应为水乡,B正确。第22题,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土壤,一般呈红色,所以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B正确。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如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24.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少水分蒸腾 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解析:23.D 24.B 第23题,根据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知,针叶林一般分布于高山或较高纬度地区。中东部地势较高,符合针叶林的生长环境,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D对。第24题,樟树叶片的革质特征,不能减轻病虫危害,不能增强光合作用,C、D错。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台湾岛降水丰富,叶片特征与减少水分蒸腾无关,A错。樟树抗寒能力不强,叶片的革质特征主要起抗寒作用,B对。
  下图为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冰川广布,土壤冻结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6.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气温较高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解析:25.A 26.C 第25题,大漠胡杨主要生长在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A正确。兴安林海位于黑龙江省,冬季积雪覆盖,冻土广布,夏季高温多雨,没有冰川广布,B错误。海南椰林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为砖红壤,较贫瘠,C错误。黄山迎客松位于湿润的安徽省,流水侵蚀作用强,D错误。故选A。第26题,甲地根系发达,是因该地降水少,植物为吸收地下水,会生长发达的根系,A错误。乙地叶呈针状,是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天,B错误。丙地四季常青是因为海南常年温度较高,C正确。丁地生长较快是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错误。故选C。
  研学小组对某地地层考察并采集岩石样品(1~6号由老到新),经过实验室植物孢粉鉴定、统计分析,可推断当地古气候环境及变化趋势。下图为样品分析后得出的植被类型及所占比例统计图。据此回答27~28题。
27.推测该地气候可能是(  )
A.由温凉向温暖,半湿润向湿润变化
B.由温暖向温凉,半湿润向湿润变化
C.由温凉向温暖,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
D.由温暖向温凉,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
28.推断现代气候与研究区古气候相似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藏北高原
解析:27.A 28.C 第27题,样品1~6号年龄由老到新,读图1可知,针叶林所占比重最大,气候温凉,自样品1~6,常绿阔叶林比重上升,针叶林比重下降,表明气候由温凉向温暖转变,B、D错误;读图可知,在样品1时期,中生植被比重大,其次是湿生植被,表明当时气候主要为半湿润气候,自样品1~6,中生植被比重下降,旱生植被比重下降,湿生植被比重上升,表明气候由半湿润向湿润变化,C错误,A正确。故选A。第28题,根据样品1时期的植被类型比例可知,在古气候背景下,该地分布有常绿阔叶林。选项四地中,在现代气候背景下有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只有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藏北高原等地均无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故选C。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
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30.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棕色或红棕色
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C.淀积层有机质在此积累,含量高
D.母质层为坚硬的岩石
解析:29.D 30.B 第29题,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说法错误。故选D。第30题,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A错误。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正确。淀积层是淋溶层淋失的矿物质在此沉淀积累,C错误。母质层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各气候带和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曲线和    曲线。(2分)
(2)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填字母),主要是因为    作用缓慢。(2分)
(3)A、D、E三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量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带。(2分)
(4)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    。(2分)
(5)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    (填字母),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作用强烈。(2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植被生产力和降水量。第(2)题,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应该是B,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第(3)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量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4)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的极薄风化壳,结合纬度可判断该处为热带荒漠,区域开发的制约性因素是水资源。第(5)题,由图可知,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答案:(1)植被生产力 降水量(2分)
(2)B 微生物分解(2分)
(3)E A(2分)
(4)热带荒漠 水资源(2分)
(5)F 生物及化学风化(2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中的M地附近)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甲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及M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示意该区域治理前后植被覆盖情况。图丙为该区域林区内气温与林区外气温的差值图。
(1)该区域属于我国的    林区,主要以     、    为主。(3分)
(2)从1978年到2008年,图乙反映了该区域植被覆盖以       为主转变为以      为主。(2分)
(3)结合图丙,常绿植被覆盖率高可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
    ,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    ,这反映了森林    的作用。(3分)
(4)推测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可能原因。(2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M地地处东南丘陵区,属于东南林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第(2)题,据图可知,从1978年到2008年该区域植被覆盖情况从以草地、灌木丛覆盖为主转变为以常绿植被覆盖为主。第(3)题,林区内外气温差的变化规律,反映了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第(4)题,该地可能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答案:(1)东南 人工林 次生林(3分)
(2)草地、灌木丛 常绿植被(2分)
(3)高 低 调节气候(3分)
(4)该地可能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10分)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4分)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6分)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冬季最低。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植被覆盖度上升。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叶落,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根据材料,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率又出现峰值。
答案:(1)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2分)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8分)
