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时空坐标]
[单元主旨]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的奠定与变化中的危机
1.版图的奠定: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地方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2.社会变动:在统一、稳定的环境下,传统的农耕经济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思想上出现了顺应时代的进步思想;以小说和戏曲为代表的世俗化文学艺术发展繁荣;传统科技进一步发展,同时受新航路开辟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的一些先进科学知识与技术传入我国。
3.新的挑战: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加之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危机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认知历史现象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了解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演变;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地位;了解明朝从禁海到重开海外贸易的过程,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史料实证) 3.知道明朝与蒙古的战和,掌握明朝对西藏地区有效治理的史实,认识明朝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通过对明朝海外贸易政策和海防政策演变的全面分析,深刻认识其政治经济原因,并对其历史启示进行客观解析(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5.通过地图了解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梳理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时间轴,通过对明清易代史实的分析,认识明朝在国家治理上的成败得失及其对历史的启示(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重要概念]
1.宰相:是中国古代辅助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正式称谓有丞相、相国等。今日时常称君主立宪国家之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2.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名,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废丞相期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3.朝贡贸易: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以“厚往薄来”为原则。
4.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后,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承旨办事,不参与机务。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与六部之间的一个办事机构,有内阁大学士5~7人,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仁宗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内阁的职权也发生变化,有了票拟权。所谓票拟是指一切内外奏章送到内阁,由阁臣代替皇帝先看,提出处理意见,再由首辅大学士墨书在一张小票(纸条)上。皇帝看过后,将小票撕掉,亲自用红笔写批在奏章上,叫批红。有了票拟权后,大学士已有宰相之权,为避免宰相之名,通称为辅臣,有首辅、次辅、群辅之分。其地位已经全面超过了六部,不再是翰林院的“内署”,而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行政中心了。
5.锦衣卫: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之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言官和特务,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图解史]
[问题] 观察上图指出,明朝中枢机构发生的变化。
[提示] 变化:废丞相,设内阁,利用宦官制约内阁,设置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改枢密院为五军都督府,以分军权;都察院掌监察。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制度变化
(1)废宰相,设内阁
皇帝 机构变化 职能变化
明太祖 废除宰相制度 皇帝直接领导六部
明成祖 设立内阁 秘书机构
(2)内阁职权变化:拥有“票拟”权,明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3)宦官专权:司礼监获得批红权,负责特务机构监视官民。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海上交通
时间 15世纪前期 规模 空前
人物 郑和 目的 显示政治威势
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结果 逐渐停止
积极 和平交往、平等交流、与邻为善 消极 政治目的多于经济目的,带来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2.沿海形势
(1)戚继光抗倭
①背景:明朝前期,朝廷严禁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海上走私活动猖獗,倭寇盛行。
②结果:明廷派戚继光等人平倭,东南沿海形势稳定。朝廷遂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欧洲殖民者入侵
①背景: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
②表现:葡萄牙攫取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请连线)
[图解史] 观察左侧连线图
[问题] 试指出明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特点:军事征讨;设长城等防御体系;招降与安抚;开展互市;利用宗教;笼络上层。
2.明清易代
[拓宽度] 17世纪危机
这一概念由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提出,是指在17世纪,亚欧大陆的众多国家都出现了气候急剧变化、灾荒多发、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叛乱、战争频发、边疆动乱等危机,最终导致政权的衰落、灭亡,甚至皇帝、国王的身死。例如:中国的明清易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重点内容 核心价值 质量水平 情境创设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开放的世界意识 历史解释3(明朝在国家治理上 的成败得失及其对历史的启示) 家国情怀2(开放的世界意识) 学习情境—文献、 地图、表格
明朝海防政策
任务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视角1 明初废宰相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问题]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明太祖废宰相认识的理解。
[结论] (1)理解:把秦朝速亡的原因归咎于设置丞相,而且以“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将宰相制度粗暴否定,对于宰相的积极作用仅以“虽有贤相”一语轻轻带过,这都是难以服人的。
视角2 内阁的特征
材料二
项目 宰相制 内阁制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 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参与政治权 有票拟权,但票 拟后须呈给皇帝决定
对皇权 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与宰相相比,内阁的不同之处。
[结论] (2)不同之处: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秘书机构。其职权大小并不是来自制度、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其设立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视角3 宦官专权
材料三 宰相制的废除,虽有力地防止了权臣专擅,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皇帝与朝臣之间的矛盾的斗争。这就为宦官干政创造了条件。
——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
[问题] (3)据材料三指出宦官干政的原因。其干政的途径是什么 有何影响
[结论] (3)原因:皇帝利用宦官制约官僚集团,加强皇权。途径:掌管特务机构;司礼监批红。影响:制约内阁权臣,加强了皇权;易导致政治腐败。
[深化拓展]
任务二 明朝海外贸易政策和海防政策
视角1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 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传》
[问题] (1)找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结论] (1)历史信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条件是明朝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国力强盛;远洋航行规模空前;一方面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另一方面增加了明朝财政负担。
视角2 明朝边疆新形势
材料二 嘉靖中期,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有半个世纪,西欧商人借助新航路的开辟,不断用掠夺的白银与其他国家的商人进行经济贸易。但对于这一国际形势变迁,明朝仍局限于传统视野中,并未改变原有的“海禁”政策,仍对民间海外贸易采取打压态度。
——赵现海《内敛的明代中国》
材料三 沿海形势的另一大变化是西方殖民者的东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诸国开始向东发展,较早来到东方的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解读明代海禁政策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有哪些。与前代相比,明代所面临的边疆问题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
[结论] (2)影响:海禁政策与大航海时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相背离,使中国渐趋落后于世界潮流。
(3)活动:葡萄牙获得今澳门的租住权。荷兰与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后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不同:以往边疆问题主要集中于北部边疆,是中国内部不同民族政权的冲突;而明代东南沿海地区欧洲殖民者来华侵扰。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东来。
[深化拓展]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相同 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
不 同 目的 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 响 经 济 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 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
政 治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和平使者的形象 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等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
[课堂延伸]
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
[问题] 画像中朱元璋的形象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提示] 图一、图三分别出自明朝官方与明朝后人,有美化朱元璋形象的倾向,属“有意史料”。图二属清朝绘制,可能存在丑化朱元璋形象的倾向。因朝代不同,收录者身份不同,会导致形象差异较大。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下图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知,明朝( )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
B.宦官专权问题突出
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
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
