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庆阳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
1.大气的受热过程]起保温作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大气的受热过程]某地地方时13时势力最强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大气的受热过程]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2020年10月28日,出现了11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下面图甲为1940年-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据此完成4~5题。
4.读图回答,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5.读图回答,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哪种方法最不适合 ( )
A.曝光过的X光底片
B.直接通过墨镜看
C.通过电焊护目镜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上看
6.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7.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8~9题。
8.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9.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温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温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10.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飞机飞行
B.对流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C.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D.高层大气中水汽、杂质极少,有利于高空飞行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流域在1952~2009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 m3),输沙量(104 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11~13题。
11.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 )
A.坡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 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
1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
A.腾库容为了防灾 B.涵养水源为主 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
13.该河在1952~2009年,年入海泥沙量 ( )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14-15题。
14.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
A.巴西暖流 流向西北
B.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 流向东南
D.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15.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16-17题。
16. 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褶皱隆起
17. 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
B. 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
C. 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
D. 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19题。
18.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B. 海拔高,顶部起伏大
C. 底部呈放射状,地形平坦
D. 风力侵蚀形成的
19.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 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 禁止开发,保持原状
C. 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 修建亭榭,以供观赏
20.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纬度带的年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2)图中备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其主要类型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
22.(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在22~27 km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23.(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24.(10分)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3)分析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酒泉市、庆阳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
1.大气的受热过程]起保温作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2.大气的受热过程]某地地方时13时势力最强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3.大气的受热过程]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答案】 B
2020年10月28日,出现了11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下面图甲为1940年-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据此完成4~5题。
4.读图回答,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答案】C
5.读图回答,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哪种方法最不适合 ( )
A.曝光过的X光底片
B.直接通过墨镜看
C.通过电焊护目镜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上看
【答案】B
6.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答案】B
7.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答案】C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8~9题。
8.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答案】B
9.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温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温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答案】C
10.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飞机飞行
B.对流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C.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D.高层大气中水汽、杂质极少,有利于高空飞行
【答案】C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流域在1952~2009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 m3),输沙量(104 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11~13题。
11.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 )
A.坡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 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
【答案】A
1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
A.腾库容为了防灾 B.涵养水源为主 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
【答案】C
13.该河在1952~2009年,年入海泥沙量 ( )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
【答案】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14-15题。
14.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
A.巴西暖流 流向西北
B.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 流向东南
D.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答案】B
15.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答案】C
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16-17题。
16. 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褶皱隆起
【答案】 B
17. 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
B. 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
C. 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
D. 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答案】 D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19题。
18.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B. 海拔高,顶部起伏大
C. 底部呈放射状,地形平坦
D. 风力侵蚀形成的
【答案】A
19.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 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 禁止开发,保持原状
C. 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 修建亭榭,以供观赏
【答案】C
20.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纬度带的年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2)图中备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其主要类型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
【答案】(1)不同的(2)11 变化周期相同(3)降水(气候)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4)太阳大气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黑子 耀斑 黑子
22.(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在22~27 km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答案】
(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 km。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臭氧
(4)逐渐变小
23.(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答案】(1)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B A (3)C (4)B
24.(10分)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3)分析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
【答案】
(1)负相关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