(2)(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4分)
(3)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6分)
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区低地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霜冻现象。山区易出现“霜打平地”现象的原因是夜晚(  )
A.谷底地面辐射强,散热快,气温低
B.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气温低
C.谷底二氧化碳多,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
D.上空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
解析:B 冬季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气温低。
2.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的正确连线是(  )
A.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大气的反射作用
B.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大气的吸收作用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大气的温室效应
解析:C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大气的散射作用,A错误;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大气的散射作用,B错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意思是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满树的枝叶已经有红有黄,体现的是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C正确;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水对光的反射作用,D错误。故选C。
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
D.减少地下径流
解析:A “海绵城市”的建设即对城市部分下垫面进行相应的改造以增强降水时下垫面的吸水、渗水、蓄水、净水能力,“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
  读大气的组成表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4~5题。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 洁 空 气 主 要 成 分 氮气 氮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 氧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微 量 成 分 二氧 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另外,因甲使气温升高
乙 吸收丙而使大气增温,对生物有保护 作用
丁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作为成云致雨的凝结核
4.关于表中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吸收大气辐射的能力强
B.乙:氧原子
C.丙:吸收地面辐射
D.丁: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5.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质量约99%都在A层
B.纬度越低A层层顶越高
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解析:4.D 5.B 第4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因甲使气温升高,所以甲为地面辐射;乙属于大气组成中的微量成分,吸收丙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丙为紫外线,乙为臭氧;丁为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由此判断:甲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吸收大气辐射能力强”这句话本身描述就有错误,A错误;乙为臭氧,B错误;丙为紫外线,紫外线并不吸收地面辐射,C错误;丁为水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水汽含量大时,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温度较低;同时,空气中的水汽也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D正确,故选D。第5题,A为对流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厚,对流层层顶越高,A错误,B正确;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C错误;高层大气密度稀薄,天气稳定,D错误。故选B。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7.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解析:6.D 7.B 第6题,晴天热岛强度12点时低于阴天,A错误。阴天也存在热岛效应,B错误。晴天8时,热岛强度最大,C错误。直接读图判断即可,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故选D。第7题,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是由于人为排放大量废热,晴天时在上午8时,形成一个热岛强度的峰值,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判断应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故选B。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如图为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雨水利用系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径流增加 B.降水增加
C.蒸腾减弱 D.下渗增加
9.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8.D 9.A 第8题,由材料“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可知,雨水利用系统可增加下渗。第9题,由材料“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知,雨水利用系统可减少内涝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下图是太平洋170°W线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三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①②③
11.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温度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B.受地热能的影响大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10.B 11.C 第10题,图示三地表层水温③处最低,其次是②处,①处最高,可判断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③②①。第11题,由海洋表层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水温降低;太阳活动不影响海水温度;1千米以下海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及地热能的关系较小。
  2019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深陷雾霾天气。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13.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14.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交通污染加重 B.空气对流很强
C.空气流动微弱 D.大风降温
解析:12.A 13.D 14.C 第12题,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的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13题,雾霾中的水汽、杂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第14题,空气流动微弱,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不易扩散,易形成雾霾天气。
  图1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图2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回答15~16题。
15.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16.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
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
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弱