解析:A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内阁首辅和司礼监大太监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力制衡,皇帝总控全局,说明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故A项正确。
2.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解析:D 由材料中对顾宪成等人忤旨事件的处理始末可以看出,内阁首辅申时行首先是酌情修改了皇帝意旨,在皇帝震怒之后,“只得遵旨”,说明内阁大学士虽掌握着票拟权力,但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正确。A项与材料申时行等“只拟罚俸”,修改皇帝意旨的做法不符。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3.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A 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下西洋,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境,所以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故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均排除。
4.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解析:C 据材料关键词“友谊”可知强调中外友好往来。
5.下文是一首明代军歌,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凯 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解析:D 据材料关键词“倭奴”可知相关历史人物是抗倭英雄戚继光。
[基础巩固练]
1.“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2.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
①废除宰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D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废除宰相,加强皇权,故①正确;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②正确;设司礼监牵制内阁,加强皇权,故③正确;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直接控制最高行政机构,加强皇权,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3.论及明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
A.宰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解析:C 唐宋时期均有六部,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致,故选C项;明朝废除宰相,排除A项;内阁首创于明代,排除B项;明代并无刺史,排除D项。
4.“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这表明明朝内阁 ( )
A.大学士都是宰相 B.掌握实际决策权
C.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权力来源于皇帝
解析:D 据材料“我朝阁臣……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说明内阁大臣权力来源于皇帝,故选D项。
5.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治腐败 B.宦官专政
C.中央集权 D.君主专制
解析:D 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身兼宰相之职,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懒于政事,皇帝的“批红”由司礼监代理,司礼监成为皇帝代言人。因此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皇权缺少制约,使得相权转移到皇帝手中,后来又转移到太监手中,D项正确。
6.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A 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下西洋,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境,所以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故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均排除。
7.东南沿海人民纪念戚继光,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刻石立碑。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 )
A.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
B.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D.维护了朝廷的尊严
解析:C 倭寇之患曾使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所以平定倭寇之患的最伟大的意义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故选C项。
8.洪武五年(1372年),明政府发布文告:“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这一政策( )
A.推动了回族前身的出现
B.继承发展了元代“四等人制”
C.有利于社会稳定与民族交融
D.迫使蒙古贵族势力退回草原
解析:C 据所学可知,蒙古统一后,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据材料可知,准许蒙古、色目人氏和汉人结婚,其目的是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这有利于社会稳定,C项正确。
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设立管理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 )
A.行都指挥使司 B.宣慰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解析:A 明朝政府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故答案为A项;宣慰司是元朝设立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的管理吐蕃地区的机构,排除C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
10.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的租住权是在( )
A.台湾 B.广州
C.濠镜澳 D.乌思藏
答案:C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答案:(1)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原因:君主专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内容: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政策: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素养提升练]
1.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解析: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内阁的权力膨胀,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因此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时,张居正进行了反驳,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A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是由皇帝赋予的,因此说“皇权受到严重制约”是不准确的,排除B项;社会经济凋敝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宰相,排除D项。
2.(2018·全国Ⅰ卷,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解析:B 观图可知,图中绘画仍属于中国传统宫廷写实绘画,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并未出现新类型,A项错误。“麒麟”是中国自上古以来民间传说的吉祥动物,是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郑和大船带回的长颈鹿,其长相与传说中的麒麟相似,加之当时君臣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因此用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解读,认定长颈鹿就是麒麟,B项正确。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解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厚赐外国使臣”,是因为把长颈鹿视为麒麟,而麒麟是瑞兽,仍然是传统观念,没有变化,D项不正确。
3.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 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到明朝撤销后考虑到沿海治安等问题复设再到明末收复澎湖,反映了明朝对澎湖地区的日益重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加强,故选A项。
4.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老百姓“富家以财,贫人以驱,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据此可知( )
A.明朝始终奉行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对外贸易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状况
C.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主要通道
D.私人海上贸易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开放海禁,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有利于百姓和政府收入增加,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故B项正确;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故“始终”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无法体现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排除C项;材料反映明朝开放海禁,部分百姓通过对外贸易致富,部分贫穷的百姓也追逐富人开展对外贸易,材料并非反映贫富分化加剧,排除D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农民起义以来,李自成在各地流动作战,并无固定的据点和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战斗目标。他在河南聚众获胜后,军中文士牛金星与李岩向李自成献策,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均田免粮”这一朴素的口号,恰好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极大地便利了农民军的发展。李自成还提出农民军平买平卖的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追赃积财,准备还乡。大顺强敌压境,而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了。
——整理自《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自成“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口号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答案:(1)影响: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也有利于获得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支持;为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攻占北京奠定
基础。
(2)原因:提不出更科学的革命纲领;对敌对势力的威胁缺少足够的警惕;军事胜利后贪图享受,军心涣散。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知道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其影响,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了解清朝巩固国家统一、平定叛乱、反对外来侵略的史实,掌握清朝经略边疆的具体措施,认识清朝奠定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知道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实加以描述(时空观念) *4.全面地分析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其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5.通过地图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清朝经略边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其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重要概念]
