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科学家近期在南京发现最古老的化石花标本,这一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大约5000万年。那时盘古大陆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恐龙称霸陆地。读图回答下列1-3小题。
1.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 )。
A.古生代石灰岩层
B.古生代大理岩层
C.中生代粉砂岩层
D.中生代石英岩层
2.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 )。
A.石油
B.花岗岩
C.硫磺
D.铁矿石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加,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 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4~5题。
4.“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7.“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8~9题。
8.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 D.城市绿地面积大
9.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
A.5~6 km B.12~13 km
C.16~18 km D.100~150 km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0—11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10.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1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12-15各题。
12.甲、乙、丙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13.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该处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6℃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4.6‰ D.密度约为1021.5kg/m
14.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C.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匀速递减
D.各个海区的水温一般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15.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从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蜿蜒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下列16-17题。
16. 图中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褶皱起伏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沙堆积功能
17. 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B.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
C. 向河谷两岸侵蚀要要谷底后退,谷坡展宽,形成”V”形河谷
D. 向源头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面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回答18~19题。
18. 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0. 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2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八颗行星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 (16分)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 ,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
(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 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 _ _ 。
(4)C层中的__ ___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和 。
23.(12分)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
(2)图中的A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嘉峪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科学家近期在南京发现最古老的化石花标本,这一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大约5000万年。那时盘古大陆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恐龙称霸陆地。读图回答下列1-3小题。
1.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 )。
A.古生代石灰岩层
B.古生代大理岩层
C.中生代粉砂岩层
D.中生代石英岩层
【答案】C
2.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 )。
A.石油
B.花岗岩
C.硫磺
D.铁矿石
【答案】A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加,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答案】C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 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4~5题。
4.“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5.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答案】B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答案】B
7.“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答案】A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8~9题。
8.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 D.城市绿地面积大
【答案】 C
9.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
A.5~6 km B.12~13 km
C.16~18 km D.100~150 km
【答案】 C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0—11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10.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B
1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12-15各题。
12.甲、乙、丙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答案】A
13.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该处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6℃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4.6‰ D.密度约为1021.5kg/m
【答案】A
14.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C.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匀速递减
D.各个海区的水温一般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答案】A
15.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答案C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从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蜿蜒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下列16-17题。
16. 图中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褶皱起伏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沙堆积功能
【答案】C
17. 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B.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
C. 向河谷两岸侵蚀要要谷底后退,谷坡展宽,形成”V”形河谷
D. 向源头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答案】D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面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回答6~7题。
18. 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19. 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 D
20. 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不变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2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八颗行星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星 金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稳定的太阳辐射 适中的距离(或适宜的温度)
22. (16分)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 ,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
(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 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 _ _ 。
(4)C层中的__ ___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和 。
【答案】(1)对流;平流;
(2)降低(减小);地面;
(3)平流;增加(升高);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4)电离;A;该层集中了几乎整个大气的水汽和杂质、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5)物理性质;运动状况。
23.(12分)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
(2)图中的A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
【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把底层的营养盐类送至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