解析:15.B 16.A 第15题,青藏高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导致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该民族服饰不对称,防寒保暖便于起居,白天气温高可脱出一只胳膊方便散热。故选B。第16题,图2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经过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②强④弱。故选A。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7~18题。
1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18.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  )
A.M B.N C.O D.P
解析:17.B 18.D 第17题,根据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出O、P两点位于近地面;M、N两点位于高空;结合图中的气压高低可以判断出在近地面O为高气压,P为低气压,风由O吹向P;在高空M为高气压,N为低气压,风由M吹向N。第18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应为图中的P点。
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20.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19.B 20.B 第19题,此时水库气压低,因此该区域近地面气流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裸地气温日较差最大;水库为低气压,所以气流是上升的。第20题,白天,度假村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库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从水库流向度假村;夜晚,度假村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水库降温慢,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从度假村流向水库,正确的是③④,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2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侵蚀和堆积作用,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解析:21.D 22.C 第21题,图中所示为自然界水的连续运动过程,为水循环。第22题,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有塑造作用,但不能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耕地内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23~24 题。
23.该地的植被类型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4.图中6月耕地植被覆盖度低是由于(  )
A.洪涝灾害作物被淹 B.农业播种作物稀少
C.上年越冬作物收获 D.高温干旱作物枯死
解析:23.B 24.C 第2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有林地、耕地且种植小麦和玉米,最可能是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4题,我国北方地区小麦在6月收割,因此造成该地此时耕地植被覆盖度低。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 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 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回答25~27题。
25.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26.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27.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解析:25.A 26.B 27.A 第25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故选A项。第26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即土壤越肥沃,土壤容重越小,故选B项。第27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故选A项。
  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差值变化的原因是(  )
A.径流 B.降水 C.洋流 D.潮汐
29.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光照 D.盛行风
30.若图示河口为非洲的赞比西河口,不考虑潮汐因素,图中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的时段有可能为(  )
A.1—2月 B.3—4月
C.5—6月 D.10—11月
解析:28.D 29.B 30.D 第28题,据图可知,虚线所代表的等盐度线为高潮时的等盐度线,实线代表低潮时的等盐度线。河流枯水期,涨潮时,海水涌入,盐度大,退潮时,盐度小。a点高潮时盐度约为23‰,低潮时的盐度约为13‰。第29题,由图可知,b点距离河口要比c点近一些,故受河流径流的影响更为明显。第30题,非洲的赞比西河处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10月为干季最后一个月,故a点盐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河口处由于有淡水注入,盐度终年相对稳定,故本月两处盐度差值最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下图(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气压数值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出现上升气流的是    地。(2分)
(2)甲、乙两地受热不均,c点形成    (填“高”或“低”)气压;受热力环流影响,a、b两点气温较高的是    。(2分)
(3)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c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根据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判断:c、d两地之间的风为    ,b、d之间空气出现    (填“上升”或“下沉”)运动。(2分)
(4)若图示表示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为陆地的是   ,当地吹    (填“海”或“陆”)风,其对海滨地区有    (填“降”或“增”)温作用;若图示表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为郊区的是    。(4分)
解析:第(1)题,c与d相比,d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c气压较低,气温较高,c对应甲地,由于甲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第(2)题,甲、乙两地受热不均,c点形成低气压;受热力环流影响,甲地为近地面气温高处,高空对应a处,故a处气温较高。第(3)题,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c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c地气压为低气压,d地气压为高气压,则c、d两地之间吹东北风;因d地气压为高气压,b位于d地正上方,故b、d之间为下沉气流。第(4)题,若图示表示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由于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而c处气压低,对应甲地,故甲地为陆地,海洋上为高气压,则此时吹海风,对海滨地区有降温作用;若图示表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郊区应为低温高压区,通过图示分析可知,乙地对应的d处气压高,气温低,为郊区。
答案:(1)甲 甲(2分)
(2)低 a(2分)
(3)东北风 下沉(2分)
(4)甲地 海 降 乙地(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2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图中M处海底50 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        ;N处海底地形属于    。(3分)
(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    (填“高”或“低”);淮北盐场    季产盐量最大。(2分)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等。(3分)
(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指出原因。(2分)
解析:第(1)题,M地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由于泥沙的淤积,导致海洋深度变浅,使等深线向深海区域弯曲。N处深度小于200米,属于大陆架部分。第(2)题,南部海域受暖流影响,且纬度低,温度高,海水盐度高;淮北盐场在春季降水最少,蒸发旺盛,产盐量最大。第(3)题,渔业资源的减少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一方面,人类排污量过大,海上石油资源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泄漏,从而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
答案:(1)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在海底沉积 大陆架(3分)
(2)高 春(2分)