1.文字狱: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巡抚:中国明清时期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为名。
3.总督: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与只掌握一省军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与经济。
4.十三行:即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为广州海关下属代理商,后成为清朝唯一合法的外贸管理机构,负责向外商征收关税,并代为管理外商,从事对外交涉,同时赚取巨额商业利润。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经营外贸的特权被废止。
5.金瓶掣签:清政府于西藏实施的活佛转世制度。规定达赖、班禅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和理蕃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1)时间: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
(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强化
史实 特点 影响
奏折制度 迅速、机密 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
军机处 皇帝指派、直接监督、日夜轮值、参与机要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文字狱 严密控制思想文化 思想专制、摧残文化
[链史料]《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代,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居注》变迁的实质。
[提示]实质: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二、疆域的奠定
1.奠定疆域的措施
地区 方位 措施
台湾 东南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黑龙江 东北 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署《尼布楚条约》
新疆 西北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蒙古 北部 设立盟、旗
西藏 西南 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民族事务 — 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内地 — 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2.疆域范围
3.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链史料]直到18世纪第三个1/4期间,当时人还几乎都将人口持续的迅速增加视为无比的福祉;但到该世纪最后25年时,深思熟虑的一代中国人已开始为从该世纪最初数十年来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准明显的下降感到震惊……
——何炳棣
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问题]据材料指出清前中期的统治危机有哪些。
[提示]统治危机:人地矛盾突出,生活水平下降;盲目垦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重点内容 核心价值 质量水平 情境创设
全面理解康乾盛世 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历史解释3(从世界横向发展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康乾盛世) 家国情怀2(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学习情境—表 格、文献
清朝经略边疆与疆域的奠定
任务一 从世界横向发展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康乾盛世
材料一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岸的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贫困落后的景象。
——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约翰·巴罗
《我看乾隆盛世》(1804年)
材料二 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据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戴逸主编《18世纪的中国与
世界·农民卷》(1999年)
材料三 国内外经济学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18、19世纪的经济数据进行了估算,结果如下。
中国与英国(欧洲)18、19世纪人均国民收入对比
学者(基准价格指数) 年份/年 中国 英国
贝洛赫 (1960年美元价格) 1800 228 324
1840 206 447
刘瑞中 (1700年银两价格) 1700 13.2 19.91
1800 13.4 61.47
麦迪森 (1990年美元价格) 1700 600 923(欧洲)
1820 600 1 090(欧洲)
刘逖 (1990年美元价格) 1700 378 采用麦迪森 测算数据
1800 311 采用麦迪森 测算数据
——李强、徐康宁、魏巍《“康乾盛世”
真的存在吗 ——基于经济数据
测算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1期
[问题] (1)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类型及从什么视角看“康乾盛世”。
*(2)从材料三的经济数据中,你可以对18、19世纪的中、英两国经济得出什么结论 经济学家对18、19世纪的经济数据估算为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3)对于上述材料中的“康乾盛世”,你是如何理解的
[结论] (1)材料一属于原始史料,作者是当时的人,从与英国同时期的对比角度出发;材料二、三都属于二手史料,材料二是后世学者从同时期的中英两国农民收入和消费支出角度比较;材料三是后世学者从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各自纵向和同时期的横向比较。
(2)结论:18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下降;英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在迅速增加;英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均远超过中国,并扩大发展差距。原因:研究所选用材料、研究的视角、统计的方法、选用的计价单位、基准价格指数等,均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3)理解:判断“康乾盛世”,首先应清楚“盛世”的标准是什么。史料不等于事实,观察角度和研究数据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不同。“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定义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发展轨道基础上的。材料一是约翰·巴罗从亲身经历看到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从而否定了“康乾盛世”。材料二是后世学者通过微观比较对“康乾盛世”存疑。材料三是后世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对“康乾盛世”存疑。
任务二 清朝经略边疆
视角1 边疆治理措施及特点
材料一 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项目 明朝 清朝前中期
中央 — ①
边 疆 东 北 ② 抗击沙俄;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设立东北三将军辖区,管辖奉天、吉林、黑龙江
东 南 — ③
西 南 封授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封号;设行都指挥使司 ④
西 北 与 北 部 与鞑靼订立和议,其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 先后平定准噶尔部以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管理,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设伊犁将军管理军政事务
[问题] (1)据教材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结论] (1)①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②设奴儿干都司 ③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④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特点:国家更重视边疆治理,中央设专门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国家对边疆控制加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政策有传承和创新;注重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统一。
视角2 巩固边疆举措的影响
材料二 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一种视野看“中国”》
[问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清朝巩固边疆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结论] (2)影响:奠定后世中国之版图;促进民族交融;利于中华文明延续。
视角3 对外政策的转向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结论] (3)变化:清朝政府从实行海禁政策到开放四处口岸,再到只允许开放广州“独口通商”。影响: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深化拓展]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主 要 方 式 军事进攻 平“三藩之乱”,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进行雅克萨之战
设立机构 设理藩院、伊犁将军、台湾府等
款待回归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后,乾隆帝接见渥巴锡,并且将其部安置
册封封号 册封“达赖喇嘛”及“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改土归流 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法律条约 《尼布楚条约》、《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特点 平叛与加强联系相结合;礼遇与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利用法律形式明确管辖权
影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疆域进一步开拓与巩固,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1.如图反映了清朝奏折制度的流程。它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①减轻废除宰相后皇帝倍增的工作压力 ②成为了解下情、商讨政务的重要渠道 ③强化对官僚的控制,权力向皇帝集中 ④禁锢士人思想,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官员直接上奏皇帝的“奏折制度”成为了皇帝了解下情、商讨政务的重要渠道,强化了对官僚的控制,使权力向皇帝集中,②③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减轻废除宰相后皇帝倍增的工作压力的是内阁的设立,奏折制度不是针对士人进行的文化专制,①④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从历史演变看,下列四幅政治制度示意图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解析:B 根据材料皇帝直辖六部、军机处、南书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所示朝代为清代;图②,根据材料皇帝以下设置三省,尚书省负责六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②所示朝代为唐朝;图③,根据材料皇帝直辖六部、没有丞相、设置内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③所示朝代为明朝;图④,根据材料皇帝以下设置三公,结合所学可知图④所示朝代为秦朝,B项符合题意。
3.下列示意图中,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的地理方位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B 伊犁将军设置于新疆,在西北方,故选B项。