(3)海洋污染 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3分)
(4)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2分)
33.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③阶段山脉东侧的植被景观是       ,简析其形成原因。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4分)
(2)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3)图中A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6分)
(4)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4分)
解析:第(1)题,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脉)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和荒漠景观。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第(2)题,若此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第(3)题,A处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第(4)题,结合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引起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等进行分析。
答案:(1)草原和荒漠 山脉(安第斯山脉)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4分)
(2)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6分)
(3)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6分)
(4)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4分)
模块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了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据此回答1~3题。
1.研究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  )
①太阳辐射强 ②风化作用强 ③风力堆积明显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与面对地球的正面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天气干扰少 B.宇宙辐射强
C.太阳辐射强 D.地球干扰少
3.与月球相比,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是(  )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解析:1.C 2.D 3.C 第1题,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月球上基本无大气,所以月壤的形成与风力堆积作用无关,排除③,C正确,A、B、D错误。太阳辐射强、风化作用强、昼夜温差大都与月壤的形成密切相关。第2题,月球没有大气,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受气象干扰都比较小,A错误;月球正面和背面宇宙辐射差异不大,B错误;月球有自转与公转,无论正面还是背面,由于昼夜交替,都有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反射影响,以及地球上存在着低频无线电干扰源,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电磁环境会对天文观测产生严重干扰;而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一个独特的平台,有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D正确。第3题,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的日变化不大,①正确;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不是地球表面有适宜温度的原因,②错误;地球大气中的紫外线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不是地球表面有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③错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太高或太低,④正确;因为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才使地球表面有液态水,⑤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29日太阳表面爆发了自2017年10月以来的最大耀斑。据此回答4~5题。
4.本次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中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影响长波通信
C.短时间内气温迅速上升
D.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5.本次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色球层或日冕层
解析:4.D 5.A 第4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短波通信;极地地区出现极光现象。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气温的迅速上升。D正确。第5题,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A正确。
6.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由于火山喷发引发海啸,火山灰不断向空中喷涌。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B 火山喷发时火山灰随着气流向上运动进入大气圈,进入大气圈后随着降水从空中降落到地面,进入水圈和生物圈,降落到地面的火山灰在外力作用下在地表地势低洼的地区沉积,并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进入岩石圈。故B正确,A、C、D错误。
  巴厘岛阿贡火山2020年6月的一次喷发中,火山灰高达2 000多米,浓烟滚滚,十分壮观。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可能不是固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8.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
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解析:7.C 8.C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圈层为地壳,②圈层为地幔、③圈层为外核、④圈层为内核。①圈层(地壳)的厚度海洋较陆地薄,A错误。②圈层(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横波能通过,B错误。③圈层(外核)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因此可能不是固态,C正确。④圈层(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D错误。第8题,地表气压升高和降低不是导致气温下降的原因,气温变化有可能导致气压高低变化,A、B错误。由于火山灰滞留在大气中,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削弱了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导致气温下降,C正确。如果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就不会下降,D错误。
  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脉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9~
10题。
9.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9.D 10.A 第9题,根据材料,“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脉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该路段石方格沙障用于保障列车运营,并非用于旅游,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D。第10题,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可以通过设置地表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①正确;石方格可以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②正确;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内陆区域,铺设石方格沙障,不能增加降水量,③④错误。故选A。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
1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图1中的(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1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1.B 12.B 第11题,读图并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根据材料可知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故B对,A、C、D错。第12题,“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作用,进而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图中②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故B对,A、C、D错。