4.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赠予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 ( )
A.唐朝疆域 B.元朝疆域
C.明朝疆域 D.清朝疆域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起止时间是1636—1912年,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735年,由此可知这幅地图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故选D项。
5.“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给今人留下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为政者应( )
A.勤于政事,善始善终
B.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
C.选贤任能,惩治贪污腐败
D.顺应时代潮流,避免虚骄自大
解析:D 康乾盛世无论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还是从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讲,都可谓中国封建王朝的辉煌时期,但是由于采取“闭关自守”政策,不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致使中国长期以来闭关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局面,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
[基础巩固练]
1.清朝时,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雍正设置了( )
A.中朝 B.刺史
C.内阁 D.军机处
解析:D 雍正年间,为了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置军机处,后来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D项正确;中朝是西汉时期设立,A项错误;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监察地方的机构,B项错误;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C项错误。
2.军机处的办公处不称衙署,只叫“值庐”,入值的军机大臣不按照国家职官的升转制度选调,没有品级和年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军机处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
B.军机处并不是国家正式机构
C.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解析:B 军机处的办公处不称衙署,入值的军机大臣不按照国家职官的升转制度选调,说明军机处不属于正式的国家机构,故B项正确;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具有一定的权力,A项错误;C项表述绝对;军机处商议军情,参与机务,而非“事务清闲”,排除D项。
3.下图是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史学家认为奏折制度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 )
A.使皇帝广泛迅速获取信息
B.避免了官员的专权
C.使中央政令迅速传达地方
D.让皇帝更勤于政务
解析:B 通过材料“奏折制度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制度使皇帝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从而避免了官员的专权,维护了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奏折制度的影响,而A、C两项是加强皇权的手段,故排除;奏折制度与皇帝是否勤于政务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4.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清朝统治者釆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其中一项措施以“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为主要手段,并贯穿整个清代。该项措施是( )
A.文字狱 B.闭关自守
C.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
解析: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以“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为主要手段,加强文化控制的措施是文字狱,A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清之绝对专制,在雍正帝时代,完全确立。雍正帝英明果断,裁抑宗室,亲揽大权,达到了绝对专制的最高峰。”下列能支持其观点的有( )
①推行奏折制度 ②设置理藩院 ③设置军机处 ④完成改土归流
任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设置军机处、推行奏折制度等做法,将国家军政大权一人独揽,加强皇权,①③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改土归流属于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是中央集权,④不符合题意,②属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不符合题意。
6.下面疆域结构图反映的朝代是(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答案:D
7.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注重因地制宜 B.提倡民族自治
C.强化军事管理 D.重海疆轻边疆
解析:A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朝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特点,故A项正确。
8.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 )
A.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伊犁将军完全统管其军政事务
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
D.清朝成功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解析:A 材料信息“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表明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故A项正确;伊犁将军管辖的是新疆地区,故B项错误;元代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故C项错误;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故D项错误。
9.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该政策是( )
A.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自守 D.八股取士
解析:C 材料信息“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指的是明清时期的闭关自守政策,故C项正确。
10.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下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戚继光抗倭
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解析:B 根据图中所示的素材,可知戚继光、顺治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以判断出手抄报的主题为B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所示内容中,可用作探究交往的原始史料有 。(填字母)
(2)按时间顺序,对上述图片所示交往内容排序:(填字母)
① ;② ;③ ;④ ;⑤ 。
(3)概述从唐代到清代交往的趋势。
答案:(1)ABCE
(2)①A;②D;③C;④E;⑤B。
(3)趋势: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素养提升练]
1.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出处 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 处也。”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解析:D 两则材料都表明军机处的设立与军事需要有关,故选D项;军机处设立的时间通过引入其他史料佐证可以考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治环境影响,排除B项;两则材料哪个准确需要考证,排除
C项。
2.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的雨水、米价情况,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解析:B 由材料信息“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的雨水、米价情况,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可知,密折制度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所以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机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是日常行政决策问题,与巩固国家统一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不选D项。
3.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
A.盟旗制度的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岭北行省的设立 D.金瓶掣签制完善
解析:A 材料所述长城失去了“边界”的意义,其原因在于长城以北地区也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盟旗制度是清朝对蒙古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政治制度,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体现的是元代的行省制,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管理西藏的制度,与长城无关,排除。
4.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
A.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
B.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
C.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
D.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B 由材料信息“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可知,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各个民族的交流、交融和统一,故B项正确。
5.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材料三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及其所统治的地区。主要是满、蒙古、汉三区的统一。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四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条有关元朝疆域的信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管理上有何不同。
(3)阅读材料三,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答案:(1)形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拱卫边防;南征百越,设郡置官;修“五尺道”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有效的管辖。(答出郡县制即可)
(2)疆域信息: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元朝在吐蕃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理;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在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答出三点即可)不同:唐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
(3)观点:清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清朝的统一经历了三个阶段。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明清高产作物引进及影响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明清时期中西方经济的比较
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但是从16世纪起却逐渐落后下来。中国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居,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明。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明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兴旺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依靠的是农本经济,已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大发展。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征
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是因为理学作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无力承担儒家道德担当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认为,理学中杂糅释老,导致士人或无所事事或放荡无耻,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共同主张理气、道器、心性一元论,其目的在于将释老的空无思想驱逐出儒门,从而净化儒学,应对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在社会道德人心坍塌之际,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他们通过对儒家哲学的重建,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术路向,消解了后世学者研讨本体的热情,致使清代理学渐趋衰歇,中国学术史由此进入一个考证学大兴的新时代。
——武道房《明末道德人心问题与清初三大儒的哲学重建》
5.进步思想的“时代性缺陷”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6.明清进步思想的意义
继晚明早期启蒙思想的萌发,这一时期不少思想家的理论中也闪现着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人的权利和男女平等,提出工商皆本理念,揭露、揭发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宣传学校议政的主张,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7.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8.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僵化
清朝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发展,预示着传统文化体系发展的终结,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发达后呈现出僵滞与衰落的趋势。第一,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走向衰落。无论是统治集团还是民间学者,都失去了文化创新的精神。第二,传统文化的内容失去了创新。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却没有带来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在专制主义压制下再也创作不出新东西,最终只能走向僵化与没落。第三,传统文化的创造手法开始式微。清朝前期,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技已经达到其发展的末势,在创造手法上很难出现创新模式。总之,清前期,传统学术虽盛极一时,流弊却日益显现,中华国学进入一个从旧有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生命力衰微的充满悲剧色彩的时代。
——李明伟《综合与凝滞:清前期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发展》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掌握明清时期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意义(历史解释) 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开始的直接的经济文化交流,认识其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结合明清时期政治史,从整体上看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全面认识政治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其成就与局限,培养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4.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发展潮流下看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认识其成就与局限,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辩证地看历史现象,进行历史解释的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重要概念]
1.新航路开辟: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和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的航路,而且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人们把这一切称为新航路的开辟。
2.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薯类作物 (包括甘薯、马铃薯等) 及食用豆类作物 (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 的总称。
3.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三料 (饮料、香料、调料) 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作物等。
4.商业资本:亦称“商人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5.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主张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6.早期西学东渐:明后期,欧洲天主教士来华,和平传教、尊重中国主权,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中国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先进分子起了一种唤醒作用。但因为局限在少数人,未能在社会上引起广大反响。
[时空术语]
明中后期(15世纪中期—1644年);道光年间(1821—1850年);徽(今安徽);晋(今山西)。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发展
史实 意义
农业 玉米、甘薯高产粮食作物引进 提高粮食总产量
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增加收入,推动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 ①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②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新经营方式出现
商业 白银大量流入 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商帮出现 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工商业市镇兴起
2.局限: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图解史] 观察教材第83页的《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问题] 指出玉米、甘薯传入中国与世界上哪一事件有关。据图指出其传入中国的路线,分析其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提示] 事件:新航路开辟。路线:由东南海路及西南陆路传入。原因:从图中看作物种植遍及中原、江南及西南地区,说明该作物品种土壤适应能力强;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链史料]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
——《晋商兴衰史》
[问题] 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隐忧。
[提示] 隐忧:商人将资金用于购房置地,影响商业资本积累。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专制统治压制、阻碍社会转型。
(3)思想: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2.表现
时间 代表 观点 意义 新变化
明中期 王守仁 “致良知”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提倡 个性 自由
明后期 李贽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
明清 之际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思想界出现反专制倾向 反对专制
王夫之 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经世致用
[链史料]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问题] 据材料指出李贽思想的特征。
[提示] 特征:蔑视权威与教条,提倡个性自由。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
(1)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2)生活:工商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3)文化: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表现
项 目 时间 人物 代表 地位/类型
小说 元末 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
清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明 清 戏曲 创作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孔尚任 《桃花扇》
舞台 艺术 昆曲 — 长期流行
京剧 — 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链史料]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问题] 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提示] 特征: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现象、总结而轻规律和探究。
1.概况
时期 人物/组 织力量 贡献 地位(意义)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巨著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巨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著作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古代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利玛窦(来 华传教士) 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西学东渐,西方科技知识得到传播(其目的是借助传播科学知识传教)
明成祖 时期 政府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清乾隆 后期 政府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2.特征:总结性巨著多;多集中于实用科技;政府支持;西方近代科学传播。
重点内容 核心价值 质量水平 情境创设
明清经济的成就与局限 开放的世界视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解释3(从世界横向发展的角度全面地认识明清经济) 家国情怀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唯物史观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习情境—表 格、文献
明清思想的变化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中学西渐
任务一 明清经济的成就与局限
视角1 经济新现象
材料一
领域 新现象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问题] (1)据教材第一子目将表格填写完整,据所学指出推动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结论] (1)
领域 新现象