  某综艺节目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回答13~
14题。
13.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②弱、③强 B.①强、③弱
C.②强、④强 D.②强、④弱
14.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
A.①的减弱 B.③的增强
C.④的减弱 D.①的增强
解析:13.D 14.C 第13题,甘肃月牙泉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大气能见度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即②强,气温高;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对。第14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秋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大气逆辐射越来越弱,即④不断减弱,容易发生霜冻,C对。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制了如下所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实线为近地面等压面,虚线为近地面等温面,箭头表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15~16题。
15.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正确,则该地理兴趣小组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20:00—21:00 B.3:00—4:00
C.14:00—15:00 D.23:00—24:00
解析:15.C 16.C 第15题,由图可知,此时气流由山坡流向山谷,且山谷中盛行上升气流,说明山谷气温相对较高,故等温面向上弯曲,此时山谷的气压应较低,等压面应向下弯曲。故丙处不正确。第16题,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是正确的,则此时丁、乙的流向应与图中显示的相反,即此时山谷的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图中只有等压面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最可能出现在14:00—15:00,此时山坡增温幅度远大于山谷。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经过塑造而成的柱状地貌,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顶部有难以侵蚀的胶结砂砾层,形成坚硬的“铁帽”,下部的黏土砂砾层得到保护,雨水的淋溶作用减弱,从而形成如塔如柱的土林。图为云贵高原西部的元谋盆地中“沟壑纵横”的土林。读图,回答17~18题。
17.塑造土林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
C.重力崩塌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18.元谋盆地的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  )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
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
解析:17.A 18.D 第17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土林顶部有难以侵蚀的胶结砂砾层,形成坚硬的‘铁帽’,下部的黏土砂砾层得到保护,雨水的淋溶作用减弱,从而形成如塔如柱的土林”,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林柱,因此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正确。该地位于湿润地区,物理风化、风力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B、D错误。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错误。故选A。第18题,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高大挺拔,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正确。云贵高原西部风力作用影响小,A错误。云贵高原西部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土林柱体为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错误。故选D。
  如图为收集雨水房屋的设计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0.该类房屋的雨水利用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状况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解析:19.B 20.C 第19题,雨水收集方式首先影响的是地表径流,若无该装置,降水会直接转换为地表径流,B正确。故选B。第20题,收集雨水主要是为了使用,并非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误。收集雨水装置收集雨水数量有限,缓解城市内涝效果不大,B错误。通过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C正确。收集雨水装置与居住环境质量高低无直接联系,D错误。故选C。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1千米深度以下,水温变化很小。读图,回答21~22题。
21.据图可知(  )
A.①为风海流、暖流 B.②为风海流、寒流
C.③流向随季节变化 D.④洋流自西向东流
22.海水温差发电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①~④海域宜采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21.B 22.C 第21题,图中①是补偿流,为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风海流,为寒流;③是南赤道暖流,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④是南极环流,流向为自东向西流。第22题,根据题干可知,1千米以下水温相差不大,结合海水温差发电的原理,应选择在表层海水温度较高的地方,③为南赤道暖流,表层水温高,C正确,A、B、D
错误。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如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①海水盐度 ②海水密度 ③海水温度
B.①海水密度 ②海水盐度 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 ②海水密度 ③海水盐度
D.①海水温度 ②海水盐度 ③海水密度
24.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解析:23.D 24.A 第23题,①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是海水温度;②的数值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是海水盐度;③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是海水密度,故D正确。第2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故A正确,B、C、D错误。
  植物生长速度和蒸腾量与植被生物量(单位面积植被干物质总量)密切相关。生物量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表总结了我国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受人为扰动状态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25~26题。
土地类型 潜在沙漠 化土地 发展中的 沙漠化土地 严重沙漠 化土地
主要植 被类型 林木草原 灌木草原 沙生植被
25.上述三类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
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
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
D.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
26.目前,科尔沁正在积极采取引种植被的方式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推测引种的植被可能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  )
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
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
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
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