农业 ①高产作物的引进: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农业商品化: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手 工 业 新的经营方式出现,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商 业 ①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②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形成了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原因: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业的发展;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视角2 局限性
材料二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 232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谈谈你对此的总体认识,试分析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结论] (2)态势:总量居于前列,但人均落后,且差距日渐拉大。认识: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兴起,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迟滞。因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传统观念的束缚;闭关自守政策等。
[深化拓展]
一、玉米传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推动人口增加。
(2)丰富农产品结构,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
(3)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促进了民族经济的融合。
2.消极影响
(1)使山区趋向单一的种植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
(2)破坏了生态环境,大规模扩种玉米破坏森林植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二、“落日余晖”——明至清中叶的经济
1.明清时期经济新现象
(1)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江南地区出现手工工场,采用自由雇佣劳动。
(3)大量白银交易盛行,商业资本集聚。
(4)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晋商和徽商。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
2.明清时期制约经济新现象发展的因素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的狭小。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自守政策。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观念阻碍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任务二 明清思想的变化
材料
思想家 时期 思想言论(部分)
① 明朝 中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
② 明末 清初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③ 明末 清初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问题] (1)填写出表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2)归纳材料中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主张出现的背景与进步意义。
[结论] (1)①王阳明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2)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克服私欲;人人都能达到圣贤。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背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专制制度强化;程朱理学失去活力。进步意义:冲击程朱理学地位(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活力);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对君主专制统治形成了冲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深化拓展]
一、明清思想的变化
1.反传统、反教条:明朝中期的王守仁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2.反对封建专制: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批判。黄宗羲更是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3.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繁荣和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新经营方式的表现。
二、明清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项目 批判 继承 发展
明后期李贽 程朱理学 民本 个性自由、平等
明末清初 三位思想家 程朱理学 君主专制 空谈、唯心 民本 关注现实 唯物观念 工商皆本 反对专制 经世致用 唯物思想体系
任务三 文学与时代关系
材料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还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问题] (1)据材料指出明朝后期起小说的变化。
*(2)简析这一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予以说明。
[结论] (1)变化:小说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反映了文化的下移。
(2)关系:商人、工匠、市井游民等成为小说主人公,反映出明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这一特征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在文学领域的突出反映。小说的发展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有利于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明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工商市民阶层的壮大,从而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同时,小说主人公的下移是市民文化需求的反映。
[深化拓展]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
1.经济发展: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
2.继承发展: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文化下移: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4.现实矛盾: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课堂延伸] 中学西渐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莱布尼茨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莱布尼茨说:“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大觉醒。”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0年表示,“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改编自冯天瑜《中华开放史》等
[问题] 概括材料中西文化交流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影响。
[提示] 特点: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学东渐”发生的同时出现“中学西渐”现象。影响: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翻译和西传,欧洲思想家从儒家经典中汲取思想;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近代化转型。
1.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 )
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④官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闭关自守政策是阻碍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因素,④排除,故排除B、C、D三项。
2.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 )
A.开设工场 B.男耕女织
C.设急递铺 D.设立行会
解析:A 据材料“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在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这种新的经营方式,自由雇佣劳动,A项正确。
3.我国明代有一位思想家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致良知 ” B.“格物致知 ”
C.“工商皆本 ” D.“贵儒尊道 ”
解析:A 材料认为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和修行,主张“理”就在心中,主张加强自己内心的修养致良知,故选A项。
4.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君主专制强化
C.陆王心学形成
D.商人地位提高
解析:A 据材料“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可知,底层民众成为小说的主人公,一方面反映了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A项正确。
5.《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
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解析:D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利、养殖、备荒等技术,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故选D项;《农政全书》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中国古代科技不注重理论和规律总结,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农书而不是百科全书,排除B项;材料只是《农政全书》的书目介绍,看不出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排除C项。
[基础巩固练]
1.明清时期,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这主要是因为( )
A.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人口不断增加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国家统一巩固
解析:A 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它们对土壤等自然条件要求较低,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能种植,故A项符合题意。
2.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
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D.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
解析:B 据材料“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可知明朝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再根据材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说明新的社会经济因素产生,故选B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并非生产分工,排除C项;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从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此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
A.商业发达已出现商帮
B.农副产品的商品化
C.政府不再重农抑商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B 稻米是粮食作物,荔枝和柑橘等是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的价格要比稻米高,所以福建人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即使政府提倡种植粮食也收效甚微,这说明农业的种植受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故选B项。
4.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朝野率皆用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白银产量高
C.经济作物的种植 D.商帮的兴起
解析:A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A项正确;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贸易形式流入中国,中国本身白银产量不高,B项错误;经济作物种植推动商品经济繁荣,C项错误;商帮的兴起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区域间长途和大额贸易获得了发展,①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②说法错误;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③正确;诞生了最早的纸币是在北宋,④错误;选B项;A、C、D项错误。
6.“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此句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解析:C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生活在明代,故C项正确。
7.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C 材料“儒帽裹僧头”“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表明批判传统礼教,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
8.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提倡经世致用
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
解析:C 根据“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不得安宁的原因,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
9.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下列作品中生动再现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被称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10.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①正确;《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著作,②排除;《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的著作,③排除;《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是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④正确。因此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排除。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在中国绘制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如图),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
材料二 (16世纪中叶到清代中叶,来华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和文化知识……自明代末年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西方数学知识传入中国,并在朝廷制历实测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后,大大激发了中国知识界以及统治者上层对数学研究的兴趣……中国的士大夫多未能完全摒弃“中国中心”的观念和“中央大国”的优越感,他们努力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某些与西学相近或类似的记载,以证明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康熙帝)转而采取了限制、禁止传教士传教活动的措施。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坤舆万国全图》绘制的国际背景及其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明清时期西方学术传入中国的特点。
答案:(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影响:向中国人展现世界的整体轮廓,开拓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视野。
(2)特点:通过传教士进行传播;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西学影响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遭到保守力量的抵制与反对。
[素养提升练]
1.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解析:D 根据潘允端的日记记载可知当时存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田庄生产的产品除自用外,还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
2.《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解析:C 皇权专制下,继承者一旦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统治危机,因此黄宗羲认为宰相制度的存在能够补救这一漏洞,即通过宰相制度来限制君权,故选C项;作者主张恢复宰相制,排除A项;老子倡导“无为而治”,黄宗羲是儒家学者,排除B项;黄宗羲主张用宰相补救皇帝能力的不足,不反对王位世袭,排除D项。
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B 材料关键信息“由国家制定”“官修本草”“朝廷颁行”,体现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
4.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如图寓意( )
A.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B.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C.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
D.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
解析:A 据图片清代民俗钱币“状元及第”“独占鳌头”可知,这寄托了古人激励学业精进的希望,体现民间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故选A项;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心外无理”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需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排除C项;“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排除D项。
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强调治学的目的是要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观点
徐光启 “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永世利”
黄宗羲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徐弘祖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顾炎武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结合时代背景,对顾炎武的认识进行论述。
答案:(1)理解:明清时期,专制统治强化,阶级矛盾尖锐;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针对上述问题,以顾炎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反思传统社会,倡导“经世致用”,探索国家出路。
(2)认识:结合三人主张及社会进步意义进行论述。
徐光启全面总结中国传统科技,并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强调科技要服务于社会,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黄宗羲以民为本,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色彩。
徐弘祖实地考察名山大川,写成《徐霞客游记》,践行“经世致用”学风。
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践行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主张,我们应当立足当下,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单元总结
[思维导图]
[问题1] 基于对本单元内容的梳理,归纳概括本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
[结论]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通过经略边疆和抗击外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经济和思想文化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闭关自守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而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面对西欧的崛起,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问题2] 多角度分析阻碍明清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因素。
[结论] (1)政治上,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上,传统自然经济仍为主导,小农经济及耕织结合的生产方式占主流,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对工商业进行压制。
(3)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日渐僵化,保守气氛浓厚。
(4)对外关系上,西方殖民者东来,闭关自守,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问题3] 归纳明清时代特征。
[结论] (1)政治上: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2)经济上:一方面,传统自然经济仍为主导,小农经济及耕织结合的生产方式占主流,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对工商业进行压制;另一方面,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手工工场、雇佣关系出现,商品经济繁荣。
(3)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日渐僵化,保守气氛浓厚;出现了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解放;明清小说和戏曲表现出批判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自由的主张;对传统科技进行了总结,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因素在成长,但发展缓慢。
(4)对外关系上:西方殖民者东来;闭关自守政策的实施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文献记载:“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材料中所体现的制度是( )
A.辽朝南、北面官制
B.金朝猛安谋克制
C.明朝内阁制
D.清朝奏折制度
答案:C
2.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力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解析: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宦官权势上升及相互抗衡的局面,反映了掌握这两者的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
3.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新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东北 B.台湾 C.西藏 D.新疆
答案:D
4.“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动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强大的舰队进行和平的经贸往来、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凿空陆上丝绸之路,A项错误;鉴真东渡没有大规模的舰队,B项错误;戚继光抗倭属于打击侵略,与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不同,D项错误。