解析:25.D 26.D 第25题,植被越茂盛,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量就越大,反之越小。则上述三类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故D正确,A、B、C错误。第26题,沙漠化地区风沙大,缺水,所以适合种的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是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故D正确,A、B、C错误。
  柽柳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为典型的荒漠植被。在干旱地区,柽柳存在区常形成落叶层与风沙层相间的柽柳沙包。下图示意柽柳沙包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27~28题。
27.从沙包形成过程看,柽柳与其他荒漠植物相比更加(  )
A.耐掩埋 B.耐盐碱 C.耐干旱 D.耐贫瘠
28.柽柳沙包中M沉积层较其他沉积层厚,说明M沉积层形成时(  )
A.气温偏髙 B.气温偏低
C.降水偏多 D.降水偏少
解析:27.A 28.C 第27题,据图可知,在柽柳的发育过程中,落叶层和风沙层相互叠加,导致柽柳不断被掩埋,从而推断出柽柳与其他荒漠植物相比更加耐掩埋,故A正确。第28题,据图可知,M层为落叶层,落叶层厚,意味着该时期的树木比较茂盛,此地是干旱地区,由此可以推断出该时期的气候比较湿润,降水偏多,气温不是主要因素。故C
正确。
  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体积比占38%~45%,有机质占5%~12%,孔隙约占50%(孔隙由水和空气此消彼长组成)。土壤组成受当地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地土壤结构组成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退耕还湿后,土壤中的水体积比会下降
B.②地增施有机肥和适量的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C.③地植树造林,主要减少风力侵蚀和矿物质流失
D.④地土地退化表现为水和有机质容积比下降
解析:29.B 30.D 第29题,水稻种植业对水的需求量大,土壤中水分占的比例大,③④空气比例大,C、D错误。①中有机质含量超过了理想值,水分占的比例不大,A错误。②图中水分占比例明显较多,孔隙比例也适当,适合水稻生长,B正确。第30题,①地退耕还湿后,土壤中的水体积比会上升,不会下降,A错误。②地有机质含量合理,不需要增施有机肥,也不用进行土壤改良,B错误。③地植树造林,主要是减少风力侵蚀,不是为了防止矿物质流失,C错误。④地水和有机质容积比下降,是土地退化的表现,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宜昌和湖口,流域面积为178.3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    ,乙处地貌主要为    ,丙处地貌主要为    ,丁处地貌主要为    。(填序号)(4分)
(2)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填序号)(2分)
(3)下列是某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据此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4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处位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之巅,为冰川地貌,对应地貌②;乙处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对应地貌④;丙处为三峡,对应地貌①;丁处为河口三角洲,对应地貌③。第(2)题,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①(三峡,流水侵蚀地貌)、②(冰蚀地貌)、④(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③⑤⑥(分别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均为流水堆积地貌)。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⑥地貌为山前冲积扇。结合图示可知,冲积扇地貌平面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展开;自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沉积物变细。
答案:(1)② ④ ① ③(4分)
(2)①②④ ③⑤⑥(2分)
(3)平面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展开;自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沉积物变细。(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总面积约550万平方千米,它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与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巴西亚马孙雨林遭遇大火侵袭。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火持续燃烧了16天,超过80万公顷的雨林被烧毁。
(1)亚马孙平原甲地的植被景观是    ,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丙地植被景观是     ,以    植物为主。(3分)
(2)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    (填“多”或“少”),所以乙地光照比甲地    (填“强”或“弱”)。(2分)
(3)丁地附近海域洋流为    (填“寒”或“暖”)流,其对沿岸的气候有      作用。(2分)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3分)
解析:第(1)题,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丙地大致位于10°S~20°S,是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第(2)题,甲地和乙地纬度相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影响甲地和乙地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应是天气状况,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云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云雨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少,乙地光照比甲地强。第(3)题,丁地洋流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动,为寒流,因此丁地洋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第(4)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主要从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进行叙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植被面积减少,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下渗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则减少;蒸腾减弱、下渗减少,则地表径流增强。
答案:(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旱生草本(3分)
(2)少 强(2分)
(3)寒 降温减湿(或者减湿)(2分)
(4)蒸发、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强。(从影响水循环环节角度出发)(任答3点,得3分)
33.当地时间2014年4月1日20时49分,智利北部海域发生8.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46千米。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世界渔场集中分布海域的海底地形是    ,分析该类海底地形易形成渔场的原因。(6分)
(2)试比较图中A、B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6分)
(3)智利地震最有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说明防御此海洋灾害的主要措施。(8分)
解析:第(1)题,海洋渔业资源的形成与洋流、水深、河流汇入等条件有关;世界渔场多分布在浅海大陆架上,大陆架地区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有丰富的食物;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旺盛,饵料丰富或多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饵料,吸引鱼类。第(2)题,A位于墨西哥湾、B位于西欧北海;A海域纬度低,海水温度、盐度均高于B海域。第(3)题,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防御海啸的措施从加强预报、海岸带建设、完善预警系统等方面分析:应加强海啸预报和监测,完善预警体系;建立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减少海啸带来的危害;宣传防灾知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与自救能力。
答案:(1)大陆架 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旺盛,饵料丰富(或多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6分)
(2)A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均高于B海域。(6分)
(3)海啸 加强海啸预报和监测,完善预警体系;建立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与自救能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