5.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创建完整的奏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13年,仅批阅过的奏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
A.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是勤政爱民的表现
解析:A 从材料中的“创建完整的奏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等信息来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权力极大扩展,从而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答案为A项。
6.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增强了政府的执行能力
D.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解析:D 清朝的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从材料中的“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机构的设立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故答案为D项。
7.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量/ 亿 耕地面积 / 万公顷 人均耕地 面积/ 亩
乾隆十八年 (1753年) 1.84 约4 902 4.00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2.86 约5 071 2.66
嘉庆十七年 (1812年) 3.34 约5 260 2.36
咸丰元年 (1851年) 4.32 约5 042 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解析:D 根据材料,清朝人口增长远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加,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反映了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A项错误;边疆国土开发缓解人地矛盾,高产作物传入提高粮食产量等,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C两项错误。
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解析:C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
9.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B 明成祖定都北京,使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国家财赋仰仗南方,需要将南方财赋北运,这客观上推动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10.明清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
A.农业已退居次要地位
B.农村家庭的收益结构变化
C.资本主义已缓慢发展
D.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解析:B 根据“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可知,明清时期,纺织业在松江府、苏杭、嘉湖的农村家庭收益中占重要地位,家庭的收益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项;农业仍居主要地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C项;早在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移至南方,排除D项。
11.到明代后期,任何东西几乎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从远途贩运的商品,不仅有能够满足王公、贵戚、官绅地主需用的奢侈品,还有与一般人民生活有关的生活用品,如盐、布、粮食、糖、丝、铜铁器具、瓷器、漆器、木材等。这反映出明朝( )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现象
C.商人的经营范围日渐扩大
D.大批工商业市镇相继出现
解析:C 材料表明明代后期市场商品种类丰富,满足多层次群体所需,这说明了商人的经营范围日渐扩大,C项正确。
12.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
解析:D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论述了知行关系,即知行合一,故D项正确。
13.明清之际,某位思想家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该思想家是( )
A.王守仁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答案:B
14.在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涉及市民,“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描写市民。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B.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明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如材料中“三言”“二拍”较多的描写市民的现象,由此可知,D项是主要原因;明代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故A项错误;政府大力倡导的是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中国古代一直未发生变化,不是明代文学作品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故C项错误。
1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做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解析:B 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他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选B项;“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是这一论断反映的本质,并非其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在论述本末的关系,主张工商皆本,并未涉及此时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
16.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 )
A.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D 分析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可以看出,图中的内容都涉及中国边疆的巩固,包括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平定国内少数民族的叛乱,这些内容共同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4分)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6分)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材料二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结合所学,阐述这些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1)原因:少数民族内迁;互相争夺统治权。(2分)
(2)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3)方式:会盟、和亲、设立机构、战争、册封。(2分)影响:推动了与边疆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拓展。(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明朝末年,有记载的英国最早来华的商人,通过一位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注:翻译人员),与中国人打交道。清朝前期,朝廷实施了特色的对外政策,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窗口。在对华贸易中,英国的对华贸易需求旺盛,欧洲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双方的语言交流逐渐成为热门话题。18世纪上半叶,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广州英语在中国南方口岸发挥着贸易通用语的主导作用。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本和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如《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分析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东地区“外语”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答案:(1)作用: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4分)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分)
(2)变化:外语由澳门葡萄牙语变为广州英语;英文词典和商务教材的出现。(4分)原因: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一口通商;英国取代其他国家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最重要国家。(4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18世纪中西方出现的部分文化现象。
1590年,李贽出版《焚书》。1602年,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入狱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像、圣册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663—1679年,黄宗羲于慈溪、绍兴、宁波、海宁等地设馆讲学,撰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答案:示例一:论题:16—18世纪,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思潮。(3分)
阐述: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当时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6分)
总之,16—18世纪,中国思想领域的进步思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3分)
示例二:论题: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互鉴的特征。(3分)
阐述: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利玛窦等带来西方的天文、历算、地理、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徐光启等人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译著相继介绍到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前提;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影响;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的“中国热”。(6分)
总之,16—18世纪,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了自身发展。(3分)
示例三:论题: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起了桥梁纽带作用。(3分)
阐述:明清之际,为了传教的需要,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西学的窗口,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西方传教士以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前提;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影响;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的“中国热”。(6分)
总之,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在向中国传教过程中,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3分)